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楚云的话音刚落,现场立刻响起更加热烈的掌声。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振奋——大元帅的肯定与支持,让他们对建设好东北工业基地更有信心和干劲。

工业基地考察结束后,楚云在张宁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前往附近的军营。

这是他每到一处必做的流程,无论行程多紧,都会抽出时间去慰问当地的士兵——这不仅是对将士们的关怀,更体现了他对军队的高度重视。

在他心中,军队是大秦的基石,是守护国家主权、人民安宁和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唯有把军队建设好、把将士们放在心上,大秦才能稳如泰山。

车子驶入军营,刚停下,早已在营区广场列队等候的士兵们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欢迎大元帅!大元帅万岁!”

声音整齐洪亮,响彻云霄,眼中满是对楚云的崇敬与爱戴。

楚云笑着走下车,大步走向士兵们,亲切地与前排的士兵握手,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兄弟们,辛苦你们了!你们驻守在大秦的北大门,日夜守护着这片黑土地和百姓的安宁,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感谢!

希望你们刻苦训练,锤炼过硬本领,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随时都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让人民放心的钢铁之师!”

“誓死追随大元帅!保卫大秦!保卫人民!”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视察军营结束后,夜幕已然降临。

晚上,楚云与张宁一同在军营食堂共进晚餐,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样家常小菜和一壶白酒,两人把酒言欢,聊起过往并肩作战的岁月,也畅谈未来北部军区的建设。

作为楚云的绝对嫡系,张宁从楚云创业之初便追随左右,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两人不仅是上下级,私底下更是情同手足的兄弟,无话不谈。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楚云便再次踏上了行程,前往东北其他地区进行考察慰问。

楚氏集团对整个东北的投资规模极为庞大,从农业机械化基地到重工业厂区,从矿山开采到交通建设,各地的重大项目正陆续上。

每一个项目都关乎大秦的经济发展大局,他都需要一一实地查看,了解进度、解决困难,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推进。

半岛北部,群山如涛,连绵起伏。

这里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每一条山谷、每一处岩缝都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成了天然的屏障与庇护所。

在这片山区最深处,一处被藤蔓与灌木严密遮掩的巨大洞穴内,却透着与外界沉寂截然不同的喧嚣。

洞穴开阔如厅堂,地面被踩得坚实平坦,上千名身着破烂服装的战士正列队训练:有的光着脚,裤腿卷到膝盖,露出布满伤痕的小腿;有的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领口磨得发白,甚至能看到里面黝黑的皮肤。

他们手中的枪械更是参差不齐——有老式的单发步枪,枪身锈迹斑斑;有缴获的东洋帝国步枪,型号杂乱;还有些人手里握着削尖的长矛、打磨锋利的砍刀,却个个眼神坚毅,腰杆挺直。

这支队伍,正是半岛解放战线的主力。

作为半岛上反抗东洋帝国侵略的核心武装,自从东洋铁蹄踏碎半岛的宁静,他们便钻进了这片深山,以山林为依托,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游击战争。

最初,这支队伍只有几百人,大多是不甘屈服的工人、农民和爱国学生,人员数量加起来不过上万人,分散在广大的山区中打游击。

东洋帝国对他们恨之入骨,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清剿”——飞机轰炸、大炮轰击,步兵进山地毯式搜索,烧山毁林、封锁山路,妄图将他们困死、饿死在山中。

可残酷的清剿非但没有消灭解放战线,反而激起了更多半岛人民的怒火。

无数失去家园、亲人被鬼子杀害的农民,背着简单的行囊,冒着生命危险钻进深山,加入解放战线的队伍。

原本万余人的队伍,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中,人数不减反增,如今已激增到两三万人的规模,成了扎根在半岛土地上、让东洋鬼子寝食难安的“心头刺”。

洞穴深处,一间用岩石简单隔开的小室便是解放战线的会议室。

一张由树干拼接而成的长桌摆在中央,桌上放着几张皱巴巴的地图,用木炭画着密密麻麻的标记。

解放战线领导人金安坐在主位上,他年约四十,面容黝黑,眼角刻着深深的皱纹,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

长桌两侧,坐着十几名各级将领,他们有的胳膊上缠着绷带,有的脸上带着未愈的伤疤,神情都格外凝重。

“战友们,现在情况很严峻。”金安凝重道,“自从东洋鬼子在大秦东北地区大败,损兵折将后,再次大规模增兵,对我们的围剿也变得愈发疯狂、残酷。”

他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标着“根据地”的红点上。

“这一个月来,我们在平原、河谷地区的三个根据地相继被攻破,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根据地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我们的补给线也被严重破坏,粮食、药品、弹药都陷入了紧缺。”

一名年轻将领攥紧拳头,咬牙切齿道:“鬼子太嚣张了!他们以为增兵就能打垮我们?做梦!我们可以再退进更深的山里,跟他们打到底!”

“退是能退,但长期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另一名年长的将领皱着眉说道,“山里资源有限,两三万人的队伍,粮食不够吃,伤员得不到救治,再被鬼子长期封锁,我们会越来越艰难。”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满是忧虑。

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沉重,每个人都在思索着出路。

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吃苦,可面对日益艰难的处境,如何才能坚持下去,如何才能把鬼子赶出半岛,成了压在每个人心头的沉重课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长生百万年,我成了大夏老祖宗

桃子偷猴

晴空与围城

我是江水涛涛

海贼之龙族孤独者

晚霞一片天

穿越修仙界,但是史蒂夫圣体!

是久菜

没想到万人迷竟然是我自己

奔跑的昭昭

凤鸣重生:胜天半子

林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