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 三月天
县太爷大喜,当即免了赵六的罪,还让他留在衙门当刑名师爷。
赵六这下如鱼得水。他把自己研究律法的心得用在正道上,协助县太爷破获了不少疑案。
最精彩的一桩,是某个土豪强占民田的案子。那土豪买通了证人,在堂上信誓旦旦地说那块地是他祖上传下来的。
赵六不慌不忙,问土豪:“既然是你祖业,可知这地里埋着什么?”
土豪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赵六笑道:“卷宗记载,三十年前这块地曾是乱葬岗,地下三尺尽是白骨。大人若不信,可当场掘地验证。”
果然,衙役一挖,真的挖出白骨。土豪顿时瘫软在地,如实招供。
县太爷惊奇地问赵六:“你怎知地下有白骨?”
赵六不好意思地说:“学生从前整天担心获罪,把几十年来的卷宗都翻遍了,恰好看到过相关记载。”
从此,赵六成了全县闻名的“神断师爷”。他再也不用担心“缧绁之忧”,因为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精通律法不是为了给自己开脱,而是为了匡扶正义。
后来,赵六把自己研究律法的心得写成《律海拾贝》一书,成为江南刑名师爷的必读之书。在书的前言里,他特意写道:
“昔赵六有缧绁之忧,终日惶惶。及至通晓律法,方知法如明镜,非为照己之安危,乃为照世之曲直。愿后来者勿效吾当初之怯,当效吾后来之勇。”
而那个曾经让他担惊受怕的县衙大牢,如今他每天都要从门口经过。有时还会对守门的衙役开玩笑:“劳驾把门看紧些,别让我哪天又忍不住想逃进去躲清闲。”
衙役们也笑:“赵师爷说笑了,您现在是我们县衙的宝贝,大人说了,就是把全县的犯人都放跑,也不能让您跑了。”
从此,赵六彻底治好了心病。而“缧绁之忧”这个成语,在当地也有了新的解释——不是担心自己坐牢,而是担心坏人逍遥法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