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华北大捷的消息如同惊雷般,通过报纸、广播、传单以及百姓的口耳相传,迅速传遍了华国的每一个角落。

睿仁被击毙、冈村宁次等首恶伏法的喜讯,像一束穿透黑暗的强光,照亮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华国大地,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全民震动与欢腾。

解放区内,处处是庆祝胜利的海洋。

在晋察冀根据地的乡村,百姓们自发地敲起锣鼓,燃起鞭炮,将早已备好的红绸子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

男女老少聚在晒谷场,围着村干部传来的报纸,听着识字的同志朗读华北战役的战果。

“歼灭百万日军!我的老天爷,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大胜啊!”

一位老大娘激动地拉着身边的人,眼眶通红,“睿仁那个畜生死了,冈村宁次也被枪毙了,小鬼子的好日子到头了!”

孩子们围着篝火奔跑欢呼,手里挥舞着用红纸剪的小旗子;

青年们则聚在一起,热议着八路军的神勇,纷纷表示要报名参军,跟着曾司令去打更多的胜仗。

解放区的百姓们说得最多的,便是曾夏勇的名字。

“你们说,曾司令到底是啥神仙人物啊?”

在冀中根据地的集市上,几位老乡围坐在一起,热议着这位指挥官,

“先前在山西,打长治、晋城、太原、再到这次打石家庄,哪一仗不是打得小鬼子落花流水?现在又解放了燕京、天津,歼灭百万日军,这本事也太厉害了!”

一位在长治接受过独立纵队训练的民兵,骄傲地说道:“我亲眼见过曾司令的部队!那些飞机坦克,都是咱们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而且就曾司令给我们地方武装的装甲车火炮那些装备,那小鬼子的装备在咱们面前,简直就是破烂!”

“我看呐,曾司令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咱们的活菩萨!”乡笃定地说,

“你想啊,要是这些先进装备落到中央军手里,说不定就被他们拿去打内战,或者偷偷倒卖了。也就八路军这样的正义之师,才能让曾司令的本事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为老百姓打仗!”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纷纷点头附和。

在百姓们心中,曾夏勇与八路军早已紧紧绑定在一起。

他们坚信,正是因为有了八路军这样一心为民的队伍,有了曾夏勇这样的猛将,华国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国统区内,华北大捷的消息同样引发了巨大轰动。

在重庆的街头,报童们挥舞着刊登华北战役胜利消息的报纸,高声叫卖:“号外!号外!八路军拿下华北!日军百万大军被歼!睿仁毙命,冈村宁次伏法!”

市民们争相抢购,报纸很快销售一空。

茶馆里、戏楼中,人们放下手中的茶碗、戏票,聚在一起热议着这惊天喜讯。

“没想到八路军这么能打!”人感慨道,

“以前总听人说八路军装备差,只能打打游击战,没想到现在居然能打赢这么大规模的决战,还歼灭了百万日军,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旁边一位教书先生推了推眼镜,说道:“这有什么意外的?八路军向来民心所向,又有曾夏勇这样的良将。你看他们的战术,空地协同,还有那些先进装备,小鬼子怎么可能是对手?我看呐,抗战胜利的希望,就在八路军身上了!”

即便是在中央军的军营里,士兵们也在私下议论着华北战役。

“听说曾司令的部队,坦克比咱们的美式坦克还先进,飞机更是多如牛毛!”

一名年轻士兵羡慕地说道,“要是咱们也有这样的装备,也能跟着这样的将领,何愁打不赢小鬼子?”

虽然国统区的官方媒体对八路军的战果有所淡化,但百姓和士兵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华北大捷让他们看到了八路军的真实实力,也让他们对曾夏勇这位传奇将领充满了敬佩。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八路军已经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而曾夏勇的存在,更是为胜利增添了决定性的砝码。

沦陷区内,华北大捷的消息如同暗夜里的火种,点燃了百姓们心中的希望。

在上海的租界里,进步青年们偷偷传阅着《新华日报》的传单,看到华北解放的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太好了!八路军终于打出了决定性的胜仗!”学生握紧拳头,

“睿仁死了,冈村宁次被枪毙了,小鬼子的统治长不了了!”

他们冒着被日军抓捕的危险,在街头巷尾张贴传单,向更多的百姓传递胜利的消息,鼓舞大家的抗战士气。

在金陵城内,日军的统治虽然依旧严密,但百姓们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华北大捷的喜讯。

沦陷区的百姓们,虽然身处日军的高压统治之下,但华北大捷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曙光。

他们对曾夏勇和八路军充满了无限的期盼,坚信只要跟着这样的队伍,就一定能赶走侵略者,重获自由。

许多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秘密为八路军传递情报、筹集物资,用自己的方式支援抗战。

一时间,无论是解放区、国统区还是沦陷区,“曾夏勇” 这个名字都成为了百姓们口中的传奇。

大家都说,曾司令是上天派来拯救华国的猛将,他带着神乎其神的先进装备,领着正义之师的八路军,一路所向披靡,为百姓们带来了胜利的希望。

有人说,曾司令的装备是从海外运来的;也有人说,曾司令有通天之能,能召唤神兵利器。

无论真相如何,百姓们都坚信,曾夏勇就是带领他们走出战乱、走向和平的救星。

而这份对曾夏勇的崇敬与信赖,也转化为了全民抗战的巨大动力。

越来越多的青年报名参军,越来越多的百姓支援前线,整个华国上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抗战合力。

在重庆的一间公馆里,几位民主人士聚在一起,看着手中的报纸,感慨道:“华北大捷,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心的胜利。曾夏勇将军和八路军,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希望所在。有这样的队伍,抗战何愁不胜?国家何愁不兴?”

这话,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

当然,这些个舆论,让国府方面上下产生了巨大的反应。

重庆国府军事大楼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压着一块巨石。

最高长官将盖石身着深色中山装,端坐于会议桌主位,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忧虑。

两侧依次坐着何影青、陈成、许永昌、胡从南、戴裕农等军政核心人物,每个人的脸上都阴云密布,没有丝毫平日的从容。

华北战役的消息如同惊雷,不仅炸响在民间,更在国府高层引发了剧烈震荡 —— 他们原本以为,八路军会撑不住,所以在战前就把部队派到了山西,但没有想到,八路军以百万日军为垫脚石,彻底掌控华北,这样的战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裕农,先说说现在的舆论情况。” 将盖石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语气低沉而威严。

戴裕农作为军统负责人,早已摸清了全国的舆论动态,他站起身,手中捧着一份厚厚的报告,沉声道:

“校长,自华北大捷、冈村宁次伏法的消息传开后,全国舆论已经彻底转向。红色组织领导的区域自不必说,百姓热烈庆祝,青年参军热情高涨,八路军的招募点排起了长队;而在国统区内,民众对八路军的赞誉声此起彼伏,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曾夏勇的‘神勇’,甚至有报纸私下刊文称‘八路军已成抗战主力’;就连沦陷区的百姓,也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对八路军的期盼,不少势力开始暗中联络延安,对国府的向心力大幅下降。”

他顿了顿,补充道:“更值得警惕的是,民间普遍认为,八路军的崛起完全依赖曾夏勇,说他‘自带神兵利器’,是‘上天派来的救星’。这种个人崇拜式的舆论,正在不断强化八路军的合法性和号召力,对我们国府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顾靖泽白今夏主人公的小说

十指冷血

末世之热血烬途

拙将

别人玩命,你速通死亡游戏?

家有六只猫

洪水末世,带着大嫂求生

子夜白歌

穿成妖妃的女儿,满朝都是裙下臣

呈予

特战狂枭萧晨苏晴

寂寞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