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前往岭南道人选,李世民权衡决择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安的话一出,在场众人面色一滞。
他们没想到会从陈安口中听到这样的答案。
在他们看来,作为读书人,这陈安理应是和房相一般的答案。
不过,他们转而想到陈安和李泰的关系,也就都能理解了。
李泰作为陈安效忠的对象,和他保持一致的立场也就不难理解。
对于陈安接下来会如何说,他们心中也有个了底。
李世民听到陈安的话,眉头微皱,问:
“说说理由。”
陈安没有丝毫迟疑,抬眸扫了一眼四周,说:
“其一,废太子在广州登基称帝,发布檄文并广传天下,证明他对于朝廷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对于朝廷怀恨在心。”
“其二,他成为废太子这件事注定了朝廷无法和他达成一致的意见。”
“其三,正如房相所言,废太子的军队至多有二十万人,但这二十万人也不可小觑。即便废太子同意了向朝廷妥协,可他手底下的人不会同意。”
“微臣要说的就这些,还望陛下明鉴。”
陈安的回答,令在场之人陷入了沉思。
李世民诧异地看向陈安。
他没有想到这陈安还真说出一些名堂出来。
按照陈安的说法,结合他对逆子的了解,恐怕那逆子是不会向朝廷妥协的。
“陈安言之有理。”李世民开口道,接着,他顿了一下,继续说:“不过,为了大唐天下黎民考虑,这劝降那个逆子的事情还是得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口。等那逆子拒绝后,朕才能毫无顾忌地派人收拾他。”
“陛下圣明!”陈安大声道。
然而,这一幕,落入李泰眼中,却是令他心里有一些不满,目光中多了一道阴翳。
陈安对于李世民的恭维,让他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暗想:这陈安莫不是想要投入父皇的麾下?
只是,这也是他的一个猜测,还没有足够的迹象表明这陈安想要改换门庭。
但他已经决定了,等朝议后,他就让人将陈安留下,再敲打他一番。
李世民隐晦地瞥了一眼李泰的方向,见他神色平定,目露一丝讶异。
“诸卿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话,现在,都商讨一下由何人前去劝降那个逆子?”
话音落。
在场众人几乎都低着头,谁也不想接下这等苦差事。
为何是苦差事?
无论事情成功与否,恐怕都不好受。
若是事情成功了,那么,自然皆大欢喜。而且,即便是成功,代价也不小。一路奔波劳累,万一进入岭南道地界被李承干的探子知晓,这李承乾记恨在心,派人截杀他们,只怕他们会魂归天地。
而且,考虑到李承乾成为废太子这件事有陛下的原因,去了岭南道能不能见到李承乾都是一个问题,更别说要劝降他了,只怕还没有张口,就会被李承乾麾下的人拖出去砍了泄气。
这件事风险很大。
有性命之忧。
谁也不想为了这个不讨好的功劳而就此丧命。
李世民看到众人这副模样,目露失望。
作为皇帝,他自然是希望这个时候能够有人站出来为他解忧。
可他也明白这件事的风险很大。
主要是摸不准那个逆子的态度。
若是那个逆子非常记恨他和朝廷,只怕去多少,就可能有多少回不来了。
这个风险,他无法忽视。
可是,眼下他必须要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前往那岭南道,除了劝降他,还有顺便帮他带去几封信,这些信都是他写的,主要是为了让逆子洗心革面,重新带着岭南道投靠大唐,到那时,他就可以顺水推舟以这个功劳,恢复那个逆子的亲王封号。
这其中,他只要付出一个亲王封爵,就可以获得一个控制力很强的岭南道,还有二十万军队。
无论怎么想,这笔买卖都是划算的。
这般想着的时候,李世民眉头皱成川字。
众人看到李世民想着事情,也都保持缄默不语,心中各自想着事情。
李世民思索片刻后,方道:
“既然诸位都不愿前往,那么,朕只好点人前去了。”
李世民这话一说出来,在场众人心中顿时一紧,面色骤变。
他们没有想到今日李世民会不按照常理出牌。
若是被挑中了,他们能抗旨不成?
想到此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摒息凝神,心中七上八下。
李泰心中狂跳,当他看到李世民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时,心中涌现出一股惊恐。
难道父皇要选孤去岭南道?
父皇这是疯了不成?
还是说父皇要借此废除孤的太子,好给李治铺路?
借刀杀人?
在场之人,谁都知道李承乾变为废太子,还有他全家被杀,这件事跟他李泰脱不了干系。
若是他真去了岭南道,他焉能有活路?
不,他绝不能去岭南道。
想到这里,李泰瞪着眼睛看向李世民。
结果,恰在此时,李世民的视线从李泰身上移开,落在了长孙无忌身上。
在李世民看来,长孙无忌作为逆子的舅舅,想必若是他前往岭南道,其安全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若是换做其他人,那就两说了。
而且,百骑也查到了长孙无忌和逆子、太子、稚奴三方都保持了联系,对于长孙无忌的做法,他也能够猜到其心思。
念此,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长孙无忌身上,肃穆着脸,道:
“辅机,这件事由你去办如何?”
长孙无忌心中无奈,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丝毫,上前一步,躬敬地回道:
“臣领命。”
他也估算过此事的风险,相比其他人,他的风险应该是最低的。
而且,凭借他是李承干的舅舅这一事,他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不会出事,这也是他愿意答应下来的原因。
再者,他作为李世民的拥护之人,这个时候的表态,可以增加他的声望。
看到长孙无忌答应了下来,其他人心中顿时松了口气,神色微缓。
李泰心有馀悸。
他可以肯定,刚刚父皇看向他的眼神,肯定饱含了某种恶意。
一想到这点,李泰的心就猛地一沉,如坠谷底。
终究,父皇对他不甚满意。
他也算是真正地看清了父皇心中的想法。
听人说是一回事,亲眼目睹又是另一回事。
他低着头,目光阴沉如水,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霎时间,各种可怕的想法全都涌了上来,将李泰整个人吞噬,沉入黑暗中。
一旁的李治低着头,故作毫不在意的模样,心中则是想着长孙无忌去岭南道,相对其他人来说,确实要安全得多。
同时,他心中感到一阵遗撼。
就在刚刚,他亲眼目睹了父皇的目光落在李泰身上时,那一刻,他心中极为期待着父皇决定的人选是李泰。
在他看来,以李承乾对李泰的恨意,只怕李泰有去无回,从此以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大唐储君。
只可惜,父皇没有让李泰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