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山雨欲来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陆安生下水之后,几十个淮祸旧部大小古妖随他出发,此时是夜里,夏未河神祭的前夕,他除了淮青帮之后,说要做的事便是这个。
他夜袭从豫中起始的三处庙宇,连跨三省,凭借着这些妖怪的超高机动性,
伐了三庙,现今只差那扬洲主庙。
这东西的信息比较复杂,似乎是一次免费的纹阴机会,不过有一些使用条件和材料须求,他还暂时用不了。
那龙猿脊骨剑因为材料问题,则是本来属于旧部的物什,他也不会用,没有拿,所以他现在与那时,多的只是一道伐庙兵戈煞气。
老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他伐了第一座,其实就已经有了经验,后面两次难度都不高。
最重要的是,淮涡水君巫支祁被封印看,是翻不动大浪,却可以护持他们。
那压龙仙没有驭水法,发大水是力大砖飞,全靠自己的爪子在那儿搅,
也正因这此消彼长,他们夜破三庙,带着三狐一的户体,以及一众水精山妖在这淮河里活动,仍旧安然无恙。
豫中榆村,徽洲泉谷县,江苏江阳镇,三处震动,镇民村民在延岸奔走相告而扬州府,今夜则是山雨欲来,乌云遮月。
扬洲城,自宋开设夜市,这样的大城市便时常夜不息声,市集白天接着晚上,晚上接着白天,热闹非凡。
偏偏今晚的扬州,却格外的安静,城中有几十户,由中年妇女至年迈老人已哭不出声。
他们的孩子,与已长到年芳二八,及之年时的少女,现如今都在河神庙门口,宽阔的淮河河面上。
那里木台高筑,夏时高高涌起的浪潮,就在下边奔涌。
可笑,那些大多出身贫民的婴儿,第一次吃到精米粥,是要去投河。
可笑,那芳龄少女,凤冠霞,盖上了红盖头,卯要丢入河里,作那河神的妻子。
官差护庙冲入城中,强抢幼童民女,只为了那七日前,河中冲上的一件白绸织锦,上面绣着血红的大字:
“七日后,夏末,河中水神欲兴水,需三十六幼童厄尔尼诺,十八芳龄圣女来祭””
人祭不可行,按宋律的说法,这可是邪祭淫祀,可这淮水神是个大妖出身,
须求人祭似乎并不奇怪,偏偏他又让许多皇帝封过尊号,比如淮水正德水君,平源广济王。
于是,打着正祀官祭的名号。欲平灾的官兵与庙祝,真的将那织锦上的字奉为圭泉。
妖言惑众与金口玉言,似只有一线之差城中百姓议论纷纷,偏是那受淮水伤害最深的灾民们,最关注重视此事,甚至有人自己专门奉献了自家的婴孩女子,只求那淮水水君息怒。
黑白是非颠倒,民众只被一个惧字,蒙了双眼。
惧那淮水破了河堤,惧那浑水漫上这江淮的沃野千里,惧自已漂在河中,需手托木盆才可护住自家婴孩,惧这满城的繁华,盛在今夕,毁在明朝“龙虎山那头还是没有消息吗?”知府朱大人的宅院里,没有金碧辉煌,
只有静雅小院,家具少到有些荒凉。
“是,当代十位高功,与戴氏道门,不计前嫌联手添加了戚大人的队伍,抗倭去了。
那倭人以琉球上千人为祭,请了好些阴神。什么牛鬼、土云,一个个都会呼风唤雨,招瘟唤沙,来好生厉害。”
扬州府衙门朱大人的内僚小张,手抓着龙虎山的都功传令铜鹤铁符,如此转答到:
“大人,那压龙仙未免算得太准了些,现在北有俺答汗,南有倭患和土司,
还真没人能腾出手来救咱。”
朱大人坐在藤椅之上,背不得倚,满脸沧桑,明代姓朱,这说明,这朱大人,也是门皇亲国戚,与当年的太祖爷有把子关系,还不是义子义孙那种,是真的沾亲带故。
因为他格外明白:
“他那不是算,是拿,他的这一手拿龙拖脉的功夫,本是山字脉的道门手段,改风水掐龙脉,也有算的用法,只是到他手上,就沾了妖气,成了打压我皇族气运的法门。
不过再是沾了妖气,好岁也是神通一门,掐天命掐不准,算人心,它算的很明白。
对这么个过分,却又不完全过分,有害,可远不及现如今大明的外患内乱的妖怪,上头那位官家会怎么做,它再清楚不过了。”
“大人,慎言。”小张官袍一抖,马上提醒到。
明代,锦衣卫在东西厂和八大监的治下,为这个朝代造就了一个格外恐怖的为官环境。
京里现在严家的那两位可怕吗?
与海瑞、徐阶、张居正闹的天翻地复,朝堂震动的他们很可怕。
但对于官袍在身的人而言,能知晓你一顿上了几盘,几道肉几道菜,几条什么鱼。
甚至如果需要,连你动了哪几道菜,吃了几口,又拉出来了多少都可以知道的的锦衣卫更可怕。
朱大人闻言,却是连连摆手:“你做官做的愚了,还是不到火候,你知道龙椅上那位为什么把我放在这里?”
小张谨慎的思索的片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不知。”
朱大人放了下写不下一个字的折子,道:“这扬洲城的龙脉,是被压龙仙掐着脖子的一条病龙。
官家腾不出手除他,便干脆先放在这里,让它苟延残喘。正好,我也流着龙血,放京里左右也没有理由拿我,便正好把我放在了这病龙脉上,一起让压龙仙架着。
这淮扬地界半死不活,我也就半死不活,这的事了不了结,我也就走不了。”
朱大人,装聋作哑的高手,让这淮扬延线,就这么在眼下这个状态中一直拖着。使祸不及南京,又或者其他大郡大府,却又听不见民生疾苦。
当然,听见了,听进去,他也没法替他们喊出声来。
他很想说,他这样一个有些诗子韬略在怀的没落世子,这条命还不是全听官家处置,只是这延线的千千方方百姓可苦了,他这条龙是残龙,龙脉上可又不止他一人活着。
可他也很明白,对现如今的大明,这实在无足轻重。于是又一次,朱大人屏退内僚,一人坐到了破晓。
这一次的清晨,扬州城没有看见太阳,天上的乌云锁死了天空。倒是那河面上的水声,在一个巨大的涡旋生成之后,越发的响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