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杀——!”

汉兵们的热血瞬间被点燃,发出震天动地的喊杀声。

修崖手提朴刀,他身后二百多铁卫一声不吭,整支队伍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撞进战场,刚从楼车上跳下的几十名元兵,一个照面就被砍得七零八落。

朴刀三尺长的刀柄,两尺长的刀锋,专门为战场上白刃战而设计。

“分三队!”修崖的命令简单而直接,手下的兄弟们早有默契,三支队伍如三把尖刀,分别迎上与城墙接驳的楼车,刀光泼洒,血肉横飞。

“弓箭手,不要停。”索隆挥剑高喊。

“轰!”

又一架楼车撞在城墙上,一名元军百户,飞身跃上城头,唰唰两刀砍倒两名汉兵,直奔索隆。

索隆双目赤红,手中长剑一横,迎着那元军百户直扑而上。长剑甫一撞上对方的弯刀,一股蛮横力道便顺着剑刃传导而来,震得他虎口发麻。那百户刀势诡谲,手腕疾翻,刀锋贴着剑刃斜滑而下,直削索隆手腕。索隆急撤半步,那百户却如影随形,刀锋骤然变向,直刺他咽喉。

索隆拧身闪避,肩头仍被刀锋划开一道深口,鲜血瞬间浸透了半边衣甲。

元人百户大步上前挥刀再劈,索隆勉强举剑格挡,长剑被压得撞回自己胸前,剑脊在伤口上重重一磕,剧痛让他眼前骤然发黑。

忽然眼前一道刀光亮起,元军百户的身体被从肩膀处斜劈成两半,滚烫的鲜血溅射到索隆脸上。

索隆抹了把脸上的血,只见修崖手提朴刀,带着一众兄弟已向另一座楼车杀去,所过之处元人成片倒下。

索隆吐了口血沫子:“还他么看走眼了。”

城墙攻防已进入白热化。修崖率领的生力军如同三把尖刀,堪堪挡住了元兵通过楼车发起的凶猛冲击。黄韬与索隆指挥部队死死扼守着各处垛口,将不断攀爬上来的元军一次次砍落城下。

城楼之上,战鼓声不断,那袭红衣在猎猎战旗下,格外醒目。

一架元军楼车塔台上,一名射手锁定战旗下擂鼓的陈渔,弯弓便射,弓如满月,箭似流星!

陈渔对迫近的死亡恍然未觉,依旧在全神贯注地挥动着鼓槌。

电光石火间,一名老者,手挽长弓,大步走上城楼,身形未见多快,挽弓、搭箭、开弓,一气呵成,仿佛演练了千万遍,弓弦震响的刹那,一支羽箭已带着刺耳的尖啸破空而去!

“铿——!”

半空中,两点寒星精准对撞,迸溅出几星火花。那支射向陈渔的致命箭矢,竟被老者后发之箭凌空射落,无力地坠下城墙。

陈渔似有所觉,回过头,只见一名老者,身着一件旧皮甲,须发飞扬,手中长弓不断拉动,箭矢‘嗡嗡嗡’破空而出。

“李太公!”

来人并不答话,只说了句:“好好擂你的鼓!”

在安陵郡以北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支庞大的队伍正沿着狭窄的山道蜿蜒东行,绵延数十里。范离接到鹿鸣郡的快马急报,当即调集人马火速驰援。

龚超一听说要打仗二话不说,当即集结部队向范离请战。

范离与梁夺商议后,从宁州各部中抽出三万人,分别由龚超,苏定一和上官小布率领,加上范离的队伍,总计四万人马驰援鹿鸣郡。

依着梁夺的意思,所有宁州的驻军倾巢而出,范离没同意,认为宁州还需要防上一手,由梁夺亲自坐阵比较稳妥。

山道狭窄崎岖,队伍拉成一条长龙。

范离率韩成略、杨劲等三千精锐作为先锋,刘项与阿果也策马行进在第一梯队中。

这支骑兵队伍装备颇为奇特,三千多匹快马的马鞍两侧,都坠着一个圆滚滚的布袋,一百多个热气球被拆分成两部分,由二百多匹快马专门驮运,每匹马背上各负着一个巨大的吊篮,如果按着传讯兵带来的消息,这些东西是打赢这一仗的关键。

按着范离的意思,让刘项在宁州驻守,小正太一听说要打仗立时不干了,舍弃了马车与游峰共乘一骑。

龚超、苏定一与上官小布作为第二梯队紧随其后,而孙铁命、铁娇兰率领的救赎军与辎重队伍则压阵作为第三梯队,浩浩荡荡向东横穿安陵郡。

御书房内,景帝望着窗外凋零的冬枝,眉头紧锁。

谢真、瑞王爷、老将军邱子泰,以及兵部尚书张实固、禁军统领方启等人面色凝重。

“前线军报,诸位都看过了。”景帝转过身,声音低沉,“北元二十万大军攻打鹿鸣,黄韬、索隆他们只有六万守军,纵有坚城只怕……也难久持。”

老将军邱子泰上前一步道:“鹿鸣郡城高池深,黄韬、索隆,马先启、付明月皆是百战之将,另外还有李太公那个老家伙坐阵,元人一时半会儿啃不下来。但久守必失,援军必须尽快抵达!否则,一旦城破,再无险可守!”

张实固沉吟片刻,拱手奏报:“陛下,眼下局势危急,可调西山大营五万兵马驰援,只是……”他略一停顿,面露难色,“这五万人里,有三万都是今年新征的兵员,操练不足三月,恐难当大任。”

景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沉缓:“兵员虽新,却是眼下最快能开赴北境的力量了。国之危难,正需栋梁……诸位爱卿,都说说,谁可统兵北上?”

景帝话音刚落,老将军邱子泰上前一步,抱拳沉声道:“老臣愿往!鹿鸣一草一木,皆在老臣心中,黄韬、索隆皆是旧部,指挥起来如臂使指。请陛下准许老臣这把老骨头,再入北境,必不负陛下重托!”

景帝看着邱子泰满头的银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正自沉吟。

谢真缓步出列,开口道:“陛下,邱老将军赤胆忠心,国之柱石,令人感佩。不过,臣心中,倒另有一个合适人选。”

“哦?”景帝转向谢真,“说来听听。”

谢真迎向景帝探询的目光,又扫过邱子泰隐含不满的眼神,缓缓吐出三个字:

“李延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财神赵公明

秦奉壹

重生之医女掌家

塞上江南雨

我的美人师父

不尊

哈吉诃德

冻手不动手

穿越60年代:南锣鼓巷的日子

叶大爷驾到

当你将一切做到极致

Iced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