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 三月天
知府大人听闻此事,亲自前来视察,见到那堆积如山的粮食,不禁诗兴大发,挥毫写下“穰穰满家”四个大字赠予王老实。
庆功宴上,米痴和尚不请自来,王老实连忙起身相迎:“大师来得正好,我们要好好感谢您啊!”
和尚却摆摆手:“贫僧今日是来辞行的。王施主,你已掌握了种稻的真谛,贫僧也该云游去了。”
王老实不舍:“什么真谛?还请大师明示。”
米痴和尚哈哈大笑:“你真以为唱歌讲笑话能让稻子长得好?”他凑近王老实耳边,低声道,“那种子本就是海外良种,适应性强产量高。我让你唱歌讲笑话,是为了让你对庄稼投入更多心思和感情。你从前种地,只是机械劳作,如今却是真心对待每一株稻苗,它们感受到你的用心,自然长得好啊!”
王老实恍然大悟,原来秘密不在形式,而在用心。
和尚又道:“你慷慨助人,自有福报。记住,真正的‘穰穰满家’,不光是仓库满,更是心地满、福气满、快乐满!”
说罢,和尚飘然而去,留下王老实若有所思。
此后,王老实成了当地有名的“稻米大王”,但他从不吝啬,总是把最好的种子分给乡亲,把多余的粮食送给穷人。他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连京城都知道了这个地方有个“穰穰满家”的奇迹。
更让人称奇的是,王老实家每年丰收季,都会发生一件怪事——他家的米缸永远掏不空。今天刚取走一斗米,明天就又满了,仿佛有个看不见的人在暗中添加。
有人说,这是王老实慷慨大度感动了上天;也有人说,是米痴和尚在暗中相助;还有人说,是他家那只大花猫成了精,晚上偷偷运米
真相到底如何,没人知道。但“穰穰满家”这个成语,却因王老实的故事,在民间又多了一层含义——心地善良、乐于分享的人,家中才会真正地丰饶富足,福气绵长。
至于王老实家那个神奇的米缸?至今还摆在他家老宅里,偶尔还会有好奇的游客往里面张望,希望能发现什么秘密。而王家后人,依然秉承祖训,年年丰收时节,都会在村口免费发放新米。
这不,今年秋天,王家门前又排起了长队,空气中弥漫着稻米的清香和欢声笑语。一位老人领到米后,笑着对发米的王家小伙说:“你们王家啊,真是代代‘穰穰满家’!”
小伙憨厚一笑:“托大家的福,咱们一起穰穰满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