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沈墨华率领的团队降落在旧金山国际机场。
2000年的硅谷正笼罩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寒冬里,昔日繁华的科技园区如今随处可见“出租”和“裁员”的招牌,空气中弥漫着焦虑和不安。
沈墨华一行人住进了圣何塞的一家豪华酒店,套房的客厅很快被改造成临时办公区,白板上贴满了目标人才的资料和谈判策略。
沈墨华指着白板上的照片,对随行的助手说,“他的专利我们必须拿到,待遇按最高标准上浮30。”
助手迅速记下,眼神里带着惊讶——
在硅谷人人自危的当下,这样的条件简直是天文数字。
谈判从第二天上午开始。
当他走进酒店套房,看到满桌的技术蓝图和沈墨华递过来的合同意向书时,眼睛瞬间亮了。
“沈先生,您真的愿意资助这个项目?”
他不敢置信地问,手指颤抖地划过合同上的薪资数字。
“不只是资助,”
沈墨华靠在沙发上,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
“我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移动终端团队,你将是核心架构师,拥有技术决策权和期权激励。”
“我需要考虑……”
他话没说完,就被沈墨华打断:“给你一小时,楼下有我的律师团队随时待命。”
落笔的瞬间,他眼眶有些发红,这个在芯片领域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专家,终于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这位华裔女性刚从思科离职,手里攥着几项关于信号优化的核心专利,却在求职市场屡屡碰壁。
沈墨华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抛出了研发预算和实验室承诺,看着她惊讶的表情,补充道:“你的技术值这个价。”
“我讨厌被束缚,”
马库斯跷着二郎腿,语气桀骜,“你们能接受我带着宠物蛇上班吗?”
沈墨华几乎没有犹豫:“只要你能拿出顶尖设计,办公室给你改造成热带雨林都可以。”
马库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当场签下了合同。
三天时间,沈墨华以惊人的效率签下了七位核心成员,涵盖硬件、软件、设计等多个领域。
当最后一份合同敲定,他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看着硅谷的落日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嘴角露出一丝疲惫却满意的笑容。
团队初建,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目标——
旁边的马库斯正兴奋地给大家看他新画的界面草图,气氛热烈得不像刚组建的团队。
“说真的,”克喝了口威士忌,压低声音对苏珊感叹,“这位中国老板眼光毒辣,开的条件让人无法拒绝。”
他指了指窗外冷清的街道,“硅谷的冬天太冷了,我们都快冻僵了,他却像带着暖炉来的。”
苏珊点点头,看着不远处正在和助手交谈的沈墨华,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这个年轻的中国企业家身上有种奇怪的魔力,既有着商人的精准和果断,又带着对技术的尊重和理解。
“我面试了十几家公司,”她轻声说,“只有他认真看了我的专利报告,还指出了信号优化的三个关键问题。”
马库斯凑过来,粉色头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而且他居然不介意我的蛇!这才是真正尊重创意的老板!”
三人相视一笑,举起酒杯,在硅谷萧瑟的冬夜里,为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机,也为那位出手阔绰又眼光独到的中国老板,干杯。
酒吧里的爵士乐缓缓流淌,温暖的灯光照亮了他们脸上久违的笑容,仿佛预示着硅谷的寒冬里,正有一场新的风暴在悄然酝酿。
——————
帕洛阿托的午后阳光透过老旧的玻璃窗,在androidc那间简陋的办公室地板上投下光影。
这间租来的办公室面积不大,墙壁有些斑驳,墙角的空调发出嗡嗡的声响,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压抑气息。
几张拼接在一起的旧办公桌占去了大半空间,上面堆满了电脑、电路板和散落的图纸,显得杂乱而拥挤。
androidc的团队成员们各自坐在电脑前,却没什么动作,只有鼠标偶尔的点击声和键盘零星的敲击声。
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寒冬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这家初创公司的咽喉,资金几近枯竭,原定的融资计划彻底搁浅,连下个月的房租都成了问题。
士气低迷是显而易见的,年轻的程序员们眼神涣散,有人对着屏幕发呆,有人则低头刷着招聘网站,空气中弥漫着绝望和迷茫。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连帽衫,头发凌乱,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眼下有着浓重的黑眼圈,显然很久没有睡好了。
但他的眼神却异常专注,紧紧盯着屏幕上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缓慢而坚定地敲击着,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当一个弹窗错误再次出现时,鲁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重重地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叹了口气。阳光照在他脸上,能看到他眼底的血丝和深深的疲惫,这些日子的焦虑和压力几乎将他压垮。
但仔细看去,那疲惫的眼神深处,仍燃烧着一簇不灭的火焰,像寒夜里的星火,微弱却执着——
那是对技术的热爱,对“开放式移动操作系统”理想的坚持。
他轻轻抚摸着那台笨重的原型机,像是在安抚一个受伤的孩子,喃喃自语:“再坚持一下,我们能做到的。”
团队里最年轻的程序员马克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声音带着犹豫:“鲁宾,我们的银行账户……只剩下不到一万美元了。”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让本就压抑的气氛更加沉重。
鲁宾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的代码,那里承载着他全部的心血和梦想,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木质地板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
沈墨华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放着一杯黑咖啡,袅袅的热气模糊了他的侧脸。
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西装,与周围休闲的学生和学者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身上那种沉稳的气场,却让人不敢小觑。
时不时看一眼手表,目光偶尔扫过窗外,像是在等待什么人。
他显然是特意整理了一下,换了件干净的衬衫,头发也梳得整齐了些,但眼底的疲惫却无法掩饰。
沈墨华站起身,伸出手:“鲁宾先生,很高兴见到你。”
鲁宾握住他的手,力道有些轻,眼神里带着警惕和好奇——
这个突然联系他的中国企业家,到底想要做什么。
两人坐下后,侍者送上鲁宾点的拿铁。
沈墨华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鲁宾先生,我看过你们的项目,也研究过你的理念。我想收购androidc,并且邀请你担任新成立的移动操作系统研发中心负责人。”
目光锐利而真诚,直直地看着鲁宾,等待他的反应。
鲁宾听到收购提议,先是一愣,握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顿,眼神里充满了惊讶,显然没料到对方会如此开门见山。
他放下咖啡杯,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咖啡馆里播放着轻柔的爵士乐,邻桌的学生在低声讨论着课题,阳光依旧温暖,但两人之间的气氛却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几秒后,鲁宾缓缓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容,语气却异常坚决:“沈先生,谢谢你的看重。”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认真,带着一种技术理想主义者特有的偏执:“但android是我的孩子,它需要自由成长,不能被束缚在一个大集团的框架里。”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每一个字都透着对自己理念的坚守。
在他看来,android的价值在于开放和自由,一旦被大集团收购,很可能会为了商业利益而改变初衷,失去它最珍贵的灵魂。
他宁愿让项目夭折,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心血被商业化的枷锁束缚。
看着鲁宾眼中那份执着的光芒,没有生气,也没有意外。
他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像鲁宾这样的技术天才,往往都有着自己的坚持和骄傲。
端起咖啡杯,轻轻喝了一口,黑咖啡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让他的思路更加清晰。
他知道,想要说服这个理想主义者,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需要理解和尊重。
鲁宾看着沈墨华平静的表情,心里有些意外。
在硅谷,他见多了被拒绝后立刻变脸的投资人,像沈墨华这样依旧保持镇定的,并不多见。
他心里不由得对这个中国企业家多了几分好奇,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决定,他再次强调:“沈先生,这不是钱的问题。”
点了点头,没有反驳,只是将一份文件推到鲁宾面前:“我知道。这是我的提议,你可以看看。里面保证研发自主权,不干涉技术方向,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全部留任,研发预算无上限。”
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我要的是把你的理念变成现实,而不是把它变成赚钱的工具。”
鲁宾看着面前的文件,又看了看沈墨华真诚的眼神,心里第一次有了一丝动摇。
他渴望让android活下去,渴望看到自己的理念实现,但又害怕失去对它的掌控。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紧紧皱起了眉头,手指无意识地在文件边缘摩挲着,陷入了深深的挣扎。
咖啡馆里的爵士乐还在继续,阳光缓缓移动,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沈墨华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给他足够的时间思考。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谈判,更是一场理念的碰撞和理解的试探。
他有耐心,也有信心说服鲁宾,因为他知道,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
让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