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北宋三人行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见到谁?
张泊眉头紧皱,思考著刚刚李清照所说的话语。
反正肯定不会是曹操,不然李清照也不会露出此等喜悦的表情。
但是,要说具体是谁,张泊一时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他当即莞尔一笑地说道。
“李小娘子,这让我一时怎么猜啊,还是直接说吧。”
李清照也不再隱瞒,眼睛弯成月牙一般,笑著说道。
“店家,我此行见到了曹植,曹子建。”
这下子,张泊算是明白了李清照为什么会露出此等表情了。
因为曹植在古代文学界中所占据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史上第一“曹植吹”,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山水派”始祖,谢灵运曾经说过。
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他得一斗,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一方面是他对自己的才学颇为自信,算是自卖自夸。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来,即使谢灵运自视甚高,他也只敢自己占据一斗,而把八斗都留给曹植。
可见曹植在魏普时期的影响力,简直就如怪物一般的存在。
即使是前不久来到农家乐的诗仙李白,都算是曹植的忠实拥是。
他曾经说过“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翁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大致就是,李白称自己“並非才智敏捷之人”,常常羡慕曹植的文采。
至於李白究竟是自谦,还是发自內心的觉得,恐怕也只有李白自己知晓。
但是歷史上,李白確实有很多作品,都致敬了曹植。
就例如李白的那首传世名篇《將进酒》中所提到的“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謔。”
其中的陈王,就是曹植。
而且,这句话,也是致敬了曹植的《名都篇》中的名句“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还有李白的《白马篇》,也是效仿了曹植的《白马篇》,两人均在《白马篇》中描绘了一个勇猛善战、视死如归的游侠形象。
致敬,全t是致敬。
话说李白如果得知了曹植的消息,想来也会按耐不住,前往东汉末年一趟吧。
因为李白与曹植,可以说是很相像了。
两人都才情卓绝、志存高远,遭人排挤,怀才不遇。
並且都是酒鬼。
如果两人见面,想来应该非常有趣。
不过,既然李清照提到曹植,一个有趣的念头,浮现在了张泊的脑中。
“李小娘子,你有没有当著曹植的面,吟诵《洛神赋》?”
现在东汉末年时间线,是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
而曹植,写下那篇流传千古的《洛神赋》,则是在黄初三年,也就是公元222年。
换而言之,曹植十几年后才会写下《洛神赋》。
如果李清照先行一步吟诵《洛神赋》的话,曹植会不会生出一种,活在李清照影子里的感觉。
当然,张泊对此也只是想想曹植兴许会对李清照作出《洛神赋》心生钦佩,但是他绝不会活在任何人的影子里。
就因为他是“独占八斗”的曹植。
“店家,你也太坏了,这可我做不来。如果要吟诵的话,那我肯定就得告诉曹植有关《洛神赋》的出处,但是不是要保密吗。”
李清照说完,將身后的背包解下,放在面前的长凳之上。
与此同时,李承乾也將一只新拿的雪糕递到了李清照的手中。
“李小娘子,在你前往东汉末年的这段时间,我这食肆又来了一人,想来你应该会感兴趣。”
“哦,店家,不知是谁?”
李清照一边撕开雪糕的包装,一边询问道。
“唐朝李白。”
正准备將雪糕送入口中的李清照,拿著雪糕的手顿时停滯在了空中。
“店家,你说谁,李白!李太白!”
此刻的李清照,露出了比之前还要喜悦的神情。
对於这位謫仙人,她可谓是仰慕已久。
她是万万没想到,在见到汉赋的代表人物曹植后,还能得到唐诗的代表人物李白的消息。
双喜临门。
不,是三喜临门。
既然李白能够来此,那就意味著她也能够盛唐一趟,领略盛唐之景,面见盛唐之人。
她可不会忘记,盛唐除了有李白之外,还有杜甫,王维等一系列歷史留名的著名诗人。
“李小娘子,淡定淡定。”
张泊在一旁双手下压,示意李清照冷静一些。
对於李清照如此激动的原因,他心中已经猜到了个大概。
自古歷来,歷朝歷代的文学都有不同的载体。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但是毫无疑问,曹植,李白,李清照,都是在其时代文学方面的代表人物。
这就代表了他们之间会有不少的共同话题。
忽地,张泊想起一件事。
他们三人的共同话题,可不仅是诗词歌赋,还有一点,那就是喝酒。
这三人都是酒鬼。
坏了!
张泊有些开始为他酒的库存而感到担忧了。
“店家,那不知李白何时再来。”
“这个就不清楚了,因为李白身处天宝十二年,这已经算是盛唐的晚期了,李小娘子你也知道,过不了两年,安史之乱就要爆发了—”
“店家,关於安史之乱,不知可有解决之法。”
李清照縴手轻遮朱唇,眼眸中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她深切的知晓安史之乱对於整个大唐的影响,如果能够提前解决安史之乱,那就再好不过了。
“李白目前所做之事就是这个,他正在前往陇右,去面见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將之带到食肆,面见唐太宗。
之后在唐太宗的號召下,召集一波將领,准备直接对安禄山围而歼之,而且,大概率会清君侧。”
虽说清君侧名义上是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但是实际上,这就是盯著君主去的。
汉景帝时期,吴王刘以“诛显错、清君侧”为名,发动七国之乱,就算汉景帝將显错杀掉但是叛乱也並未终止。
还有judy在靖难之役的口號“清君侧,靖国难。”,结果清君侧清的连朱允蚊这个君都不见了。
“店家,这清君侧,难不成—“
张泊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就是李隆基。主要就是现在的李隆基已经完全不適合当皇帝了,沉迷享乐,奸臣当道,如果是开元年间的李隆基,那还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是现在的是天宝年间的李隆基,所以”
一旁的李清照神色肃穆地点了点头。
身为北宋之人,她可太清楚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年间所干下的那些事了。
“店家,多谢提醒,刚好我要暂时留在北宋一段时间,希望在这些日子,能够见到李白一面,
对了店家,还有一件事,关於我上次的实验,有结果了。”
“哦?不知实验如何。”
张泊可不会忘记,李清照想到的卡bug的方法。
“一些平常之物,比如瓷器,首饰之类的產物,倒是可以带过去,但是书籍却不能带过去。”
不能带书籍吗?
张泊这时候也陷入了思考。
一些普通的物件可以带过去,但是书籍和火器却不行。
或许,是因为这些都是能够影响前朝发展的事物,而且极易流传。
如果李清照带本《后汉书》到东汉末年,万一流落出去,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借阅。
好傢伙,直接开全图打,这影响可就大了。
但是,与李清照无法將书籍带往过去不同,他却可以直接將书籍交给他人。
刘据的《三国演义》,朱標的《明实录》,或许,確实是因为他的权限高?
“那李小娘子,那下次你试试用手机拍照带过去,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果能够將手机中的內容消除,那张泊要直呼牛了。 “行,店家,我下次试试。”
李清照说完,拉开背包的拉链,从中取出手机。
“店家,这次又拍回了不少的照片。”
“好,麻烦李小娘子了,在这稍坐会,我去去便来。”
张泊说完,便拿著李清照的手机,前往他的住所。
一旁听了半天的杨广此刻已经傻了眼。
除了那个东汉末年的曹植,他听说过以外,像其余的什么李白,天宝十二年,李世民,李隆基之类的,他闻所未闻。
这就导致他刚才一直处在懵逼的状態。
当然,他也从刚刚的对话中了解到了一些事。
刚才所谈及到的那些人应该是来自唐朝,而且唐朝貌似是遇到了些麻烦。
这不就有意思了吗。
当然了,对於现在的杨广而言,暂时是不会前往唐朝的。
实在是太过危险了。
因而,他的首选目標就是东汉末年。
“话说,李小娘子,不知东汉末年的代理人是谁?”
虽然李清照不怎么想和杨广说话,但她念在杨广好列也是隋朝代理人的份上,便开口说道。
“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
“刘备吗?那不知刘备何时前来?”
“我已从刘备那离开月余,因而对於刘备何时前来並不知晓。”
“这样啊——“”“
如此说来,那就只好前往北宋了。
来都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李小娘子,那不知我可否跟隨你前往一趟北宋。”
“这李清照面露犹豫之色。
说实话,她对於杨广可不放心。
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李小娘子,我也想去北宋一趟,不知可否?”
说话的正是李承乾。
李承乾说完,还向李清照挤眉弄眼一番。
李清照当即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因而,她直接了当地答应了。
“好吧,不过,抵达北宋后,你们可不要乱跑。”
“这是自然。”
杨广咧嘴笑道。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去见识一番,这个位於大隋五百年的名为北宋的朝代。
一刻钟后,三人出现在一间院落之中。
现在的李清照尤为庆幸,幸好当初她没有將前往后世的地点放在闺房之中。
不然可就没脸见人了。
“高明,杨广,走吧,先行带你们去见爹一面。”
行进半路,李清照便偶遇到春桃。
“姑娘,你终於回来了,这段时间我可是无聊死了。”
春桃直接上前,抱住了李清照。
“行了,春桃,別腻腻歪歪的了,这次我可要在府中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那好,姑娘,我这就去拿酒。”
听到春桃提到酒一事,李清照面色一红,
“去去,拿什么酒,我要见爹爹一面,爹爹应该在书房中吧。”
“姑娘,老爷刚刚收到官家的传召,正准备出门。”
收到官家传召?
这未免也太快了一些。
虽然现在作物已经成熟,但是收割可要不少的时日。
所以在她的估计中,还有將近十日的时间。
不过,既然官家传召,那她肯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当即,李清照直接带领著李承乾与杨广,向著大门的方向赶去。
李清照气喘吁吁地跑到门口,就见到李格非正要登上马车。
“爹爹。”
李格非回头望去,就见到女儿上气不接下气地扶在门框之上,她的身后,还跟著两位男子。
对於两位男子的来歷,李格非已经猜到了个大概。
先前女儿就带回来过汉武帝之子刘据。
不得不说,虽然刘据身为太子,但是颇为知书达理,他与夫人对其也及其喜爱。
就是不知晓眼前的这两位,又是歷史上的哪两人。
从马车上下来后,李格非来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爹爹,听说官家召见您了。”
“是啊,不过清照你也不用如此急,因为这一个月中,官家不止一次地召见我,只不过今日有些特殊,约我在那片田地相见。”
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李格非就有著无奈地摇了摇头。
因为官家对於那些亩產千斤的作物异常上心,这就导致官家经常將他召集过去问东问西。
这原本倒没什么,但是不知道谁將这个消息传出了。
导致现在他的同僚们都在传言,他成了官家身边的大红人。
“刚好清照你如今回来了,不如就趁著这个机会,带你去面见官家吧。”
李清照也是这么想的。
於是她当即点了点头说道。
“好的,爹爹。”
在与女儿寒暄过后,李格非的目光也落在了李清照身后,正在左右观望的李承乾与杨广身上。
“清照,不知这两位是?”
“爹爹,忘了给您介绍。”
李清照侧过身子,开始为李格非进行介绍。
“这位是唐太宗之子李承乾,这位是隋煬帝杨广。”
李清照介绍完后,李承乾对李格非拱手示意。
杨广见状,也是有样学样。
身为李清照父亲的李格非,此刻却是脸色一黑。
女儿这交的都是什么朋友啊,
又是行事乖张的李承乾,又是暴戾无道的隋煬帝杨广。
不过,根据女儿所言,李承乾应该是与歷史上不同了,从刚刚对方极为有礼的態度便可以看出那这么说来,这隋煬帝杨广也变得与歷史记载不同了?
“李小娘子,我要纠正你一点,我是晋王杨广,或者,你可以称呼我为太子杨广,但是能不能不要总是称呼我为隋煬帝杨广。”
杨广提出了抗议。
李清照闻之,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没办法,隋煬帝杨广太过深入人心了。
见到这一幕的李格非也是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看起来,杨广倒也確实与他想像中大为不同。
“李小娘子,待会你是不是有要事?”
李承乾向著李清照询问道。
“是,待会我要与爹爹去见官家一面,哦,大宋的官家就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也就是说,李小娘子你待会要去见大宋的皇帝?不知可否將我一道带去?我也想与之见上一面。”
“还有我!还有我!”
一旁的杨广也迫不及待地说道李清照与李格非对望了一眼,点了点头。
现在已经决定和官家摊牌了,带两人前往,倒也未尝不可。
於是李格非又准备了一辆马车,一行四人向著目的地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