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 三月天

这下可热闹了。赵小鱼那三间破茅屋,门槛都快被踏平了。每天从早到晚,门口排着长龙,全是端着破碗、拿着空盆的乞丐和穷苦人。个个眼巴巴地望着他,口称“赵大善人”、“赵菩萨”,就指望能得一口“仙食”。

赵小鱼心肠软,看不得别人挨饿,想着自己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于是,他那宝贝青花碗就没闲过。张家拿来半个馊饼,李家拎来几根没肉的骨头,甚至还有小孩放进去一颗磕掉的牙……赵小鱼都笑眯眯地收下,隔天就能变出足以让这些人饱餐一顿的美食。

十里坡赵小鱼家,成了全县穷人的免费食堂,终日里炊烟(虽然不用生火,但饭菜香堪比炊烟)缭绕,欢声笑语。

这事儿,终于传到了县太爷钱不多的耳朵里。

钱不多,人如其名,贪得无厌,永远嫌自己的钱库不够满。他一听有此等异宝,绿豆眼顿时射出贪婪的光。

“能变出吃食的宝碗?这要是献给皇上,或者……留着自己用,那岂不是山珍海味取之不尽,还能省下大笔俸禄和粮税?”他越想越美,一拍惊堂木:“来人啊!去把那赵小鱼,连同他那妖碗,给本官‘请’来!”

如狼似虎的衙役冲进赵小鱼家,不顾众多乞丐和穷苦人的阻拦,硬是抢走了青花碗,把挣扎不休的赵小鱼也捆到了县衙。

公堂之上,钱不多捧着那青花碗,爱不释手。他瞪着一旁梗着脖子的赵小鱼,厉声道:“赵小鱼!你妖言惑众,聚集流民,定然是用了什么妖法!此等妖物,理当充公!本官念你无知,饶你棍棒,这碗,没收了!滚吧!”

赵小鱼被轰出了县衙。他回头望着那森严的大门,心里又气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钱不多得了宝碗,欣喜若狂。回到后宅,立刻试验。他舍不得好酒好肉,便命人找来昨天宴客剩下的、已经有些变味的半只烧鸡,小心翼翼地放进碗里。

第二天天没亮,钱不多就爬起来,迫不及待地跑到碗前。

一看,乐了!碗里哪还有半只烧鸡?分明是整整一只金黄流油、香气四溢的烤全羊!旁边还配着几碟精致的点心!

“哈哈哈!宝贝!果然是宝贝!”钱不多手舞足蹈,立刻召集全家老小,大快朵颐。吃完,他贪心又起:“半只坏烧鸡能变烤全羊,那我要是放点……更不值钱的进去呢?”

他眼珠一转,命人从马厩里抱来一捆干草,塞进了青花碗。

“明天,会不会变出一桌龙肝凤髓?”钱不多做着美梦睡了。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跑去查看。

碗里,干草不见了,但也没有龙肝凤髓,而是满满一碗……颗粒饱满、带着清新气息的——草籽?

钱不多一愣,有点失望,但转念一想:“草籽也是粮啊!这宝贝能无中生有,变出粮食,岂不更好?”他立刻下令,把县衙粮库里所有发霉的陈粮、甚至准备丢弃的麸皮糠秕,全都搬出来,一股脑地往那青花碗里倒。

那碗也真神奇,不管倒进去多少垃圾,它都照单全收。衙役们轮流上阵,倒了一整天。

第二天,奇迹发生了!

不仅那青花碗里满满登登全是金灿灿的新鲜稻谷,连带着整个县衙的粮仓,所有库房,甚至钱不多的卧房、书房,全都“噼里啪啦”地往下掉粮食!稻谷、麦子、小米……如同瀑布洪流,瞬间淹没了走廊,填满了房间,把睡梦中的钱不多差点活埋!

全县粮仓,彻底爆满!新粮顶着旧粮,不断从仓库门、窗户缝里涌出来,堆积如山。而且,这些粮食像是被催了眠,见风就长,遇土生根,很多粮垛上竟然迅速冒出了嫩绿的秧苗,远远看去,县衙变成了一片绿色的“庄稼地”!

这还没完。

千里之外的皇宫。当今圣上正在用早膳,御膳房精心准备了八珍八碟,山珍海味。皇帝刚拿起一个玲珑剔透的水晶虾饺,咬了一口。

嗯?味道不对。

他皱皱眉,放下虾饺,又尝了一口燕窝粥。

味道还是不对!怎么尝,都有一股子……粗砺的窝窝头味儿?而且还像是隔了夜、有点发馊的那种!

皇帝怒了,一拍桌子:“御膳房搞什么鬼!把管事给朕叫来!”

御膳房总管连滚爬爬地进来,跪地喊冤:“陛下明鉴!食材都是最新鲜的,厨子也是最好的,奴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刚才奴才试菜的时候,明明不是这个味儿……”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惊恐地指着皇帝面前的盘子:“陛……陛下……您看……”

皇帝低头一看,只见那盘精致的点心和粥品,在他眼皮子底下,模样开始扭曲、变化。水晶虾饺变成了黑黄色的窝窝头,燕窝粥变成了能照见人影的稀米汤,那盘烤鹿肉,则变成了一条赵小鱼前几天吃剩的、小小的咸鱼干!

“反了!反了!”皇帝气得浑身发抖,“这定是妖孽作祟!给朕查!彻查!”

钦天监的官员连夜观星,又派人四处暗访,最后线索一路追查,终于锁定了汴梁城外十里坡,锁定了那个被县太爷夺走的青花碗。

圣旨很快到了县衙。此时的钱不多,正坐在粮食堆成的“山”顶上,看着满院子绿油油的秧苗,欲哭无泪。圣上以“贪墨妖物,引发天象异变,亵渎御膳”的罪名,革了他的职,抄了他的家,把他发配边疆充军去了。

而那只有灵性的青花碗,在引发一场巨大的粮食骚动和一场御膳风波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神奇地从戒备森严的国库中不翼而飞。

几天后,赵小鱼在自己那破茅屋的灶台上,又看到了它。碗还是那个碗,磕破的口子依旧,里面还贴心地放着一个热乎乎、香喷喷的大肉包子。

赵小鱼拿起包子,啃了一口,咧嘴笑了。

从此,汴梁城外多了一个行踪不定的“游商”,他挑着个担子,一头是杂物,另一头则用蓝布盖着个东西,走乡串户,专找那些飱饔不继的穷苦人家。谁家揭不开锅了,只要诚心求助,总能从他那里,用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代价”,换到足以果腹的食物。

人们都说,那蓝布下面盖着的,是一只画着小鱼的青花碗。也有人说,那碗早就化了仙,跟着那位心善的“游商”,继续去救济天底下吃不饱饭的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道职登峰,从王灵官开始

狸奴将军

长安太卜探诡录

小辉86

活在民国当顺民

鲅鱼饺子

魂穿珞珈,但是忠诚派

忠诚不过恐虐红

精神小妹崩老头?可我不老啊

郎日

凡人修仙,从种葫芦开始

顿笔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