第328章 修车厂的蜕变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光微熹,修车厂的铁门刚拉开一半,车间里已经响起了机器运转的嗡鸣。陈默站在控制台前,指尖在键盘上轻快地敲击,中央屏幕应声亮起,跳出昨晚进厂卡车的故障数据。
三十七秒。他指着屏幕对身后的赵天虎说,ecu信号异常,油压传感器失效,问题已经锁定。
赵天虎凑近身子,眯着眼看了看时间记录,眉头微皱:要是人工排查,少说也得两个钟头。这玩意儿真能准?
不信?陈默点了点鼠标,调监控回放看看。
画面切换到昨夜车辆入库的场景。摄像头清晰地记录下工人将车开进来,诊断仪接上接口后不到一分钟,仪表盘上的红灯就精准标出了故障位置。旁边那位老师傅起初还摇着头,蹲在发动机旁摸索了半天线路,最后不得不点头认了。
还真是这儿。赵天虎低声嘟囔,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陈默没再多说,转身走向车间。一台银灰色的喷涂装置正架在一辆解放牌货车上方,机械臂缓缓移动,喷出一层几乎看不见的纳米薄膜。
这是你那辆老车。他说,做了纳米涂层保养,试试感觉。
赵天虎默默戴上手套,爬进驾驶室。钥匙一拧,发动机的声响比以往顺滑了许多。他轻踩几脚油门,又挂挡试了试爬坡性能,下车时眼角多了几道笑纹。
油耗降了差不多两成。他拍了拍方向盘,动力也提上来了。
不是车变了。陈默轻抚引擎盖,是信息到位了。
赵天虎站在原地没动,凝视着漆面上流转的晨光,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以前总觉得修车就是换零件、砸扳手,谁力气大谁说了算。现在这哪是修车,这是在让车重获新生。
陈默微微一笑:每个行业都有它的路,走对了,都能发光发热。
赵天虎转头看他:那你当初为啥选我?就因为我这厂子够破旧?
不是因为破旧。陈默走进车间,拾起一把智能扳手在手中掂了掂,是因为你愿意改变。昨天你还担心系统没人会用,今天就自己上手操作。懂得变通,才是最难得的。
话音刚落,前台的小姑娘急匆匆跑进来:陈哥!预约系统爆满了!二十四小时接了六十七单,连隔壁修理铺都打电话来问是不是在搞促销!
赵天虎愣住了:这么多?
客户评分四点九星。小姑娘举着平板电脑,有人说比国营厂快,比私人店靠谱
陈默把扳手放回工具架:效率摆在这里,口碑自然就来了。
赵天虎站在原地,眼神有些恍惚。片刻后,他突然说:我想把厂名换了。
叫什么?
默虎智能维保。
陈默摇头:不妥。
赵天虎急了:为啥不行?咱俩的名字都在里头了!
太招摇。陈默走到门口,仰头望着那块锈迹斑斑的旧招牌,启途
启途?
启程之路,人人可走。陈默说,不看出身,不靠关系,只看你愿不愿意往前迈出那一步。
赵天虎没再说话,低头看着自己沾满油污的工装裤。半晌,他咧开嘴笑了:行,听你的。
上午九点,新牌匾被吊车缓缓吊上屋顶。工人们聚在下面仰头张望,有人喊了声来合个影,大家便嘻嘻哈哈地挤到招牌底下,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陈默没有加入,留在办公室里翻阅运营报表。打印机吐出最后一张纸时,赵天虎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杯还冒着热气的豆浆。
老师傅们还有点不习惯。他说,总觉得机器查故障不如手摸得准。
很正常。陈默接过豆浆,他们干了一辈子,靠的都是经验。突然冒出个会说话的屏幕,任谁都会犯嘀咕。
那你打算怎么办?
下午开个会。陈默放下杯子,成立技术传承小组,老带新,新教老。懂结构的和懂代码的坐在一起,才能碰撞出真东西。
赵天虎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你说每个行业都有未来那我这样的人呢?也有出路吗?
陈默抬眼看他:十年前你靠拳头说话,现在你靠标准说话。谁规定改变现状的人一定要出身光鲜?
赵天虎怔了怔,嘴角慢慢扬起一抹真诚的弧度。
午后的阳光洒进车间,全体员工聚集在空地上。赵天虎站在新牌匾下,声音洪亮:从今天起,咱们不只是修车的——咱们是在创造未来!
底下先是爆出一阵哄笑,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人吹起口哨,有人举起扳手当话筒高喊老板威武。
陈默站在办公室窗边静静听着,没有出去。待人群散去,他打开抽屉,将最新的数据表妥善收好。窗外,一群年轻人正围着诊断仪学习操作,老技工也在一旁耐心指点。
赵天虎走进来,换了身崭新的工装,袖口还带着未修剪的线头,像是刚领到的。
下午的会我来主持。他说,你去忙别的事吧。
不紧张了?
紧张啥?他咧嘴一笑,现在我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了。
陈默点点头,拿起记录本准备出门。刚走到门口,赵天虎又叫住他。
陈默。
谢谢你。
陈默没有回头,只是抬手挥了挥。
下午三点,技术传承小组第一次会议开始了。老技工王师傅蹲在一排柴油机前,手里攥着一块砂纸,反复打磨着缸体内壁。他抚摸着光滑如镜的涂层,喃喃自语:这玩意儿比我磨了一辈子的还要亮。
陈默走过去递上一杯热茶:手艺永远不会过时,只会升级。您懂结构,我们懂材料,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未来。
王师傅接过茶杯,没有说话,但郑重地点了点头。
会议结束后,所有人回到各自岗位。智能看板开始滚动更新工单进度,电子提示音有节奏地响起。一名年轻员工拿着扫描枪对准发动机,三秒后屏幕上就跳出了维修建议。
赵天虎站在一旁静静观察,忽然掏出笔记本,认真写下几行字。
陈默路过时随口问道:在写什么?
我在规划下一步。他说,想把周边三个镇的修理点都整合进来,统一使用这套系统。
这事急不得。
我知道。赵天虎合上本子,但我得开始谋划了。
傍晚收工前,陈默站在办公室窗前整理文件。日历上的旧页被翻过,新的一页悄然展开。厂区的灯光次第亮起,映照在崭新的牌匾上,两个字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赵天虎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运营报表。
今天接了八十九单。他说,客户满意度还是四点九星。
陈默接过报表扫了一眼,轻轻放在桌上。
明天高校那边有事。赵天虎压低声音,你要去?
陈默没有回答,目光投向窗外。一个工人正骑着摩托车驶出厂门,车灯在渐浓的暮色中划出一道明亮的光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