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行人赶去宅基地,林与墨并肩而行,问道:“听上吏口音,不是老秦人,敢问上吏是何处人氏?”
“我是齐人。”墨介绍完自己,又指着汾道:“他来自楚国。”
“你是齐人,他是楚人,你们不是死仇么,怎么如此融洽?”林很是诧异,睁大眼睛,打量两人。
乐毅率领六国联军伐齐时,齐闵王被楚国淖齿抽筋扒皮,死得极惨,让齐人对楚人痛恨不已。据说,齐人见到楚人就想干架。
墨和汾两人相处得不错,关系融洽,与传闻大不相同。
“我们入秦即秦人,不再为齐楚之仇费心思。”墨轻笑道。
“善。”汾重重颔首。
入秦即秦人,是那些背井离乡,不得不入秦的读书人的梦想,绝大部分人到了秦国,就融入了秦国,成为秦人。
有的把家人接到秦国来居住,有的在秦国纳妇生子。
“上吏入秦几载?”林看着墨,打量着他头上的发髻,已经是二级爵位了,入秦的时间不短了。
“我入秦五载了,做事还行,积够资劳,换到一级爵位。近日,大王废逐客令,赐我爵一级,就成了上造。”墨喜滋滋,看着林:“比起你,还是差远了。”
秦国得爵不仅仅是上战场杀敌,还可以通过做事得爵,称为事功。
事功,并不是说每做成一件事就得爵一级,而是把事务细化成资劳。每做成一件事,就会有一定数量的资劳赏赐,当资劳积累够了,就可以兑换成爵位。
这种方式得爵太慢了,为秦人不喜,好战的秦人想要快速得爵,就上战场拼命。
好处是,胜在安稳,没甚危险,不用搏命。
山东读书人不太喜欢冒生命危险,多从事行政事务,以事功得爵。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蒙骜了,明明是齐国人,来到秦国却去从军,凭借军功当上了国尉,拜为上将军,成为继白起后秦国主将。
当然,这样的例外太少。
“我入秦不过三月,被大王驱逐,又被追回来。大王英明,赐我爵位一级,就成了公士。”汾美滋滋,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恨不得秦王再逐他一次,再赐他一级爵位。
秦爵有着巨大的收益,为秦人追逐,就是太难得了。象他这般,刚入秦不过三月就能有爵位,还不冒风险,仅仅是被驱逐一回,简直太划算了。
林心说,你能得爵,是因为我。
汾脸上的笑意收敛,恶狠狠的骂起来:“我被逐后,无处可去,只能回楚国。刚到楚境,就被项氏子弟项平抓起来了,想要处死我。那时,我只觉天塌了,以为自己死定了。就在紧要关头,大秦骑卒到来,以五十人对千人,硬是把我们救下来。”
“五十人对千人?”林有些意外,这也太猛了吧。
“项氏,只敢在楚国作威作福,哪敢对大秦锐士动手。”汾很是不屑:“项平以为他是项氏子弟就了不得,卒长一句‘屈景昭三氏皆为大秦所灭,你以为秦剑不利,灭不得你项氏乎’,项平吓破了胆,不敢不放我们。”
汾的声调转高:“卒长更是要项平把战车留给我们,供我们乘坐,他不敢不给。”
葛撇嘴:“项氏,本是楚国五大世家最弱小的,只是因为屈景昭黄四氏被灭,近些年才坐大,成为楚国第一大世家,大肆安插项氏子弟,权倾朝野,左右楚国朝局。依我看,项氏迟早为大秦所灭,正如大秦当年灭屈景昭三氏一样。”
楚国有屈景昭黄项五大世家,实力最强的就是屈景昭三氏,这三氏存在了数百年,春秋时期出自楚国王氏,后来坐大,成了三大世家。
到了战国时期,这三氏被秦国灭掉。
山东六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宗室世家横行,庙堂之上皆是宗室世家。韩魏燕赵齐五国的宗室和世家,无军权,无自己的军队,军权掌控在国君手上,他们虽然横行,对国君的威胁不算大。
楚国不同,五大世家都有自己的军队,且数量不少。
这就造成了,楚国与其他国家开战,名义上用的是楚国军队,大部分时间用的就是这五大世家的私军。
若是打胜了,五大世家的势力就会大肆扩张,他们的势力会越来越大。
若是打败了,对五大世家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会让他们的实力大损,甚至于衰败。
在秦国崛起以前,五大世家打仗无不胜,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
到了秦国崛起后,他们与秦战,遭遇了灭顶之灾。
丹阳之战,楚军是以屈氏私军为主,被秦国斩首八万,屈匄、逢侯丑这些将领七十馀人被秦国活捉了。
屈氏的私军被秦国彻底摧毁了。
蓝田之战,秦国又把景氏的私军给灭了。
鄢郢之战,秦国又把昭氏的私军给灭了。
至此,从春秋时期就存在的三大世家全被秦国灭了。
李园杀了春申君后,又对黄氏大开杀戒,黄氏因此被灭,只剩下最后一个世家项氏。项氏,原本是五大世家中最小的一个,至此一跃成为楚国最大的世家,还是唯一的大世家。
自然而然的,项氏在楚国呼风唤雨,为所欲为,无不如意。
一行人闲聊着,来到林选中的宅基地那里。
“眼光不错。”葛看在眼里,赞赏一句。
汾放下包袱,取出工具,主要是绳尺,就是一根细草绳,上面有标记,用以丈量,类似于后世的卷尺。
墨和汾两人各执绳尺一端,丈量起来。
三宅地,总共七百二十平方步,只要面积够就行了,至于型状,要根据地形进行调整。
丈量好,又用耒耜在边界处垒出“封”,也就是阡陌,边界标志。
“林,你切莫私自移封。”墨一脸严肃告知:“‘盗徙封,赎耐’,切记切记。”
意思就是,这样的标志不得私自移动,不然要处以耐刑。
秦人束发,留胡须,耐刑就是剃掉头发胡须,类似于现代的劳改犯发型,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高。
在战国时代,谁要是被处以耐刑,剃掉头发胡须,会被戳一辈子的脊梁骨,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自是不敢。”林道。
分好宅基地,一行人又来到林选好的荒地那里。
“竟然选荒地?”葛有些意外。
“林,你可以换一处。”墨看着林提醒一句:“这是恶土。”
“多谢好意。”林摇头:“水渠修到这里,这里就是良田了。”
“善。”葛想了想,认可了。
“既如此,那就给你分田了。”墨微微颔首:“这里的位置不错,支渠应当从这里过,选在这里的话,倒是不错。”
“支渠从这里过,选在这里就是最佳。”葛有些眼热:“我的田,就离支渠远了些,用水不太方便。”
墨和汾二人再度行动起来,用绳尺丈量出三顷地,做好“封”,提醒林,切莫移封,不然要受到严惩。
然后,又回到葛家里,取出笔墨和木牍,在上面书写公文,写完后,墨汾葛林都签名。
处理好这些事后,墨和汾把木牍收起来:“林,这些需要送到县里批复,你放心,最迟明日就能有回复,你的田虽是荒地,官府自会派人给你开垦好。”
分田是大事,不是频西乡能决定的,需要送到频阳县审核才算数。
商君有言“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也就是当日事当日毕,不准拖延。要是当天的事情未做完,就加班处理完才能歇息。
不然,要受到严惩。
这就使得秦国官府效率极高,可以说是史上效率最高的官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