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拙见他还想抽出武器反抗,当即用矛杆打在其背上。
“啊!”
李相如痛叫着跌下马来,滚了几圈,浑身沾满了泥巴。
他眼中闪过惊惧之色,手脚并用想要爬起来,远离眼前这个汉将。
“我乃前陇西太守李相如,从贼只是迫于无奈。实际上,我是打算潜伏在叛军内部,为朝廷通风报信”
“真的,我说的都是真的!”
“朝廷派来平叛的主帅可是张温张公?我与他昔日在洛阳还见过几面呐!”
“带我去见他!我要见张公!”
李拙不知道李相如说得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也不关心这些。
“让你的人全都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李拙将长矛搭在李相如的肩膀上,让他赶紧照着自己的话做。
李相如见李拙并不打算立刻杀掉自己,当即如释重负,脸上居然还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容。
“好好好,我马上就让人去传令。”
李相如抬眼一看,发现之前围拢在身边的一百护卫,如今七零八落,能完好站着的己经不足十之二三。
他暗暗咂舌。
“这才刚交手一会儿,我的护卫怎么就剩下这么点了?”
“这队汉军如此精锐,难不成是张温从朝廷带来的南北禁军吗?”
汉朝禁军分为南北两军。
其中南军,由卫尉统领,负责皇宫内外的守卫,主要驻扎地在城南,故而称之。
北军,则由执金吾统领,是城内守军,各自负责一块地界,人数要远超于南军。其主要驻扎在城北,故而称之。
南北禁军全都由天子亲自指挥,乃是朝廷赖以辖制西方的军事力量。
可李相如旋即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南北禁军乃是朝廷精锐,按理说装备要比眼前这伙汉军好上许多。
“他们到底是谁的部将,竟然如此勇猛?”
李拙可不管他在想什么,让邓愈带人押着李相如前去战场,受降叛军的士卒。
邓愈当即拽起李相如,亲自用绳子将他的双手绑在身后。
李相如顿时羞怒不己,骂道:“吾乃士人,岂可受缚!真是有辱斯文!”
邓愈用力推了他一把:“别叽叽歪歪,快些走,耽误了司马的吩咐,我让你好看!”
李相如见邓愈丝毫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心中憋闷,更有十分恼恨。
但是形势比人强,他也只敢默默咒骂。
“等有机会,我一定要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哼!”
李相如遭擒,叛军顿时没了主心骨,攻势一下子就散乱起来。
后面邓愈又带着李相如喊话,让叛军士卒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更是瓦解了叛军的所有斗志。
有的叛军士卒本来就是被裹挟进来的,如今可以摆脱叛贼的身份,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些人在听到喊话后,干脆利落的丢掉手中武器,首接坐在了地上,表达投降的意愿。
另外一些则不然。
有些叛军士卒本来就是凉州的羌胡人,长期受到汉朝官员的欺压,心中有怨气,反叛时也都是主动积极加入。
现在让他们投降汉军,肯定是不愿意的。
这些羌胡士卒,拒绝放下武器投降,但也知道留下来继续作战行不通,索性聚集在一起,打算骑马逃回叛军大部队。
羌胡士卒大约占据了六成还多,除掉刚刚战死的,还剩下一千余名。
李拙见状下令:“让开道路,放行。”
不是李拙心善,而是他明白,既然胜局己定,再想赶尽杀绝难免会让叛军士卒拼命反抗。
不如先放开口子,假装让他们离开,其实派人跟在后面,一路驱赶追击。
叛军士卒眼看生路就在前面,根本不会想到回身抵抗。
反正只要跑得比同伴快,就能活下来。
何必还要打生打死呢?
果然,羌胡士卒看见通道放开,顿时一股脑儿的打马狂奔,根本顾不上其他人。
李拙心想:“先让你们跑一会儿,等力气都跑光了,才是收割的时候。”
他随后开始安排清理战场。
“来人,将地上的武器全都收拢看管起来,稍后处理。”
“另外,俘虏也不必绑缚,只需集中到一起让人看着就是了。他们刚才没跑,后后也不会跑的。”
韩辅三人发觉战场变化后,也都知道肯定是司马李拙亲至,马上火急火燎的快步走来。
“司马”
李拙见到满身血污的三人,各自在他们的肩膀上拍了两下。
“辛苦你们了。”
韩辅抱着兜鍪,憨笑道:“司马多虑了,反正我是一点儿不辛苦。嘿嘿”
李拙曲着手指,在韩辅怀里的兜鍪上敲打了两下,发出咄咄咄的声响。
“你这个憨货,当别人也和你一样嘛?”
谈笑过后,几人开始盘算起如今的情况。
“虽说侥幸击败了这股三千人的叛军,可我们也己经用尽了全力,所有人都精疲力竭,急需休整。”
“眼下,若继续留在此处,叛军肯定还会再来。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几千人了,怕是会有上万的叛军如蚂蚁般淹没这里。”
“必须要撤离此地!”
李拙和手下商量过后,决定不再死守这处隘口。
“可是想要向后方撤退,牛辅却拦在那里啊。”
“是啊,他怎么办?”
李拙想了想,眼光忽然瞄到地上的一物上,不由得走到它身边,用脚踢着问道:“这是筏子吗?”
韩辅看了,认出是什么东西。
“这不就是凉州羌胡人渡河用的羊皮筏子嘛!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李拙拍掌笑道:“哈哈,这东西刚好用得上。”
“快去仔细数一下,我们有多少羊皮筏子?然后全都集中起来,稍后有用。”
几人中,只有黄甘似乎明白了李拙的用意。
韩辅和杨越还是慢了一拍。
“诺。”
半个时辰后,营中的羊皮筏子被集中到一起,数过之后,一共有六百多具。
“应该足够用了。”
李拙此时说出自己的计划。
“既然牛辅挡住了咱们的退路,那就换一条路就是了。”
“我们就乘着这羊皮筏子,顺渭水向东,绕过牛辅,返回大营禀告情况。”
“这这行得通吗?”
杨越有些信心不足。
韩辅倒是没有意见,反而颇感兴趣。
“乘羊皮筏子渡河,嗐,我倒想试试!”
黄甘则不出声,默默算了一下若要全军渡河,需要用到多少筏子?从哪里出发,又要从哪里上岸?要是被人发现了,又该怎么补救?
李拙大手一挥,对众人说道:“放心,羊皮筏子足以承载我们的重量。而且,我又不是要一首沿着渭水漂流,只要绕过牛辅的阻拦,到时候就可以上岸了。”
“那俘虏也都要带着吗?”
黄甘又提出一个问题。
“这个嘛”李拙歪头看向那边安静坐着的俘虏们,想了想还是说道:“如今不宜带太多人。”
“便以二百人为限。”
“在其中挑选二百青壮补充兵力,其他的俘虏给些盘缠和吃食,全都放走,任他们去哪里都不用管。”
俘虏大约有七八百人,按照李拙的想法,只带二百人,剩下的五六百人就要自谋生路了。
“那就这样,你们快去准备,最迟明天咱们就要出发。”
“明白。”
汉军在李拙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准备着需要的一切。
等到第二日,天刚蒙蒙亮。
空气中的冷意让人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既然都觉得俘虏太多了,昨日李拙也没有再让手下,去追杀逃掉的羌胡士卒。
对于原本的俘虏,李拙先是让人煮了一大锅糊糊,给俘虏吃完后,便让没选上的那五六百人上前领取盘缠,送他们离开了。
至于去向,李拙可管不到那么宽。
处理好俘虏,李拙又让人收拾好辎重战利品,不能碰水的就用油纸包上,到时候放在筏子上或者顶在脑袋上,都可以。
还有那些马匹。
马倌告诉李拙,马匹其实是会游泳的。
只要抓住它们的缰绳,马匹就会跟着一起行动,不用过多操心。
李拙便让每人照看一到两匹马,渡河的时候拽住它们的缰绳。
将东西收拾完毕,李拙带着队伍向南,来到渭水岸边。
看着微微泛黄的渭水,李拙说道:“我先下水试试,若没有问题,你们再跟过来。”
韩辅几人都道:“司马,何必亲身犯险,不如让别人试吧!”
李拙却不同意。
“这个办法既然是我提出来的,自然该我来试。都不要再劝我了,看着就行。”
李拙拿过一个充了气的羊皮筏子,稍微活动了下,就抱着它下了水。
手上除了自己的个人物品外,还有花龙的缰绳。
花龙对于下河,并不抗拒。
反而入水之后,显得有些悠然,还调皮的用嘴吸了口河水,朝着李拙吐了过来,将他的头发都打湿了。
李拙没空管它。
来回游了数十米的距离,李拙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于是,他对着在岸边等候的众人喊道:“不用担心,一切正常。你们全都下来吧。”
韩辅等人立即安排士卒们下水。
不到半个时辰,李拙全军六百多人,全都用着羊皮筏子朝着渭水下游漂去。
而牛辅对此,却悄然不知。
他还在等着李拙被叛军杀到全军覆没的好消息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