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雨柱的饭店开张那天,街坊四邻都来捧场。

不大的店面里挤满了人,门口还排起了长队。

灶台上的火苗窜得老高,何雨柱挥着铁锅,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他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糖醋排骨酸甜适口,就连最普通的炒青菜都带着锅气,吃得人停不下筷子。

开业不到半个月,何雨柱的何家菜馆的名声就传开了。

每天中午不到十一点,门口就开始有人排队。

对面开餐馆的王老板站在自家店门口,看着何雨柱店里进进出出的客人,手里的烟都快烧到手指了也没察觉。

很显然,这个王老板是嫉妒何雨柱的饭店生意兴隆。

之后会做什么事情,还真的很难说。

做生意,最怕的就是同行的捣乱、破坏。

何雨柱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普通人,最怕的就是这个,更何况还是在这个时代。

只是王老板还没行动,他的想法就熄灭了。

也让何雨柱明白了什么叫做朝廷有人就是好!

第四周周三中午,一辆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巷口。

车门打开时,正在门口迎客的服务员小王差点打翻了手里的茶壶。

从车上下来的竟是经常在电视新闻里出现的那位大领导,身后只跟着一个秘书模样的年轻人。

大领导摆摆手示意不要声张,可这阵仗哪瞒得住?

菜市场管摊位的刘主任正剔牙呢,刚刚吃完饭,看到大领导惊得竹签子直接戳到了牙龈。

后厨的何雨柱听到动静,连围裙都来不及解就迎了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

这话说得轻巧,可谁都明白其中的分量。

以大领导的级别其实不适合来何雨柱的小饭店。

但大领导就是来给何雨柱站台的。

许多现管的领导及周边的竞争者看到大领导来了,自然会收敛一些。

最重要的是不会为难何雨柱的饭店。

大堂里的食客们虽然假装继续吃饭,可眼神都往这边瞟,名声就这么传扬出去了。

这间包厢不过十平米,墙上挂着幅水墨荷花,窗边摆着两盆文竹,朴素得根本不象能接待贵客的地方。

但大领导显然很满意,摸着红木圆桌说:"比那些大酒楼的总统套间强多了,在这儿吃饭才叫吃饭。

“柱子啊,什么时候开大酒楼,我还给你站台。”大领导斩钉截铁的说道。

何雨柱只能傻笑了,他还真有这个计划,只是现在不方便说,不然大领导真的会认为自己好高骛远了,毕竟才刚刚开了一个小饭店。

后厨顿时忙作一团。何雨柱亲自掌勺,炒勺在灶台上叮当作响。

一道醋溜白菜要用三种醋勾兑,红烧肉的糖色得炒够五分钟,最普通的西红柿蛋汤也要现杀土鸡吊高汤。

服务员小跑着上菜时,大堂里的食客都伸长了脖子——青花瓷盘里的菜色看着平平无奇,可那香味骗不了人。

何雨柱没说话,他知道路要一步步的走,而大领导也明白这个道理。

这顿饭吃了整整两小时。

等车开走了,饭店里顿时炸开了锅。

毕竟谁也没想到,大领导会跟一个小饭店的老板有关系。

听见两个穿呢子大衣的客人在墙角嘀咕:"听说这位是当年给首长做过病号饭的"

何雨柱咧嘴一笑,蒜瓣在陶钵里砸出清脆的响。

第二天,工商局的人来例行检查,态度出奇地和蔼。

卫生局的人来采样检测,临走时还特意说"何老板的厨房比大饭店还干净"。

就连平时总爱找茬的城管队员,现在路过饭店门口都会笑着打招呼。

可以说,小饭店最大的危机就这样轻松的解决了,这是何雨柱始料未及的事情。

但最明显的变化是客流量。

早上七点就有大爷大妈排队等早餐的豆浆油条,中午的白领队伍能排到巷子口,晚上更是要提前三天预约。

电视台来采访的那天,何雨柱正在教徒弟切文思豆腐。

摄象机对着那团能在清水里绽开成菊花的豆腐拍特写时,他抹了把汗说:"我就是个做饭的,大领导爱吃是给我脸,街坊爱吃才是真本事。

何雨柱低调的性格更是让他声名远扬!

三个月后的立冬,大领导果真带着几位退休老干部来了。

这次他们坐在大堂角落,和其他顾客一样拿号排队。

何雨柱特意做了道改良版的红烧划水,用的是小时候师父教的古法。

大领导尝了一口,突然对同桌的老友们说:"当年下乡插队,老乡家里就是这个味儿。几位白发老人就着这道菜,喝光了整整两坛花雕酒。

如今饭店墙上多了幅字,是大领导第二次来时留下的墨宝:"人间至味"。

何雨柱没把它供在包厢,而是裱起来挂在了收银台旁边。

有食客问为什么不放在显眼处,他边找零钱边说:"领导写得再好,不如您明天还来。

这话一出,更是让食客络绎不绝!

从此之后,何雨柱的饭店生意越来越好。

毕竟就连大领导都赞不绝口的饭店,名声自然也好。

当然,最重要的是,何雨柱的饭店做的菜,物美价廉,生意自然兴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嫁太监?踏破鬼门女帝凤临天下

狐狸九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宇宙无敌水哥

影视?顺风顺水

爱吃爆辣鱿鱼的准荒帝

至尊鼎

老狐

官场风云之我连升三级

小虾的贡布

符阵剑仙

儒雅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