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吉布提宣布独立的消息,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这是自从非洲创建完善的殖民地体系以来,第一次出现了要求独立的殖民地国家。
英国《泰晤士报》、法国巴黎《时报》、德国《法兰克福报》、苏联《真理报》纷纷刊登了吉布提独立的消息,一时间引起工薪底层、中产阶级、上流社会的热议,各国都在讨论吉布提的独立,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了非洲的奇葩小国吉布提,也听说了杀害很多白人的非洲暴君希德拉·雷恩的名字。
巴黎在1852至1870年间,拿破仑三世皇帝授意奥斯曼男爵进行了大规模改造,这项工程拆除了大量旧城区的许多平民社区,开辟了宽阔的林荫大道,导致大量工人和低收入群体被迁往城市外围的东北部、东部的第19、20区及近郊,新建的西部和中心区成为了富裕阶层的聚居地。
实现了阶级隔离,以及空间上的绅士化。
皮埃尔回到了巴黎,买了一份《时报》,手提箱里是从法属索马里兰带来的礼物,不是送给哥哥戴高乐,是送给侄子菲利普和侄女伊丽莎白,拿着报纸前往了巴黎的6区圣日耳曼德普莱。
圣日耳曼德普莱在20世纪30年代,因为双叟咖啡馆和花神咖啡馆成为知识分子新的聚集地,周围环绕着许多出版社和画廊,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和文化人居住区。
皮埃尔的父亲是文学和历史教师,母亲是出身于法国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家庭,戴高乐家族属于巴黎的上层中产,在圣日耳曼德普莱有一幢独栋公寓,一个奥斯曼式的六层公寓。
戴高乐一家住在一层和二层,三层往上用来出租,贴补家用,毕竟,戴高乐只是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一名秘书,工资不算很高,依靠公寓的出租维持着中产的体面。
公寓一楼的餐厅,戴高乐的妻子伊冯娜·戴高乐正在准备丰盛的晚餐,伊冯娜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家族从事烟草生意,她的父亲担任区议会主席,伊冯娜的家族在法国社会属于中上层阶级,本人受过良好教育。
伊冯娜对于丈夫的弟弟皮埃尔非常重视,橡木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开胃菜沙律是尼斯沙律,主菜是炖牛肉、搭配土豆、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主食是通心粉和烤土豆,还有一个洋葱汤,餐后甜点是布里奶酪。
菲利普和伊丽莎白站在公寓门口,伸长脖子望向街道的两边,期待皮埃尔叔叔的到来,叔叔每次回来都会给他们带着礼物。
“叔叔!”
“皮埃尔叔叔!”
菲利普、伊丽莎白看见皮埃尔的到来,欢呼雀跃了起来,赶紧跑过去帮着叔叔提走行李箱,注意力都在行李箱上,猜测叔叔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皮埃尔走进公寓,笑着朝伊冯娜做出一个绅士的礼节,一家人吃了一顿温馨的晚餐,他很享受哥哥戴高乐家里温馨的氛围,没有在吃饭时说出吉布提的事,直到晚餐结束。
皮埃尔和戴高乐一起走进书房,伊冯娜端来了两杯热可可,便走出了书房,没有打扰兄弟俩的谈话。
戴高乐是标准的法兰西人外貌,头发是深棕色,发质偏硬微卷,眼睛是灰蓝色,英俊脸庞的线条刚毅,笔直挺拔的高鼻梁,胡须修剪的规整,肤色偏白带着一点晒黑的棕黄,坐在椅子上的身姿异常挺拔,那双沉稳的眼睛里透着坚定,又带着几分军官出身的锐利。
皮埃尔谈论起了轰动巴黎的吉布提独立事件:“我过来的时候,路过圣日耳曼德普莱的花神咖啡馆,里面的知识分子都在热议法属索马里兰的独立,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名气的非洲小国吉布提,还有很少有人听说过的伊萨族王子雷恩,在法国巴黎彻底出名了,看来吉布提的独立,对于法国的影响很大。”
戴高乐点头道:“吉布提最内核的价值,在于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吉布提扼守着红海通往印度洋的曼德海峡,自从苏伊士运河开通以来,商船不用绕过非洲的好望角,曼德海峡已经成为欧洲国家和亚洲殖民地的最短航道,是欧洲航线最重要的咽喉。”
戴高乐喝了一口热可可,继续说道:“从军事上来说,自从意大利占据埃塞俄比亚以后,吉布提是法国在东非和印度洋的唯一军事区,是法国维护国际联盟主导地位,还有保障欧洲航线安全的关键战略支点,只要吉布提独立了,法国失去了吉布提这个桥头堡,在东非的军事影响力就会急剧萎缩。”
戴高乐、皮埃尔谈论吉布提的战略地位多么重要,却没有一点感到惋惜,对于失去吉布提的惋惜。
现在是全球大箫条时代,一切都要讲究经济利益,自从意大利占领了埃塞俄比亚以后,吉布提对于法国的经济效益大幅降低,还要养着数千军队保障吉布提的安全,不符合法国的经济立场。
意大利没有占据埃塞俄比亚以前,法国在埃塞俄比亚修建了一条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港口的铁路,掌控着东非的内陆大国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出海贸易,这条铁路一直是索马里半岛的经济命脉。
自从意大利占据了埃塞俄比亚,这条铁路掌握在意大利人的手里,只有一个吉布提港口,法国在索马里半岛的经济利益大幅降低。
“咚咚——”
伊冯娜突然敲响了房门:“巴黎的《时报》、《费加罗报》,还有英国《泰晤士报》,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都来了,希望你怎么平息吉布提叛乱的过程。”
戴高乐笑了:“记者们的消息真是灵通,关于水泥厂的事,我会和伊冯娜的父亲详谈,尽快运送一批先进设备前往吉布提,挑选创建工厂的地点。”
皮埃尔过来的时候,早就在飞机上写好了关于水泥厂的情况,还有与雷恩的利益交换,晚餐的时候就交给了戴高乐。
戴高乐注视弟弟离开的身影,再次拿起那份详细报告,对于雷恩产生了浓重的好奇:“雷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居然同时说服了苏联、德国两大国际强国支持他,有机会肯定要见一见这位第一个在非洲殖民地实现国家独立的伊萨族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