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姚贾,并不知名,留下的史料有限。
儒家对他那是深恶痛绝,一提起他,就是“监门子”,骂他是市井之徒,不学无术。
其实,姚贾是个超级猛人,牛得不行。
论学术,他的确“不学无术”,因为他不学儒家之言,他学的是纵横术。
“黄金在前,匕首随之”这一奇策,是尉缭提出的,具体负责执行的就是姚贾。
正是在他努力下,秦国收买了赵国郭开,卸李牧兵权,郭开杀李牧,就是出自他之手。
还有收买后胜,也就是齐王建的亲舅舅,让齐国自始至终都作壁上观,不下场,哪怕到了韩魏燕赵楚五国都给灭了,齐王建才有些怀疑,调兵西线,准备迎敌。
却是未想到,王贲率领的十万大军,作为奇兵,直下临淄,灭掉齐国。
可以说,无姚贾纵横天下,收买六国权贵,破合纵,秦王也不能那么顺利的灭掉六国。
这是执行力超级强悍的牛人。
“大秦爱才,自有官府处理,你可去。”林有些好奇,姚贾又排到何时了。
“敢告小先生:非是不去,而是去了也无用,都要排到两月后去了。”姚贾一点难为情的意思也无:“我本是监门子,家里穷,能从大梁赶到咸阳,已是万幸。盘缠早就用光了,若是等到两月后,我早就饿死了。”
“……”林好生惊讶:“你如此坦白?”
“我本监门子,市井徒,何必效那些文雅的读书人,明明已经穷困潦倒了,还要遮遮掩掩,虚伪。”姚贾不以为意。
“好!彩!”如此坦荡,赢得林的好感:“你可进食?需要我请你食一餐?”
“那就多谢了。”姚贾双手抱拳向林见礼,摸着肚皮:“已经一日未进食了。”
林把姚贾请到先前的食肆,要了一碗臛羹,姚贾一点也不做作,狼吞虎咽吃完:“再来一碗,不再来五碗。”
“最多两碗。”林拒绝:“我的钱也不多了。”
秦王赏赐的两万钱,林让家里代领了买牛,他目下的钱,是学室发的零花钱存的。
每月,秦国官府会给学室弟子发十钱作为零花,基本上够用了,林一直存着,不然无钱请缭师徒和姚贾进食的。
“两碗就两碗。”姚贾有些不太满足,也能接受:“小先生请我三碗臛羹,姚贾当记三生。以后,小先生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你如此说,好象我们在勾连一样,这为秦律所不容。”林很是受用,调侃。
“秦律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帮先生有的是办法。”姚贾不在乎。
“给你提个醒,切莫小先生小先生的叫,要叫就叫先生。”林有些不满。
姚贾有心反驳,看在林是自己引荐人,还请自己进食的份上,也就应下了。
“趁着进食,你给我说下你有何策要献于大王。”林看着姚贾,吩咐道。
章台宫。
“先生大才,斯佩服。”李斯站起身,双手抱拳,向冯去疾见礼:“林引荐时,言称先生有定万世之策,斯不信。此时想来,那是何等肤浅,还请先生见谅。”
冯去疾站起身来还礼:“左庶长言重了,不敢当,不敢当。”
二人跪坐下来,接着讨论。
所有人,个个红光满面,谈得很尽兴。有时候,也会争论几句。
总的来说,气氛极好,很是融洽。
林刚到殿门口,就听见殿里传了来的欢声笑语,在心里腹诽秦王:“冯氏叔侄是你的死敌,你竟然如此善待,不是要杀人家么?口不应心!”
进入殿里,快步过来。
“林,你又回转,有何要事?不会又要为孤荐贤吧?”秦王看见林,满脸笑容,冲林调笑:“一日之内,你已经两荐贤了,若是再荐贤,就是一日三荐贤,千古未有之美谈也!”
“善!”众人齐声大笑。
“大王英明。”林双手抱拳见礼:“今日是大王的幸运日,洪福齐天,林追随大王得幸运加身,刚出王宫,又被一个叫姚贾的人拦住了,要我为他引荐。”
“姚贾?”秦王很感兴趣:“何处人氏?有何策献于孤?”
“大梁人氏,监门子,市井之徒。”反正姚贾自己也不在乎,林就直言了,不美化。
“监门子又如何?市井之徒又如何?”秦王不在乎:“只要有才,孤定当用之。他人呢?请他进来。”
秦王连赵高那样的隐宫之徒都能用,监门子和市井徒他当然不在乎。
居然用了一个请字。
林最初荐缭师徒时,秦王还有些尤豫,认为缭连氏都无的卑贱之人。后来荐冯去疾叔侄,他更是不信有定万世基业之策。此时,尝到甜头了,都不需要林恳请,自己就准了。
姚贾快步进来,向秦王见礼:“大梁监门子,市井之徒,姚贾见过秦王。”
“吭吭。”李斯没绷住,笑出声来。
自己是监门子何必说出来?
市井之徒,可不是个好说法,姚贾自称了,一点都不带掩饰的。
缭他们也是莞尔。
“先生请坐。”秦王抿着嘴唇,轻笑一声,请姚贾坐下,命人送上热汤。
双手抱拳,向姚贾请教:“请问先生,有何长策献于孤?”
众人的目光落在姚贾身上,很是期盼。
“秦王欲一天下,必先破合纵。”姚贾侃侃而谈:“张仪联横之策,只适用于争霸之时,今秦王欲灭国,六国必然会明白唇亡齿寒之理,生死相依,共抗秦国,比起任何时期都更相互依靠。”
秦王微微颔首。
“长平之战时,赵国援兵断绝,粮草枯竭,派出虞卿这些人奔走列国,求援军借粮草,韩魏燕齐楚五国皆作壁上观,坐看秦赵生死战,就在于无灭国之虞。”姚贾拦着道:“等到两年后,秦国派兵攻打邯郸,欲要灭赵国,五国不再作壁上观,全力援赵。一向胆小怕事,不敢与秦战的魏国,也派晋鄙率军二十万驻扎在魏赵边境,随时会入赵参战。何也?就在灭国会让六国抱团取暖。”
争霸战争,又无灭国之虞,打就打了。
邻国被秦国打得衰败了,对自己有利,这就是五国在长平大战时作壁上观的原委。
灭国就不同了,灭掉邻国,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在唇亡齿寒的道理下,六国必然会抱团,一起抵抗秦国。
且,比任何时都要齐心。
“先生以何策破之?”秦王请教。
“黄金在前,匕首随之。”姚贾说出自己的计策:“大王出重金,收买六国权臣。不过费三十万金,六国尽也。若是有人不愿被收买,就派出刺客灭其族杀其亲友。”
灭其族杀其亲友?
缭也才提出破灭其家,这个更狠,竟然灭其族,就是亲友也不放过。
“你这也太狠了吧?”李斯倒吸一口凉气。
“大善!”众人齐声称是。
林翻个白眼,姚贾要是不狠的话,李牧能死?郭开能死?后胜能死?
“物以类聚,鸟以群分,六国之忠臣者必以忠臣聚,杀一人也是杀,何不尽杀之?”姚贾才不在乎:“六国之忠臣,于秦何益?且,这些人会阻止大王一天下,战乱难止。四百七十年来,天下大乱,丁壮死战阵,妇孺填沟壑,谁为他们有一丝仁慈之心?”
李斯:“……”
秦王:“……”
所有人:“……”
林也挺无语的。
姚贾的确是非常狠,狠辣超过了缭,也说得对。六国的忠臣存在,会严重阻止秦国统一天下,战乱一日不结束,就会有不计其数的丁壮死于战阵,妇孺填于沟壑中。
谁对他们这些草芥般的人有过一丝怜惜之心?
“杀尽六国忠臣,让六国庙堂之上尽奸臣,于秦最是有利。”姚贾的想法很宏大。
众人很是无语,就未见过你这样的狠人。
“先生所言诚然有理,破合纵之策,缭已经言之。”李斯有些瞧不起姚贾,既不是名门高足,更是自称市井之徒,监门子。
“哦。”姚贾很感兴趣:“不知是哪位大才?”
缭站起身,双手抱拳见礼:“正是区区在下。”
姚贾站起身回礼:“敢问先生,可有具体方略?”
缭摇头:“缭是兵家,不习纵横术,未预方略。”
秦王看着姚贾:“先生可有方略?”
“然也!”姚贾颔首。
“先生,快快道来。”秦王迫不及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