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人怎么这么年轻?”

高头大马上的青年人,怎么看也才二十出头的年纪。

但其头上戴着双翅乌纱帽,身上是绿色圆领袍,腰间乌角革带,足蹬皂靴。

腰间那高耸的外摆与林知县一般无二,俨然一副官员打扮

“怎么会?”

牛车上的王勇哥闻言也是诧异。

他活了这么多岁,县衙里除了新到任的林知县,其他人都熟识。

浑源县何时多了这么一个年轻的官员?

到底上了年纪,眼神不好,王勇哥便叫王善搀扶着他凑到围观的人群外。

只见那青年簪花披红,身后还跟着五六个吹吹打打的鼓乐师,再往后,却是一顶花轿。

“哦,原来是大婚摄盛之礼,倒是忘了你未曾见过。”

“摄盛?”

王勇哥搞明白状况,笑着解释道:

“太祖皇帝建国后下令,庶人婚,许假九品服,此摄盛也。”

“咱们大夏官员的品级,一看服色,二看补子。”

“一至四品红袍,五到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

“你看那后生一身绿袍,就是假借的九品服色。”

“原来如此”,王善恍然大悟,随即又生疑惑。

“咱们王庄乡人成亲的时候怎么没见有人摄盛?”

王勇哥不说话。

这时候,围观迎亲的县城百姓也多起来,众人目光皆汇聚在那喜气洋洋的青年身上,议论嘈杂:

“新郎官好气派!这是哪家大户的公子啊?”

“什么公子,这是西门小官人乳母的儿子。”

“你是说城里开生药铺子的西门家?”

“除了他家还有谁家?钱过北斗,米烂成仓,银子多得无处使,要不怎么连贴身仆人的儿子都能这般豪横?”

“嘿嘿,钱多有何用?我听说那小官人虽在县学习武,在外却专一眠花宿柳,惹草招风,西门大官人为此头疼不已”

闲谈入耳,王善若有所思。直到王勇哥转身,他才紧跟着搀扶走开。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钱的事。

理论上王庄乡民可以在成亲时摄盛,但事实是,农民不可能专门做一件一辈子只穿一次的衣服。

县城百姓更富裕,精神追求更高,有了须求,说不定就会有铺子专门出租官服,这和上辈子租西装、租婚纱一个道理。

所以十多年来,王善看王庄乡人成亲,也只是穿一件体面点的长衫,用小帽换掉平时脏兮兮的头巾,草鞋换成白袜布鞋,这就已经算隆重了。

扶着王勇哥上了牛车,两人一路行到城中市集所在,找了个能停车马的脚店——县衙可不会给平民准备“车位”。

稍微歇息了一会儿,店里的滴漏刻度来到巳正(10点)三刻。

此次知县召集浑源五乡乡长,商谈夏税之事,乃是上任后头一遭。

虽然约定的是晌午设宴接见,但为表尊敬,王勇哥和王善还是提前一个时辰就前往县衙。

与前世的政府机关不同,浑源县这里,越是靠近县衙,走街串巷的货郎和商铺越多。

炊饼、鲜果、胭脂水粉、发簪头面、孩童的木刀木枪

金器、银器、玉器、漆器、骏马、车轿

各色人群,衣着鲜亮,大声吆喝,浓重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比起灰扑扑的王庄乡,县城给他的第一感觉是鲜艳,就算是小贩,穿的也大多是染色的衣裳。

第二感觉,就是贵。

在路过一处卖绸缎的店铺时,王善还真的看到其门口挂着招牌,“出租婚服,一日一钱银,胸背补子另算”。

一钱银,足够买十来斤白面了。

王善看了一眼就移开目光,习武的渴望越发强烈。

种地是种不成富翁的,必须获得功名和官身。

有了地位,银子自己就会找上门来。

而进入县学,就是眼下最重要的一步。

王勇哥显然也清楚今日这场会面的重要,离着县衙还有百步,忍不住又开始叮嘱。

大夏各地官学,贯穿府、州、县三级,内部分文学和武学。

县学生员,又分为禀膳生和增广生两种。

廪膳生员,理论上是民间推选的俊杰,待遇最好。

每月给廪米六斗,免家中两人徭役。

1斗是15斤,即一个月90斤,每天3斤口粮,只要不是太穷,自己再买点肉,足以滋补身体。

增广生员,顾名思义,是在原本的生员名额之外增补的名额。

不仅要纳银纳粮才能入学,而且只免本人徭役。

在王善看来,增广生既是朝廷收割地方富户的手段,也是权贵为后代筹谋的捷径。

毕竟县学生员不管禀膳生还是增广生,都能享受几年的龙虎气。别管多还是少,只要有,就比没有的人高一头。

至于扩充人脉、交换利益的事情,就更不用说。

回到入学这件事,和城里的狗大户拼财力抢增广生的名额,毫无疑问是下策。

王勇哥下定决心要培育王善,不代表要豁出一切,他的儿子和村民八成也会反对。

如此,就只剩下禀膳生推荐入学这一条路子。

“知县是百里侯,整个浑源县,没人比他更大。”

“以前城里大户没少给孝敬,因此哪怕富家子们素质差点,上一任知县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这次入学的事,关键不是你的天赋有多高,字认得多少,而是要看能不能给林知县留下好印象。”

“趁着他和城里的大户还没那么熟,咱们才好见缝插针。”

“记住,你这次不是来求学,是来答谢林知县赐匾和延请名医的恩情。”

“是知县老爷体恤民情,宣扬教化,身体力行,所以乡间才会有义行善举,这是知县老爷的政绩,明白吗?”

王善听得连连点头,心道姜还是老的辣。

明明就是拍马屁,可让老头儿这么一说,舒坦得没有一点烟火气。

得学啊!

话休絮烦,两人到了县衙,看门衙役早得了招呼,查验过身份,便有林知县的贴身随从领两人进去。

浑源县衙并不小,穿过照壁、大门、仪门、戒石坊,之后才是县丞、主簿、典史等办公的六房,再往里才是知县办公的正堂。

不过眼下还是办公时间,所以随从领着他们到县衙西侧的偏房等侯,这里是官吏平时休息的地方。

沿途能看见不少穿圆领、戴吏巾的吏员,也有许多皂衣红腰带、头上插鸡毛的隶卒。

这些人看见王勇哥和王善,都是不冷不热的样子,反而对着林知县的随从笑脸相迎。

“真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啊。”

王善正想着,已经到了偏房所在。

随从告辞后,两人正要进去,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叫道:

“王乡长留步。”

王勇哥回头,看清了来人,面皮一抽,挤出笑容:

“这不是武司吏吗?临近夏税,户房必定是忙得不可开交,您这是?”

“害,正是因为最近忙昏了头,我竟然忘了把贵乡王义士的赏银发下去。”

“正好听闻附近几乡的乡长要来见知县老爷,我一早就叫人看着了。”

“这不,王乡长一到,我马上就来了。”

吏员打扮的男人皮笑肉不笑,递出一个袋子,里面碎银哗啦啦响。

“王乡长,点点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长安太卜探诡录

小辉86

活在民国当顺民

鲅鱼饺子

魂穿珞珈,但是忠诚派

忠诚不过恐虐红

精神小妹崩老头?可我不老啊

郎日

凡人修仙,从种葫芦开始

顿笔生锋

超凡监管局

思岚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