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珂真当系统已经死了。
毕竟,除了他穿越那天,这系统就没有活过,除了留下一个古板的【建设】模块,剩下的全靠他自己一点点摸索。
今天突然“诈尸”,着实有些不适应。
但其实并不重要。
给东西的系统,无论活着,还是死了,都是好系统。
尤其是【坐骑】的相关模块陈珂很想要。
为什么他很少亲自冲锋陷阵?
是不喜欢吗?
no。
因为神项羽有神驹乌骓,村庄乡兵有系统战马,身为一位君主不能和属下抢乌骓,系统战马他又看不上,光腿跑虽同样迅捷如风,但实在是有碍观瞻。
尤其是冲锋陷阵之中,若是被自己人看到什么不该看到的,那我是杀,还是杀,还是杀啊?
如今【坐骑】模块若是能成功获取,说不定就能解决这个困境。
心里如此想着,陈珂直接说道。
“这样,我们叫大家一起来开个会。”
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他是积极支持三郎的“先发制人”战术的。
因为卧虎关新建,但守关人数匮乏,阻敌于“千里之外”,可要比被敌人堵在关内被动应对要好得多。
因此,一番令下,须臾间,人员齐备。
迁徙“大军”的临时大帐里,有十数人坐成两排,陈珂高居上首主位,三郎坐在他的左侧,犄为副手。
参加此次军事会议的成员,除了陈珂和三郎之外,就只有春夏秋冬等十三人了。
四郎还留在“卧虎关”守城,毕竟新关隘也需要强力人物来主导。
眼下这些人,这算是当前陈珂在关外的内核班底了。
众人先简单的介绍了下敌我双方的状况。
因为“杀光狼毫山方圆四百里流血事件”的发生,陈珂飞鹰传讯给“和合社”,暂时阻止了商人们的到来。
毕竟人都杀光了,货物也被陈珂没收在了【背包】里,我都杀鸡取卵了,自然就不用养鸡人的到来了。
除此了商人之外,是八百多人的乡兵,分数批,伪装成行商从定北关进入关外,如今都陆续汇合在迁徙的“大军”之中。
兵有了,军械方面,只要是庄子能制造的军械,陈珂的【背包】里都有足够的储备。
他还有大批的粮草和淡水,嗯,没错,【背包】其中的一个格子存储了大量的淡水,多少不知道,反正抽干了一条清澈的小河。
马匹方面,除了三郎和四郎从绝壁上绕道而行带来的两匹乌骓之外,还有之前在狼毫山置换来的、抢来的三千多匹好马。
里面挑一挑,战马暂时还是不缺的。
武装八百骑兵,无论轻骑兵还是重骑兵都绰绰有馀。
“我们的情况说完了,现在说说敌人的,项春,你来。”
陈珂直接点名。
“诺。”
项春站起身来,几步走到大帐中央,冲着陈珂躬敬地拱手道。
“主公,从先前抓到的一些‘舌头’所吐出来的信息来看,此次我们的敌人是毫民赫赫部,这是毫民王庭最大的部落之一。”
“毫民与其它草原部落的制度大同小异,最高王庭大可汗就是毫民至高无上的主宰,并且从第一代开始,为了酬王庭创建之功,毫民实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分封制,许多大可汗的儿子被封为了下边比较大的部落首领。
这些大部落首领的后代不仅可以世袭,甚至还可以称呼部落驻地为‘小王庭’,大部落首领亦是可称呼为‘小可汗’。”
“赫赫部的第一代大首领名叫‘阿史那赫赫’,赫赫部也是因此而得名,如今传到第四代‘阿史那和拖’的手里,他是毫民王庭的四大部落的大首领之一,同样也是毫民王庭唯四的‘小可汗’。”
“毫民各大部落等级森严,以最底层的‘什人长’为基,下辖的不是十个人,而是十户牧民,这些疑似小贵族的胡人,负责这十户牧民家庭的各种税收、征兵、律法等各个层面,而‘什人长’之上还有‘百骑长’和‘千骑长’,倒是与勒族的“百户”“千户”有异曲同工之效。
之前在狼毫山被我们干掉的毫民贵族‘阿史那思贵’就是赫赫部的‘千骑长’,拥有千户的人口,据说他还是小可汗‘阿史那和拖’的幼子。”
陈珂听了点了点头。
怪不得对方像死了儿子一样撕咬着他们不放,这可不就真的死了儿子么。
“继续。”
“诺。”
“赫赫部人口接近万户,分部广泛,‘阿史那和拖’这个小可汗本身也可以称之为‘万骑长’或者万户。
在草原上,一户牧民3-5人者较为普遍,5-10人者亦有,小贵族尚未分家者,虽然人口多达数十,但毕竟是少数,所以理论上,若是征调全族男丁,他是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极限拉出一支1-3万人的骑兵队伍的!”
陈珂听了面色不变,也不插嘴,只是默默地倾听。
“但这种能力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各个部落的生存需要大片的草地,需要成年男性去放牧,‘千骑长’部落的间隔更是遥远,等‘阿史那和拖’传讯命令过去,再到大军集结,三个月汇集到一起都算他们行动迅速。”
这个理由很好理解,看看陈珂的迁徙“大军”就知道了,一天才走二三十里,就这样还有牲畜掉队,或者造成一定的牲畜损耗,因为牲畜的生理舒适度就在每天就在十几里至二十几里之间,超了就会造成大量减员。
牛马羊等牲畜是草原牧民的内核资产,这不光是他们大部分的财富,更是整个部落唯一的口粮。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粮草过不来,大军自然更加难以快速集结。
当然,“杀鸡取卵”“不顾后果”等紧急军情另算。
这势必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死了一个幼子而已,还不至于。
因此,眼下光是抽调大部分青壮,就已经严重影响牧民们放牧了。
“继续说。”
“诺。”
“主公,如今盘旋在赫赫部附近草场的‘千骑长’部落一共有三个,在加之半残废的‘阿史那思贵部’,算是三个半,这就是我们如今所应对的主要敌人。”
陈珂直接问。
“对方到底能拉出多少人?”
“4000-5000人左右。”
“恩,那就是5000铁骑。”陈珂又问:“他们的位置在哪?”
“根据‘千里鹰’传来的提示,赫赫部已经从西南方向拔营,与我们的直线距离大概有500里左右,距离狼毫山大概600多里,而我们已经离开狼毫山快200馀里了。”
从草原上来看,三者之间的位置,尤如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
陈珂又看了一眼三郎,然后才挥手道。
“大敌当前,废话就不说了,眼下,我任命三郎为此次对赫赫部发起‘先发制人’战术的大将,总管全军,你们要听从他之将令,尤如听我之言。”
“诺。”
陈珂有自知之明,他个人武力虽堪称天下无敌,但指挥士兵打仗还是算了吧,又没系统学习过兵法。
此次大战算得上真正的古代兵团作战,小兵团也是兵团,胡乱指挥肯定会死很多人,陈珂并不想乡兵出现大幅度伤亡。
因此,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干,千万不要头脑一热学别人玩儿微操。
“三郎?”
如此想着,他挥手示意三郎可以开始组织战前部署了。
“主公!”
三郎先是起身重重一礼,随后才向前几步,屹立于中军大帐的中央。
那两米来高的魁悟身形站在那里,仿佛一座山峰一样,锋芒毕露而又充满厚土般的压力。
“诸位,我方人员八百,敌五千。
我方可多为重骑兵,人马披甲,内核优势是重甲带来的防护碾压,以及能轻易撕碎敌方阵型的冲击动能。”
“动能”这个词汇,还是三郎从陈珂嘴里听到的,如今拿过来倒是觉得十分适用。
神项羽继续淡淡道。
“但机动性是我方的短板,续航能力较弱,若是被拖入消耗战,我军势必伤亡惨重。”
显然,三郎不止学会了“动能”一个词。
“因此,此战的决定性因素是战术是否能规避重骑兵的短板,并且利用地形限制对方轻骑的迂回,诱敌集中,然后以点破面。”
说倒这里,三郎扫视众人,命令道:“诸位。”
所有穿着盔甲的人都站了起来。
“吾将作如下部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