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改头换面,吃人嘴软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夏疆域广阔,有两京一十三布政司。
晋中布政司东边挨着北直隶顺天府,按理来说该是个沾光的好地方。
可事实上,这里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连绵纵横的山峦将这里分隔成晋北、晋中、晋南三块,故而又称三晋之地。
浑源县隶属于晋北大同府,旁边就挨着号称“人天北柱”的玄岳山脉。
土地贫瘠稀少,逼得农夫们不得不精耕细作,以求能多收些麦子,好养活一家老小。
五月下旬,天气越发热了,王善一路回家,能看到不少农夫敞开胸襟、担着水桶走在回家路上。
汗水一颗颗从面颊的沟壑流过黢黑脖子,落进胸膛,被灰土染成泥色。
“诶,那不是王家四小子吗?”
“谁?王恶?”
“啥王恶,人家叫王善,咱们能有水浇地,还全靠了人家呢。”
“这倒是,甭管他以前多浑,咱们今年的收成,王善可有一份功劳在里头”
王善瞧见几个农夫交头接耳,听不清对方说了些什么,只是路过的时候,那几人都挤出一抹笑容,和他打了个招呼。
这可不太寻常。
想当初王善一双砂锅大的拳头,从村头打到村尾,从王庄打到驼峰,凶名无人不知。
那时节别说打招呼,村民们远远看见他就自觉绕路了。
不夸张地说,除了嫂娘朱茂荣,王善在村里打一逛,一天连三句话都说不上。
但这回不一样了。
如果说土地庄稼是农夫的命,那掌握了水源,就等于握住了农夫的命根子。
五月底麦子抽穗灌浆,是用水最多的时候。
这时候不让庄稼喝饱水,六月麦子成熟的时候,就只能收获一堆干瘪的麦壳。
而驼峰乡在通利渠的上游,王庄乡等几个乡在下游,理论上可以商量大家用水的时间,互惠互利。
甚至以前也有官府出面,要求自下而往上使水,先下游、后中游、最后上游。
可惜,水渠供水,自上而下是水性,自下而上是人性。
浑源县几个乡的农民都知道,通利渠用水一直是走水性,不通人性。
制度再好,也要有人遵守。仗着和典史刘有光的姻亲,驼峰乡霸林有德哪里会把其他村子看在眼里?
因此每年到了夏天浇地的时候,往往就会演变成几个村子的械斗,不闹出人命很难收场。
王善上辈子看过一则新闻,沿海的两个村庄,因为争水累积血仇,双方各自祖训“老死不相往来,姻缘永不相结“,恩怨纠葛近百年。
一直等到两个村子都变成相邻的社区了,才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所以,且不说王善救下驼峰乡人会在附近引发怎样的影响,单就和平解决了用水问题来说,这就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功德。
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王善回到自家门口的时候,那两个等在篱笆外的年轻汉子都流露出别扭的神情来。
“铁生哥,木生哥,这么热的天浇地,实在叫你俩受累了。”
“俺们就是干这个的,多浇几亩地算甚?”
记忆里的凶人如今这般客气热络,哪怕不是第一回了,王铁生和王木生兄弟俩依然有些不习惯。
“别光站着,我嫂子八成已经把饭做好了,吃了饭再走啊。”
“那怎好意思了?族长让俺俩干活,没让来吃白饭,今天真不能”
“恁多废话”,王善把两个年轻汉子拽进屋里。
一进门,饭桌上果然已经摆了一盆稠稠的小米粥,还有一碗咸菜。
大嫂朱茂荣看见三人,热情招呼了一声,从灶头上端来一大碗烩菜。
所谓烩菜,通俗来说就是乱炖,肉菜粉条一锅烩,丰俭由人。
而朱茂荣端上来的这碗烩菜里,有豆腐,有豆角,还有其他不知道名字的野菜。
上面那些没什么稀奇,最叫人挪不开眼睛的,还是占了将近半碗的白花花猪肉片子!
王庄乡可不是县城那种富庶地方,不是逢年过节,哪来的肉吃?
菜里放点猪油都算奢侈了!
弟弟王木生直勾勾地盯着肉片,一双眼珠子都要掉进那烩菜碗里。
哥哥王铁生也好不了多少,嘴里止不住地咽唾沫,可还是对朱茂荣说:
“王大嫂,头几顿俺们兄弟都吃了,没脸再说别的。”
“但这肉和小米,今后再不敢端上来。族长送来给王兄弟补身子的,俺们吃着亏心,也糟践了东西。”
“以后中午弄点高粱面窝窝,最多野菜里戳一筷子猪油,多放两勺盐,就是顶好一顿饭。”
“今中午俺已经叫家里做饭了,来这就是说一声。”
“老二,别杵在这,回家去”
王铁生说完就去扯王木生,后者依依不舍,只是脚还没跨出半步,就见王善把脸拉了下来。
“不许走!”
声音不高,两人却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娘咧,不吃饭难不成还要挨揍了?
朱茂荣一看小叔子脸沉下来,刚要急着开口,但看到对方接下来的动作,抬起的手又放下来。
啪。
啪。
王善拿个粗瓷碗,将勺子在那烩菜里挖了两勺,多数是菜和豆腐。
刚想拿筷子夹几片肉,回过味儿来的王铁生又露出急色,王善没法子,只好把肉松开。
转而把猪油罐子揭开,筷子一戳,带出一小坨略微发黄的猪油,在粗瓷碗里搅了搅。
“铁生哥,木生哥,我以前啥样,我自个清楚。”
“这回虽然差点见了阎王,但也给我弄开窍了。”
“都是庄稼人,不容易。你俩帮我侍弄麦子,我连饭都不管,那成什么了?”
“再说,这碗饭你俩不吃,家里孩子和老娘呢?”
“我就图一个敬老爱幼,成不成?”
有些发烫的瓷碗落入王铁生手里,后者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兄弟俩都成家有了孩子,上面还供着一个老母亲。
全家七口人望着四十亩地过日子,过得比王善家里还紧巴。
若非如此,族长王勇哥也不会让他俩来帮忙干活。
一个字,穷啊!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往日不好相处的王善,如今却变得如此善解人意。
一碗烩菜拿在手,却比锄头还沉。
还能说什么呢?
王铁生拽着弟弟,转过身,瓮声瓮气地丢下一句话:
“兄弟,你家三十亩地,俺兄弟俩指定给你侍弄好。”
“要是一亩地里麦子没一石,俺们姓倒过来写!”
说完,再不多留一刻,拿衣服盖住碗口,趟着黄土赶去了。
王善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不禁乐了。
王字倒过来写,那不还是王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