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平王,苏侯已将枪法演毕,你还有何话可说?”

宇文化及适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调侃。

“总不能说,瓦岗寨那个使罗家枪的,是你的私生子吧?”

他心里清楚分寸,这话看似帮苏信,实则是在帮杨广敲打罗艺。

这种时候更能显出他的格局,让人知道他并非记仇之辈,对外总能同仇敌忾。

“我……”

罗艺语塞,喉咙象是被堵住,百口莫辩。

路都被堵死了,他还能说什么?

“陛下!瓦岗之事皆是罪臣一人所为,与父亲无关!” 罗成见势不妙,猛地从席上站起,噗通 一声跪地,“求陛下责罚!”

再任由事态发展,整个北平府都会被牵连。

责罚他一人,总比满门遭殃好。

“成儿,你糊涂啊!” 罗艺又急又气,转向杨广深深一揖,“陛下,臣甘愿代子受过!”

他早说过秦琼与绿林草寇往来过密,早晚要落草为寇,可罗成偏不听,非要跟秦琼厮混!

“诶,北平王不必如此。” 杨广起身扶起罗艺,语气轻松,“都是孩子家的小打小闹罢了。”

罗成露了马脚,罗艺便已落了下风。

他接下来还要用罗家的兵马,犯不着深究。

何况瓦岗寨早就散了,那贼首程咬金如今还是他的臣子呢。

“不不不,是臣教子不严!”

罗艺连连摆手,杨广不追究,他却不能不表态。 万一日后翻旧帐,再想弥补就晚了。

“为赎犬子之过,臣愿将他送往军前效力,戴罪立功!”

“北平王,听闻你麾下有支兵马,唤作什么十八骑?”

苏信走进正厅。

除了上次系统提醒,他知道瓦岗之人的底细。

对于其他事了解的并不多,只不过是偶尔听说过罗艺有一支特殊的小队。

不然的话,也不会起不清这十八骑的全名。

“是烟云十八骑。” 罗艺象是竹筒倒豆子,索性将底牌全亮了出来。

“这十八人作战勇猛,愿听陛下调遣。”

“近期北方天寒,异族骑兵暂不南下,罪臣愿集结北平所有兵马,追随陛下征讨高句丽!”

他绝不能留下任何话柄,让旁人日后拿捏。

“好!好!好!” 杨广连说三个好字,拍了拍罗艺的肩膀,“北平王不愧是靠山王力保之人!朕赐你缣采两千段,杂采一千段,良马百匹!”

说罢,他转身便走。

“臣罗艺,谢陛下恩赐!”

躲过一劫,罗艺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脚步虚浮,若非一把抓住桌沿,险些栽倒。

他指着跪在地上的罗成,声音发颤:“逆子!你险些害我罗家满门抄斩!”

“父王,儿臣行事向来隐秘,定是那苏信…… 他的武学天分实在太……”

“够了!” 罗艺一脚踹翻罗成,怒喝道,“你是说他看你使了几招,便能举一反三,将整套罗家枪学去?”

“是……” 罗成趴在地上,低声应道。

他与苏信素未谋面,唯一次在瓦岗救秦琼时露过几手,定是苏信天赋太逆天。

“世上绝无这种人!便是收集天下武学的靠山王杨林,也做不到!”

罗艺闭了闭眼,认栽了。

他忽然想起降隋后,杨林曾让他演示过罗家枪。

或许那时杨林便记了下来,后来传给了苏信?

一定是这样!

他的罗家枪精妙绝伦,旁人绝不可能看几招便学会!

“事已至此,不必再提。” 罗艺沉声道,“你我父子,好好为大隋征战便是。”

另一边,杨广正放声大笑:“怀义,你这手段,倒是干净利落。”

他真没想到,苏信仅凭几招枪法,便把罗艺逼到这步田地。

“若无陛下镇场,罗艺怎会轻易就范?” 苏信可不敢居功 。

罗艺怕的是杨广,不是他。

“不必说这些客套话。” 杨广摆摆手,“你做得好,宇文化及也做得不错,都有赏。”

只要能削弱那些不稳定因素,无论用什么手段,他都乐意见到。

“谢陛下!” 宇文化及连忙上前领功、

心里暗。若父亲没跟苏信结怨,他与苏信联手,朝堂上岂不是横着走?

“侯爷。”

宇文成都见苏信要走,突然开口。

“恩?” 苏信转头看他。

“没、没事。”

宇文成都尤豫片刻,终究没好意思说出口。

“……”

苏信点点头,转身离去。

这宇文成都鬼鬼祟祟的,欲言又止,实在猜不透他想干什么。

解决了罗艺,杨广东征高句丽又添一大助力。

罗艺率领北平诸将及一万兵马,尽数添加征讨大军。

除此之外,士族也派出不少私兵。

隋文帝立国后虽曾压制士族私兵,却只消弭了明面上的势力,暗地里士族仍掌控着不少兵马。

这些不听朝廷号令、只效忠于士族的私兵,一直是杨广的心头大患。

这次对外作战,正是铲除隐患的最好机会。

错过了,下次不知要等何时。

“怀义,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吗?”

东征路上,杨广悄悄对苏信吐露心思。

“明白,明白。” 苏信笑道,“不就是让臣当回宇文述嘛。”

“这话太难听了。” 杨广皱眉,对于苏信的话很不认同。

虽说性质差不多,可听着就是别扭。

“放心吧陛下,臣来坑他们,保准一坑一个不吱声。”

苏信最擅长的就是坑人,还得是坑得对方有苦难言那种。

既然杨广想一箭双雕,既打高句丽,又耗士族,这事就交给他了。

大军行军多日,终于抵达大隋东部边境。

再往东,便是险渎,属高句丽地界。

高句丽名将乙支文德正驻军于险渎以东的辽东城,听闻隋军开到边境,他压根没当回事,冷笑一声:

“隋朝真是不长记性。等他们再往前挪挪,就能看到自己人亲手打造的京观了。”

“将军所言甚是,那隋朝的老皇帝都无法动我们分毫。”

“如今这个杨广,又能如何?”

高句丽将领对于大隋的兵马丝毫不放在眼里,就凭高句丽的地势,他们便已经赢了一半。

徜若隋军还敢来找死,那顶多是增加几个京观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

叁肆伍鎏柒

我为六耳圣

综武不做人了

疯批王妃今天也在拆系统CPU

馋水果的胖丁

香江:开局刚到岸

喜欢大橘为重

我背靠华夏,灵感取之不竭

参屿

坏消息得绝症了,好消息我无敌了

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