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钻地探秘,药效奇佳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金光符取自金光咒,算是常用的护身符篆,掘子甲本身便已习得,平常也多有运用。
然而话又说回来,相同的法术经由不同的人之手,展现出来的效果亦有差距。
给两个小精怪加持了符纸护体后,陈阳便退开位置,让这对掘子甲放手施为。
有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道理在掘子甲的身上也说得通,先前于楚王陵园之时,二者合作的挖掘速度便已很迅捷,而陈阳等人脚下的这座土山,远比不上比九王墓所用的夯土那么坚固,只三两下的功夫,便已被掘子甲们刨出了个两丈多的深坑。
随即,便碰到了坚固的岩层,掘子甲一爪子下去,擦在岩层坚固的表面上,带起一长溜的火花。
掘子甲被陈阳以丹药喂养了这么些日子,加之修炼了太上化龙篇,一身气血之强横远超曾经,它向来是哪里阴气重、土石硬,便喜欢钻探哪里,见身下这岩层十分坚固,竟一时奈何不得,便生出了斗志、斗擞精神,开口低声念诵咒文。
一对前爪尚下探出的同时,倒立的身体也紧跟着旋转起来。
刹那间,碎石飞溅。灰尘缭绕中,仿佛有个金光闪闪的大钻头直直地没入了岩层之内。
站在洞口的陈阳见得这副情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山势不高,所结穴场也不会有多深,照这么下去,至多一烂香的功夫,应该就能将通往穴场的洞打通。”
果不其然,盏茶的功夫,掘子甲只感觉身体忽然一轻,接着以头朝下的倒栽葱姿势跌入了某个洞穴内部,好在它虽然有些晕乎,但也及时反应过来,将身体缩成了球状,落地后顺势一滚,缓去了冲击的劲力,骨碌碌转了数圈,在抵到某个墙面后停下了身子。
松开身体,掘子甲正想招呼陈阳,却发现黑暗中亮起了六点鬼火般的森幽光芒,仿佛来到了阴间冥土,下意识一个激灵。
只听得耳边传来阵呼呼风声,似是有什么东西迎面扑来,接看,贴于背上的金光符文光芒大作,化作一层蛋壳般的流光将掘子甲笼罩在内,于“当”的一声中,将袭向掘子甲的事物挡下,借着金光符的光芒,掘子甲这才看清,袭向自己的正是一只满是黑毛的巨爪,锋利的爪子如同一道道长刀,上面仍残留着血丝与碎肉。
原来,那六点鬼火,正是这洞中山的几对招子。
位于山腹之内、地脉之上的洞窟竟出奇的巨大,因此能令山栖身。
这三只山分别为两大一小,大的体型与折在陈阳手中的那一只相仿佛,而小的那只则明显稚气未脱,但身高却也已经比成年人足足高出一个头。三个精怪所散发的气势凝结在一起,令孤立无援的掘子甲有些心虚。
头顶上洞口处,银鳞见掘子甲被精怪包围起来,急得在洞口打着圈直叫唤,
“咦,你这穿山甲的身上为何会有玄门的金光咒术?”黑暗中的远处,又传来一个略显虚弱的声音,包含着几分异地道:“法力还十分纯正难得、难得!我本还以为是有同道前来搭救,原来是你这小精怪。可怜啊,要跟贫道一起填这群山的五脏庙咯。”
暗中的声音长吁短叹,山们的动作却未停止,其中一头体格尤为健壮、身上有许多疤痕的山再度将爪子伸向掘子甲,似乎是想要将后者抓起来打量。
掘子甲健壮,再度抱住脑袋紧缩成一团,趁着金光咒仍在发挥作用的时候,高喊道:“掌门老爷救命!”
话音才落,陈阳已神兵天降般地从上方洞口落下,抬过头顶的一脚斧头般朝下一劈,
恰巧命中了大山的面门,当即令其身体向后一仰,脑袋凹陷下去极为明显的一大块。
这一招又有名堂,是与“魁星踢斗”、“流星赶月”等类似的伏魔秘技腿法,名为“乌云盖顶”,乃是专踢面门的一式。本就势大力沉的一击,再加之下落之势,令大山吃足了苦头,跌跌撞撞地向后连走几步,最终失去平衡,狼狐地扑倒在地,仿佛一座小山崩塌。
陈阳借着反馈的力道,顺势稳住身形,灵气行遍全身下,身体仿佛一片落叶般轻盈于空中后翻数圈后落于地面。
护在掘子甲的前方,陈阳眼眸深处亮起金环,注视着洞内山。
先前被陈阳那一记黑腿踢倒的大山,此刻正捂着面门从地上缓缓站起,牙咧嘴的模样令那本就不甚好看的面孔越发凶恶。
“说来这观星寻龙术还真是有用,精准地就定位到了精怪的老窝。”陈阳抬起头,对正准备从洞口处下来的苗月儿道:“你不擅拳脚、也没有趁手的兵器,不妨就留在那里,
以铃音与蛊虫支持便是眼下正好试一试涅蛊的本事。”
苗月儿想了想,觉得陈阳说得也对,她确实没有这位搬山道人般的利落身手,到了洞中反而不好施展,于是将怀中红漆药罐打开,唤出涅蛊,御使着其朝下方洞窟内的山处飞去。
驾驭蛊虫,又与驾驭飞剑不同,蛊虫本身便是有灵智的活物,其灵性比寻常飞剑只高不低,因而苗月儿的法力更多的是起下令与辅助之用,实际作为主导及临阵变通的,则是蛊虫本身。
蜕变之后的涅蛊体型接近于蝴蝶,对于常人来说仍显得有些渺小,还不到巴掌大。
可在体型是常人三五倍的山面前,涅蛊的身量就显得更加微不足道。若不是那七彩的光芒太过显眼,恐怕山想要将其注意到都是难事。
然而万物相生相克之理,有时与体型并无太大关系。涅蛊之于山,恰如蚂蚁之于大象。蚂蚁小而无力,但若是钻进了象的长鼻之中,一样能令对方无可奈何、瘙痒难耐。
洒落着亮晶晶的鳞粉,涅蛊穿花般地在众山挥舞的手掌间穿梭,伶敏地躲过无数次抓取,灵活地钻进了大山的鼻孔之中,啃咬一番注入毒素,又经过咽鼓管从耳内飞出,如是这般的几次进出,于几息之内便已完成。肉眼可见的,三只山都面露恍惚之色,身体晃晃悠悠的,唯有依靠手扶着身边墙壁才能倒下,即便如此,眼神仍旧渐渐迷茫。
“倒也,倒也。”
天旋地转下,在山的眼中,陈阳的身影仿佛变成了无数个,发出的声音也彼此重叠,有着惑人心智的力量。
未过片刻,三只山纷纷倒在地上,眼神黯淡迷茫,陷入涅蛊带来的幻梦之中,无法自拔。
“别说,这涅蛊的迷失之效还真挺不错。”亲眼见证了众山在涅蛊的效力下失去意识的情景,陈阳称赞道:“这么一来,以后只需用些鳞粉就行,比搜集药材配半步倒容易得多。”
预想中的激烈场面并未发生,一转涅蛊小试牛刀,轻松地便放倒了这一窝山,听其粗重的呼吸声,显然距离苏醒还早。
从洞口抛下根绳索,苗月儿背着竹框降了下来,银鳞则紧紧地攀在她的肩头。还未等她落地站稳,小家伙便跳了下来,走到掘子甲面前,两个家伙亲昵地相互碰了碰头,似是在问候。
“好功夫,好法力,二位同道真乃是一等一的俊杰人物!”暗中的声音再度响起,如先前那般虚弱之馀,又难掩激动:“这窝精怪既然已被放倒,还请二位同道看在三清道尊的份上,助我脱困。”
自先前起就碟碟不休,如今战斗告一段落,趁着有些空闲,差不多也是解决此人问题的时候。
陈阳看向远处,只见一名衣衫槛楼的道人如鸟儿般被关在笼中,正狼狐地坐在地上,
一条裤腿醒目得空空荡荡。
其人穿着皂黑单衣,头上一顶混元币歪歪斜斜查拉在一边,两边脸颊深深地凹陷下去,双目无神、瘦骨鳞的模样,不象活人,反倒似饿死鬼。
从其身上,陈阳感受到了微弱的气机,露出同情目光:“看阁下的打扮似乎是武当的同道,你怎会被这些山擒获、落得这幅田地?”
“别说了,羞煞我也。”瘦削道士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学艺不精,不慎中了这群山的暗算,失手被擒且不说,还被啃掉了一条腿。若不是那小的觉着新鲜、非要拿我做个玩物,恐怕活不到见到阁下的这一刻。”
瘦削道士所说的话并非吹捧,就在他身处的笼子附近,地上随处可见森白骨骼、其中牛马猪羊一样不缺,属于人类的亦有不少,其中大多为碎骨、且上头有着清淅的牙印,显然是被吃剩后丢弃的骨头堆放在一起,常年累月下来,形成了一处极为另类的“万人坑”。
“你先等会,别急。”知晓对方被关了许久已很是不易,陈阳却没有急着上前解救,
而是祭出八卦藏龙剑,先送了被迷倒的三只山去见阎王,这才上前将笼子打开。
他握住那对瘦骨鳞、仿佛皮包骨头般的双手,将瘦削道人从地上拉了起来,扶着站立。
“这伙精怪身强体壮、刀剑法术尽皆难伤,却不懂禁制之法,于是只将我一身骨头打断后吊着一口气,每隔好些天才偶尔能有些食物下肚,让道友见笑了。”瘦削道人感慨万千道:“在下武当派尤宸溪,不知恩公如何称谓?”
“好说。”陈阳取出一颗龙血丹,塞进了尤宸溪的口中,说道:“我们是搬山派的,
此行路过神农架境内,听闻有山作崇,便顺路来看看。”
对于这些山的皮糙肉厚,陈阳也深有同感,方才那抽冷子偷袭的一脚,便是一头斑烂猛虎也早给他将脑浆子踢了出来,结果那大山却象没事一般重新站起,若没有同伴在远处的助阵,想统统收拾了也不算容易。
“搬山派?”听到陈阳自报家门”,尤宸溪一时有些错,但很快就回过神来:“还是要多谢恩公搭救,此番你仗义除妖,无愧侠义之名。”
尤宸溪的情况正如其所说的一样,一身骨骼大多都已断裂,几乎无法撑起身体,若不是修士的气机强于常人,便是有十条命也早已归西了,眼下实在再经不起任何折腾,便扶到了一处干净地方躺下,由苗月儿做些应急的救治。
另一旁,一家老小整整齐齐的山正倒在地上,已绝了气息,耳洞之内仍不断有血迹流出,陈阳方才正是以八卦藏龙剑从这几个巨物的耳朵内刺入,将其脑子搅成了浆糊。此时,尸身渐冷,残馀灵气也开始化作残魂释出,被陈阳以摄神符聚集,交由两袖的龙虎之灵吞下后仍留有不少残馀,可见其执念与生命力之强,实非凡品。
“倒是不能浪费—”
陈阳思了片刻,将背后的红皮葫芦取下,以龙须笔在其上勾勒一通,写下镇邪符与安魂咒,再将其尽数吸入了葫芦内部,将塞子牢牢盖好。
“且先存着,等将现有的炼化完了再做计较。”抚摸着葫芦表面的纹路,陈阳心道:“这玩意算是不怎么引人瞩目的物事了,等改天想个法子,与净水钵孟和承露金盘精炼为一处后,到时就方便多了。”
收取了山的残魂,避免其化为鬼票接着作恶,见苗月儿仍在为尤宸溪治疔伤势,陈阳便干脆去外头转了转,探索起这一作为潮水河发源地的地下洞窟。经过了七拐八拐并牢牢记住道路后,循着耳旁传来的流水声,他终于查找到了朝外汇聚而成潮水河的源头。
彼处正是一片位于此地的地下深潭,极为靠近先前发现的潮水河的出口处。
水底的泉眼仍还在咕嘟咕嘟地冒个不停,这一汪清泉的颜色倒是比外界的河水更加清澈许多。
“涨落潮水,原来是与此有关。”望着深潭中央沉睡的某物,陈阳笑着道:“有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