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的,店家,夏尚书告知了我,爹已经前往明末一事,並且带来了爹的口諭,说让我回去监国。

不閒著的朱高煦,此刻已经坐在了隔壁的一桌。

听到朱高炽的话语,他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

老爹让夏原吉带口諭给老大,他就在现场。

要是搁以往,他肯定要在老爹面前好好爭这个监国之位。

监国之位他根本一点想法都没有。

监国,不仅意味看要处理海量的政务,並且,整个人要被要禁在大明。

哪有现在的他逍遥自在。

现在没有老爹在身边,他是想去哪,就去哪,无拘无束。

望著面前的朱高炽,张泊微微頜首。

歷史上的朱高炽,第一次监国是永乐七年,距离如今的永乐五年仅有两年的时间,能力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张泊看向另一桌没有正行的朱高煦。

目前看来,只有朱高炽监国比较靠谱。

想来朱棣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这才让夏原吉通知朱高炽回来。

“店家,我们此次前往洪武朝,收穫颇多,只是,我有一事想要询问一番店家你的意见。”

“哦?不知是何事?”

“是关於东瀛之事,店家,东瀛是不是有著金山银山?”

“是这样没错,其中一座名为石见银山,一座名为佐渡金山,產量都很惊人。”

张泊话说完,目光落在了朱高炽身上。

“怎么,高炽,你看上了这两座山?”

“这个—”

朱高炽露出一副之色。

“店家,关於此事,我与大伯进行过交谈,依大伯的意思,是对东瀛动手,將金山银山抢过来。

一方面,如店家所讲的一般,这两座金山银山,產量惊人,对大明帮助极大。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另一方面,我也从大伯的口中获悉了,东瀛將来会成为我大明的祸患。

在大明后期,东瀛將会一直侵扰我大明的边境,对我大明的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的威胁只是—对东瀛动手,我还有些犹豫不决。”

朱高炽的话音刚落,朱高煦就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既然东瀛將来会成为我大明的祸患,直接灭了他便是,有什么好犹豫的?”

“老二,事情不是你想像的这么简单!永乐年间的大明,与洪武年间的大明不同,现在的东瀛,可是大明的朝贡国!

如果大明对东瀛直接出手,那会让其他朝贡国如何看待大明?

朱高煦冷哼一声,別过头去,双手交叉,置於胸前,一脸不服。

直接將威胁消弹於无形不好吗,还考虑这考虑那的。

老大总是会说大道理!

见到朱高煦的动作,朱高炽无奈地摇了摇头,將头转向张泊的方向。

“店家,因此我想问问你,关於此事,可有好的解决办法?”

朱高炽所考虑的事情,张泊也有所了解。

在洪武一朝,东瀛的將军足利义满就曾多次想要向大明朝贡,以寻求和大明进行贸易结果被老朱断然拒绝。

后来,虽然建文一朝確定了朝贡的关係,但是还未来得及朝贡,就爆发了靖难之役。

到了永乐年间,大明与东瀛的朝贡关係才算是正式地確立了下来。

不过,也正是因为朝贡关係的確立,使得如今的朱高炽,即使知晓东瀛有金山银山,也不可能像洪武一朝那样,直接对看东瀛出兵。

当然,编造个什么藉口肯定是可以的,但是,此刻张泊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剑走偏锋的想法。

“高炽,与洪武朝直接动手不同,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

“换一种思路?”

朱高炽歪著圆滚滚的脑袋,轻声念叨了一声。

“没错,虽然与东瀛的朝贡关係,对永乐一朝可以说是束手束脚,但是,也正因为朝贡关係,使永乐一朝可以用一种较为平和的方式,从东瀛手里搞来这两座山,甚至掌握东瀛都不是梦。”

朱高炽当即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

“店家,不知採用何等的方式?”

“很简单,互市。”

“互市?”

对於互市,朱高炽並不陌生,但是,直觉告诉他,店家口中的互市,与他印象中的互市,完全不同。

“没错,不过这个互市不是设立在大明境內,而是设立在东瀛。”

果然!

这个互市確实与一般的互市不同。

“店家,不知为何將互市设立在东瀛?”

“既然是互市,那就要做生意,那么,肯定是需要一块地的,这块地,就选在石见银山附近如何?”

“这源道义足利义满会同意吗?

“这就要祭出胡萝卜和大棒的组合了。”

胡萝卜朱高炽知道,大棒朱高炽也知道,但是两者结合在一起,朱高炽就不知道了。

“店家,你刚刚口中的胡萝卜加大棒是何含义?”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奖励与惩罚並存的政策,我將之拆解开你就清楚了。

一方面,如同当年郑和前往东瀛洽谈朝贡事宜时那般,携带数万兵马前往东瀛,这便是大棒,用以震镊源道义。

另一方面,大明也不会白白地要那一块地,而是会採取租借的形式,从源道义手中租借那一块地,每年付给源道义一些报酬。

但是同时,大明要在那片土地上,行使全部的管辖权,这便是胡萝卜,即给予源道义的好处。

当然,源道义获得的好处还不止这么一点。

源道义之所以想与大明建立朝贡关係,无非就是想与大明做生意,而建立在互市,恰恰满足了他做生意的要求,他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朱高炽频频点头。

如此说来,源道义確实没有拒绝的理由。

只是“店家,仅仅是为了一座石见银山,似乎投入颇多。”

“別急,接下来,我要与你说一个经济学上的一个名词,名为倾销。”

经济学?

原本就在认真听讲的夏原吉更加聚精会神。

“所谓的倾销,就是指大明將大量的商品,用低於东瀛的价格,出售给东瀛。

因为大明的价格更低,这就会使东瀛本土的商品受到衝击,继而无以为继。

而这时候,大明的商品,就形成了垄断。

即东瀛失去了本土製造,转而需要从大明进行购买。

如此,大明岂不是可以轻易拿捏东瀛。

甚至,在互市交易时,都不需要使用铜钱交易,而是为东瀛专门发行一种纸幣,用以交易,以此来吸纳东瀛的铜钱。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如今的东瀛,可还没有自己的货幣,所使用的,都是唐宋时期流传过去的铜钱。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纸幣在东瀛流传开来,意味著不仅东瀛日常生活之物出自大明之手,就连钱幣也是来自大明。

到时,东瀛的一切,还不是予取予求?”

夏原吉此刻已经呆住了。

经济学还能这么玩?

不费一兵一卒,便可玩弄一国。

“高炽,你现在的问题,应该算是得到了解决吧。”

呆愣的朱高炽这时也回过神来。

“多谢店家指点。”

朱高炽站起身,对著张泊行以大礼。

张泊摆了摆手。

“说起来,刚好你们前来,我也有一件事要与你们说。”

“店家请讲。”

张泊的目光望向一旁的郑和。

“大唐贞观年间,需要郑太监前往一趟,去教授一番航海的经验以及造船的事宜,不知郑太监可否方便。”

“这—”

郑和看向朱高炽。

如今陛下不在,那他肯定是听从太子殿下的安排。

“店家,这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爹在这的话,他应该也会同意的。”

第二日,一大早,农家乐內。

张泊起床换好衣服来到院內,就看到朱高煦正在院子中摆弄著奇怪的姿势,他的对面,还站著一个拿著手机的朱高燧。

“老三,待会等太宗皇帝来的时候,你看我用这个姿势和太宗皇帝合影如何?”

朱高煦刚说完,便摇了摇头。

“不行不行,还是得换一个。”

这时,朱高煦也注意到了张泊的到来。

“店家,早。”

兄弟两人齐齐地和张泊打起了招呼。

“早,高煦高燧。”

打完招呼的张泊发现,朱高煦的脸上,出现了一双黑眼圈。

“高煦,你昨晚没睡好?”

“唉,店家,这不是想著要见太宗皇帝嘛,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嘛。”

好傢伙。

朱高煦整个一狂热粉丝啊。

希望不会嚇著李世民吧。

“说起来,高煦,你刚刚在干嘛?“

“店家,这手机不是有拍照的功能吗,我寻思著待会见到太宗皇帝,与太宗皇帝拍上几副合照,留作纪念,我刚刚就是在找一个合適的姿势。”

“原来是这么回事,既然如此,那你就先准备著,我去准备早饭。”

如果不出意外,今日来农家乐的人数有些多,准备早饭可不是一件轻鬆的事,或许,他应该直接去买些早饭。

还是先將粥煮著,再去准备早饭吧。

想到这,张泊向著厨房走去。

就在张泊进入厨房后不久,门口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朱高煦听到敲门声,脸上一乍。

在朱高燧惊的目光中,朱高煦几步之间便已来到农家乐的门口。

怀著懦不安,又略带激动的心情,朱高煦打开了面前农家乐的大门。

隨著农家乐大门的缓缓打开,朱高煦一脸期待地看向已经逐渐显露出的人影。

待到人影全部映入朱高煦的眼主,朱高煦整个人为之一愣。

这这不对吧。

眼前之人怎么明显的一副胡人打扮,很明显就不是太宗皇帝。

就在朱高煦愣神的片刻,门口的哥舒翰也为之一。

门口站著的这两人,他之前就没有见过!

企伙人就直挺挺地嘉立在原地。

“汉王,赵王。”

这时,一道人声,打破这个尷尬的氛围。

眾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向著声音的发出者望去。

“李白!”

瞬间,朱高煦的脸上露出了恍然之色。

敢情眼前的这一伙,不是贞观时期的来客,而是天宝时期的来客。

“太白,不知这位是?”

盛唐一行人,也了李白,均是第一次见朱高煦,因而,全部目光全都聚焦到了李白的身上。

“节度使,这位是距离天宝十亜年约莫六百年后的明朝汉王朱高煦,其身后跟著的,是其弟赵王朱高燧。”

“哦?明朝的亲王?”

哥舒翰看向了且面的朱高煦与朱高燧。

秉承著帘貌的原则,向著兄弟亜人拱了拱手。

见此情形,兄弟亜人回帘示意,並且向著李白打听了起来。

“太白,这几位是?”

“汉王,这位是我大唐天宝年间的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这位是我的好友杜甫,这位是我的好友高適。”

“哥舒翰—”

朱高煦在脑中回忆了一番,发现確实是有些印象,只是,与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比起来,哥舒翰名声不显。

“这样啊,快些进来吧。”

7

將眾人引进农家乐,朱高煦向领头的哥舒翰打听起来。

“哥舒翰,你们此次前来,难不成也是为了太宗皇帝一事?”

“也?”

哥舒翰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朱高煦,心中升起一团疑惑。

怎么听眼前这位明朝汉王的意思,他们似上也在等待著太宗皇帝陛下?

不过,哥舒翰还是点了点头。

“是。”

得到肯定二復的朱高煦顿时轻舒一口气。

既然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来到此地,肯定是准备迎接太宗皇帝前往天宝年间的。

幸好,他来的时间刚刚好,能够在太宗皇帝前往天宝年间前,见太宗皇帝一面。

不然,下次见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难不成,汉王今日来此,也是为了见太宗皇帝陛下一面?”

哥舒翰將心中的问题问了出来。

“嘿嘿,这是自然,我且太宗皇帝公可是仰慕许久。”

哥舒翰一副瞭然的神色。

如此说来,他与眼前的这位汉王,还是同道中人。

就在企人聊天的功夫,张泊从餐厅走出。

“哥舒翰节度使,李叔,杜叔,高叔,你们来了?”

“早,店家。”

“不用如此多帘,我要先行出去一趟,哥舒翰节度使以及高煦,你们在此稍等片刻时间。”

“好嘞,店家,快去快回。”

在张泊消失在门口后不久,眾人纷纷拿过院中的矮凳坐了下来。

朱高煦双手托腮,望著已经敞开的农家乐大门愜愜出神。

忽地,朱高煦注意到,有个人影,出现在了农家乐的门口。

其中一位人影,他无比熟悉,乃是大唐的太子李承乳。

至於另一人,年纪与他老爹年纪相仿,龙行虎步,气度非凡。

显然,来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

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公位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是玩家,不是NPC

40警告

从杂役开始,我觉醒逆推选项系统

轩辕梦曦

方舟:我开局收养了塞雷娅

脑子有洞的咸鱼

仙侠世界的唯一玩家

爱喝汽水不爱洗头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

我是九门丧彪

人在隋唐,杨广封我为大隋发癫王

东南风啊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