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游侠借剑,结伴出发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齐仙盟又有两名通法前来,但是铁头陀、王夜叉已死,所以还是只有三名通法在此。”
鲁矩思索道,“可见此地颇受重视,我虽能看出这里是一处上古时代炼气士的遗泽,却不知其主到底是何人·他们是不是从哪里收到了些风声?”
陈阳看向苗月儿,后者则思索了片刻,道:“很有可能,虽然不知具体是从何处来,但齐仙盟中的确有特殊消息来源,此人自称百晓生,所居之处不明,卖消息的价格也着实不菲。”
即便是名门大派,通法者的数量亦不会多,一次派出的人里头,至多也就两、三名通法者带队,才是此世宗门常态。
诚如苗月儿先前所说,齐仙盟本身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门,而是江湖上郁郁不得志、没有家业之辈的散修互助之地,其中甚至有名门正派的弟子暗中参与,在利益面前或许能暂时纠结到一处,但若是遇到祸事,大多便成鸟兽散,
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所以不能将其视作铁板一块的独立势力。
此刻苗月儿虽然没退出齐仙盟,但已算是与陈阳绑在了一起,自然不会蠢到吃里扒外。
对于这新近冒出来、不知由谁组建的散修盟会,她算是最为了解之人,所以也没有隐瞒身份,大方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尽数告知给墨家众人。
孟横秋归队后,鲁矩与陈阳约定的人手,总算是到得齐全。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孟横秋经先前一役,受了不轻的伤,众人便又等了两天,直至其伤势稍缓,这才准备着手进山事宜。
虽然伤势勉强愈合后已不影响行走,但孟横秋一身手段不知能发挥几儿成,且身上的血腥气亦容易引来洞天内阴邪之物的窥伺。
再三考虑,并与众人斟酌过后,鲁矩决定还是让孟横秋在营地之中留守,也方便照应没有通法、只会一些寻常护身手段的门人,同时亦可以在外置应。
“既然无法与各位同往,便让此剑为各位所用吧。”
浑身缠了多处绷带的孟横秋也不废话,只将所佩青铜剑取下,却并没有交给鲁矩,而是递到陈阳面前,豪迈地笑着道:
“这把剑便借予道兄防身,此去葫芦洞天,若能以此斩下那妖女头颅,也算是了却我心头之恨,亦是告慰那些无辜死于其手的山民在天之灵。”
孟横秋在墨家众人里,虽然与陈阳认识得晚,也算是投缘。其身为游侠剑客的眼光,敏锐地看出陈阳才是最适合执剑之人,便抛开门户之见,爽快地将佩剑借出。
“好。”
陈阳大方地将青铜剑接过,见其剑身古朴、锋锐异常,正面刻有“兴利”、
背面刻有“除害”,俱是以大篆写就,心下便知这是墨家游侠按照古法打造之义剑,号称只为行侠仗义、众生之利而出,不为个人所动。
一经入手,便散发出道道令人警醒的微冷寒意,显然有着不凡灵性。
孟横秋借剑,并非是借了个空壳,更让剑中之灵暂时听命于陈阳。
陈阳敏锐地察觉到对方埋伏了一手于此剑中,便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此去葫芦洞天,定不会让孟兄失望。”
“哈哈如此便好!”孟横秋双手抱拳,横在胸口:“孟某便在此等待矩子与道兄的好消息了。”
陈阳的到访并没有遮遮掩掩,而其馀各家也有明察暗访的手段,几天的时间定以令他们了解到墨家请来了帮手。
虽然在此盘桓了许久,但墨家先前只在为剪除危害百姓之辈、约束旁门散修,并未表现出进入葫芦洞天的想法。
如今忽然有了大动作,自然引得众人好奇,纷纷派出人手明察暗访,远远地观望起来。
最先出现在附近的,是百花谷的鹿夫子。
百花谷与五毒教,都是滇南之地的宗门丁,二者多有仇怨,如水火不兼容。
鹿夫子之得名,乃是因其坐骑为一头通灵白鹿,本人也是个衣冠飘瓢的文人雅士,颌下留有三缕长须,医术精湛、擅长配药解毒之法,手上常拿一卷《诗经》,虽并非儒家门人,但喜好文约约地吟诵诗歌。
此人抛下一众随从孤身前来,并没有上前拜会墨家众人,只远远地看书,一言不发。
“百花谷门人大多性格孤僻,不过鹿夫子的为人处世还算正派,若是遇到中毒受伤之人也会尽力施救,我们用不着太过提防。”鲁矩介绍道,“倒是那青蛇婆婆是他的死对头,如今不知道躲藏在哪里——-她也是苗女打扮,年纪挺大、身材瘦小,手上拿着根蛇杖,很是擅长毒蛊之术。
d
听到这话,陈阳看向背着掘子申的苗月儿,“这么说来,这位婆婆似乎颇能指点你两下子。
“少瞧不起人。”苗月儿很是不服,“我的蛊术也不一定就比那位婆婆差!
f
“五毒教行事诡激烈,向来无所顾忌,我只怕这位婆婆与齐仙盟的人混到一起,到时有些麻烦。”鲁矩接着指向另一支衣着鲜明、皆穿着绫罗绸缎的队伍,说道:“唐门与天衣坊向来交好,自从来到此地便一直合作至今,多次派人探索此地,也折损了最多人手。”
被称为三先生的是个年约三四十的男人,打扮得象个常见的乡绅、员外,正笑着朝鲁矩拱手施礼,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时,忍不住在苗月儿与曲素梅的身上微微停留了片刻。
巴蜀之地豪富巨贾最多,号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天衣坊与唐门更是千年世家,底蕴不容小。至于这唐门的三先生,陈阳对其也有耳闻,此人乃是唐门老太君的第三子,与如今唐门的执掌者唐大先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据传闻十分好色,已经娶了八房妾侍。
此外,并没有见到天衣坊的杨绣娘,陈阳猜测对方多半是不愿抛头露面,而是藏身在后方那用蜀锦摆成的幢帐里头,
能够引来远在巴蜀的修行界人土,即便其在各自宗门里的位置并不高,葫芦洞天也算得上很有面子。
盐帮的甘虎,是个有些名气的私盐贩子,也做些拦江劫掠的水匪勾当,自称是当年锦帆贼甘宁的后人,操船弄舟之时也常身佩铃铛、以蜀锦为帆,招摇过市。
“这些个巴蜀的大户,个个都是奢侈得很,即便在这险恶的重山里头也不肯堕了威风。”
穿着简单短褂、外披百讷道袍的陈阳望着光鲜亮丽的几人,心道:“从那悬崖峭壁上运这些东西下来并不容易,即便如此,也不能打消这几个的攀比之心-可见蜀地世家的油水必然极多,我来此世上许久,还没有到巴蜀去倒几个大斗—也不知这些人的祖坟里会不会藏有什么好东西?”
来自巴蜀的各家人物绝没有想到,只是露了回面,便被陈阳盯上了祖坟。
他们遥遥地与鲁矩见过后,也整理出两支队伍来,与众人保持着一定距离,
大概与那百花谷鹿夫子一样,想要跟在后头进山。
面对这么多人的关注,苗月儿感到些压力,斜眼看向陈阳,却见他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没有将其他人当一回事,忍不住问道:
“陈爷,咱们就这样打头阵做先锋,那不是便宜了这些跟在后头的家伙?
“我们吃肉,也得允许别人跟在后头喝口汤,葫芦山又不是自家开的,还能不让别人进么?”
陈阳倒确实无所谓,“走在前头虽然风险大,但也能掌握先机,碰见好东西也可比其他人更快下手。”
“但若他们下手暗算,断了我们退路呢?”
“那就是他们取死有道—你放心,这洞天里头有许多弯弯绕绕,其中各有不凡,他们不一定就会与咱们一处。”
见陈阳这么说,苗月儿勉强放下心来,跟着众人一起趟过了山脚的河水,走到了那形似葫芦的神峰脚下。
抬头往上看去,只见巨大的阴影将众人笼罩,中心山隙间两侧石璧上,生有无数裂缝。
其中几道深不可测,黑咕隆咚地不知联向何处。
“上次我来的时候,便是攀爬到那石璧上,一边采药一边查找入口,这才得以入内。”
陈阳指着左侧石壁,对苗月儿道:“这葫芦山被天意分为两半,但两侧却都有地宫,其上的几处巨大缝隙,其实是连接各殿之间的甬道断裂后形成,只是入口被植物复盖遮挡,并不明显。”
“从下至上,来回曲折的顺序应该是正门、前殿、围绕着正殿的偏殿及中庭、后殿·—”
“那这次还是攀爬到裂缝之中,借助甬道进去么?”
“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么多人攀爬起来有些不便,而这两处峭壁上不仅生有药材、更凄息有许多生灵,将其惊吓到后难免麻烦。”
陈阳回答道:“这次我要将这洞天全都探清楚,既然如此,就先找到正门,
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进去便是。”
鲁矩听到陈阳这样说,心中也有些期待。
各派在此盘桓了许久,却都是靠攀爬至峭壁上的裂隙来进入洞天之中,时至今日也不知正门朝哪边开,也不知搬山道人有何种手段?
陈阳所掌握的太极定穴法,是从地势之中查找到藏风聚气的大致范围,先锁定穴场,再在其中点出灵穴福地,却是用不到查找正门上,
因此,他这便要用到搬山派的本有手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