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义贼,匕首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独孤鸿笑了笑,坦然道:“老太君慧眼如炬。”
李猴儿不屑地半转过头,小声道:“既然要借对阵时的杀气来祭剑,为什么不早说,何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陈阳听到李猴儿如此说话,心道这老飞贼果然不懂行情,若先前不让在场众人都试上一试,独孤鸿又怎能表现出这潜龙剑的了得之处?
但话又说回来,这潜龙剑确实有些意思陈阳想着,虽说八卦藏龙剑他用着顺手,但这潜龙剑,也大可以带回山门传给后辈。
这等真正能派得上用场的神兵利器,是不会有人嫌多的,若不是铸造此剑的神石来自于陈阳,兴许搬山派还没有进入这铸剑池的机会。看看这场内的人,哪个不是名门大派,哪个不是前辈名宿,陈某人虽然近来声名鹊起,在他人眼里到底还是旁门左道,修行界里极深的门户之见,绝不是修为高低就能改变的。
“既然如此,我唐门便先来为大伙助兴,如何?”唐老太君双手拄着龙头拐,站在唐门众人的身前,大声道:“老二,此番就由你上阵。”
一旁的三先生闻言,富态的面上顿时闪过一丝紧张,“娘,二哥他——"
“闭嘴。”唐老太君头也不回,在众人面前完全不给三儿子任何颜面,“此处没有你说话的份。”
“嘿,老太婆七老八十还如此霸道,也不怕折了子孙的福分————”
李猴儿本就不满于唐门众人的跋扈,于是小声地在旁讥讽,却未料到唐老太君虽然年老,耳朵却还算中用,闻言立即怒目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是谁躲在那里嚼舌根!”
目光所及之处,众修士纷纷让开,更有好事者偷偷以手指向李猴儿的方向,
令这二人打上照面
见到李猴儿矮小的身形,唐老太君露出明显的轻篾之色,冷哼道:“哪来的矮人,你是如何偷摸混进这铸剑池的?”
李猴儿最忌讳旁人嘲讽他的个子,一旦发生这等事,千方百计也要报复回去,为此做下了不少事情。
关中曾有一名外地的行商,就因为在路上见到李猴儿时,因为其衣衫槛楼,
误以为是街头行乞的叫花子,便施舍了几枚铜板,顺便文调笑了两句。结果第二日,便发现自己与一众伙计赤身裸体地在城郊醒来,浑身衣裳被剥了个精光不说,便连货物以及盘缠都丢了个干净,无奈之下,只有一路乞讨回家。
这李猴儿一是好偷,二是好赌,虽然如此,却从不将道行用在赌上,因此屡屡输个精光。便只有靠走飞檐捞些偏门,不过,他凭借这手段得来的钱财,自己只留三成,其馀七成尽皆散给贫苦百姓,且往往是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
贪官污吏下手,倒也因此有些侠名,人称‘义贼”。
陈阳心道,这老太君有些不大对劲,从三先生的脸色便能看出,对面分明是冲着自己等人来的。
他正想着出面转寰,李猴儿却跳了出去,喝骂道:“你又是哪来的寡妇,四处抛头露面?来这里可是想找个面首,好给你那死鬼夫君换上顶帽子?”
此言才出,周围一片哗然,蜀中修士们大多膛目结舌地看着李猴儿,随即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
“好好好—”
被李猴儿的言语一激,唐老太君面色挣拧如同恶鬼,险些背过气去,顺了好半天,被身边孙女着才没倒下。
“你这侏儒的嘴皮子功夫倒是了得,只不知手底下有什么能耐,可敢与我儿较量一二?”
李猴儿心知又惹了事,虽有些懊恼,却还是硬颈道:“怕你怎地?来便是了!”
三两句话,便已挑起了火气,眼下新仇旧怨加在一起,已注定这第一场斗剑将充满火药味。
不知何时,钟铭已来到了陈阳身侧,他知道李猴儿此番是跟随陈阳入蜀,后者才是这一行的话事者,小声介绍道:“陈掌门,这位唐老太君,虽是前辈名宿,性格却有些偏狭,行事激烈,年轻时有个“银发罗刹”的号。她仗着唐门的手段,不知取走了多少人的性命,曾经在蜀中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只后来相夫教子,才逐渐淡出。”
“她的二儿子,本是唐门这代天赋最高者,且难得的是宅心仁厚,有仁人君子之风。只是二十年前,唐门老门主暴病而亡,与唐门素来不睦的惊门趁机上门寻仇,当时唐门节节败退,几有复灭之忧。却不知怎地,唐家堡内一场大战下来,却是惊门的一众高手死伤殆尽而二先生自那之后,便再未露面,有小道消息称他亦得了与老门主相同的怪病,更有人称,惊门的复灭,正是因为此人。”
“无论怎样。”钟铭劝道:“还是小心些为妙,不如让那位李前辈向老太君赔罪,免了这场兵戈。”
“太晚啦。”陈阳摇摇头,“若是没有先前那番话,倒还有些回转馀地,只如今却是·—-我这一行人于入蜀时曾与唐门有过冲突,样貌早已被他们知晓,方才虽是李猴儿无礼在先,但那唐老太君恐怕本也没怀什么好心。”
听到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关系,钟铭也只得住嘴,江湖恩怨,若是说不清楚,
也就只有在剑上见个分晓。
恰巧,这潜龙剑又需经受杀伐之气的淬炼,方能凝铸剑心,只不知若是令其见了血,会不会有更好的成效?
多说无益,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围观者们向后退却,给这场注定十分激烈的争斗留足空间。
李猴儿上前之时,陈阳在其背后小声瞩附道:“放手去做,无需担忧,必要时我会出手。”
有陈阳这么一句话,李猴儿就如同吃了定心丸般,底气十足地站到了二先生的面前。
这位唐家的老二,外表与李猴儿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披散着一头乱发、
十三尺巨躯上肌肉虱结,仅仅拳头就与李猴儿的躯干一般大小,老飞贼站在其面前的样子如同小孩,哪怕是起脚来,也够不着对方的膝盖。
围观者们只盼望二人的实力并不如外表那般悬殊,也好令潜龙剑多受些触动“这人怎么呆呆傻傻的?”
李猴儿的感知远较一般人敏锐,从眼前二先生的身上,他并没察觉出任何危险的气息,对方似乎对他毫无威胁。饶是如此,毕竟对方系出名门,仍不敢有丝毫大意,有道是狮子搏免兔亦用全力,也有心让观战者见识一番他燕子门的手段,
于是上来便抢先一步地使出了绝技。
燕尾镖只是暗器,而修为已达至阴神级数的李猴儿,自然也有着仗之以安身立命的法宝,此物不是别的,正是他怀中一柄三寸长的匕首,通体漆黑,唯有锋刃处泛着幽绿光泽,显然淬有剧毒。
众所周知,一旦飞贼掏出匕首,便意味其将要拼命。这些个梁上君子为求便利,通常不会携带太长、太重的兵刃,以避免施展不好轻功,身上的匕首正是穷途末路时的依仗。
李猴儿以右手抓住这匕首,左手一扬,先以两枚燕尾镖各从左、右侧袭向二先生,随即身形一闪,自己站着不动,手上的匕首却仿若一条怪蟒,呼啸着从其掌中飞出的同时,周边翻涌起滚滚黑雾,从中只可隐隐见得一道幽绿寒光。
陈阳双眼已然现出重瞳,观望着场内局势。
两枚燕尾镖虽然先发,却仅是在二先生的面前相互交错而过,掠向后方,似乎只是为了吸引对手注意的伴攻。
那把气势十足的匕首眨眼间已来到二先生面前,却突然毫无征兆地拐了个弯,划过微妙弧度、速度再快三分的同时,已狠狠咬在了二先生脖颈处,滚滚黑雾正是此匕所蕴藏的煞气,眼下也随着这一击,侵蚀着那具魁悟身躯。
钟铭在旁动容道:“好剑术。”
仙剑派以剑道为长,故而钟铭很清楚剑势越快,想要改变走向就越不易,最后微妙的那个变向,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刁钻而又老辣,时机把握得也是十分巧妙,令对手几乎没有躲闪的空间。
在这时,原本已经位于二先生身后的两枚燕尾镖,看似去势已尽,却文划过弧线,互相撞在一起,相互借力后又再度从后方袭来,刺进二先生的背部。
钟铭见唯一的退路也被封死,心想若场上的是自己,只怕也是难以躲过这绝杀之势,心中忌惮之馀,口中不吝称赞:“没想到李前辈其貌不扬,剑术却如此细腻,这一招不仅迅捷如电、更变化重重,令人防不胜防。”
“此招并非剑术。”陈阳瞧得清楚,“那把匕首的尾端有蚕丝线与他的手指相连,才得以在间不容发时改变走势,而那借力打力的燕尾镖,则化用了他们燕子门的轻身绝技一一燕子三抄水。”
“原来如此——”钟铭恍然大悟,既惊讶于李猴儿手法的精妙,更惊奇于陈阳的眼力,“如此一来,只怕那二先生是————"”
寻常人或许认不出李猴儿的那把匕首,但钟铭作为仙剑派之人,对于中土神州有名的利器自然耳熟能详,他一眼便瞧出,这东西乃是战国时铸剑名家徐夫人所铸毒匕,削铁如泥、见血封喉,荆轲曾仗之以刺秦,于事败之后销声匿迹,未曾想会出现在这里。
想到李猴儿正是关中出身,恐怕这把利器是一直在燕子门内传承至今,只是因为见者大多已死,这才没有走漏风声。
因这匕首险些刺杀了祖龙,故而又有个‘龙刺’的别名。
想到这,钟铭感慨道:“李前辈看来真是将压箱底的手段也使了出来,
唐门二先生败得不冤。”
“现在就下论断,还为时尚早。”陈阳面色有些凝重,“虽说胜败尚未可知,不过,李猴儿已经落于下风了。”
“此话怎样?”
钟铭疑惑地看去,随即也愣在原地。
看似被那柄龙刺贯入脖颈的二先生,此刻伸手夹住其锋刃,从脖颈处取下,
创口处未见有一丝血迹。刚才那看似必杀的一击,竟只是在其脖颈处顶出了个小窝,甚至未能刺破皮肤。而那两柄燕尾镖,也同时从其背后滑落,掉在地上发出当唧脆响。
这穷尽变化、花费不少心思的招式,没能收到一点成效,这是李猴儿所没有想到的,但他也知道此番对阵不会那么简单,故而也没有灰心,正欲将匕首收回再战,扯动手上蚕丝,却发现这东西已不听使唤,面色当即一变。
陈阳见到,龙刺被夹着的地方,黑色刃部已开始逐渐生出锈迹,仿佛正被什么腐蚀。再加之那二先生的气力实在超过李猴儿太多,这才令这匕首无法被收回,失了先机、又没了灵宝,所以他才会说李猴儿已经落入下风。
所谓一力降十会,任凭再怎么精湛的技艺,也难以弥补力量上的巨大差距。
方才种种变化固然令对手目不暇接,但无形间也减弱了招式本身的威力,若是直直地打将过去,效果或许更好。
李猴儿也是有苦难言,都说唐门是暗器大家,门内哪怕杂役侍女都有着精妙手法,可眼前的二先生却仿若铜皮铁骨,完全是唐门之中的另类。
他掌握的大多是些轻身功夫,讲究的便是一击不中、即刻远遁,本来就不擅长缠斗。眼下若是失去了趁手的兵刃,那还不如直接认输拉倒。因此,李猴儿唯有咬牙硬撑,仗着龙刺乃是他祭炼许久的灵宝,早已心灵相通,全力将其催动。
“?”
被夹住的龙刺短匕爆发一阵灵光,随即带动着二先生的两根手指一起左冲右撞,来回摇摆,险些令他把握不住。
见状,二先生只好强行将其握在手中,但也不知他到底是否有心卖弄,手掌抓住的竟是锋利刃部,一旦被割开个口子,这把匕首上淬有的奇毒,可是濡血必死。
二先生双手紧握,掌心发出一阵咯哎乱响,令龙刺短匕逐渐停止了动静,而李猴儿也连带着心神受损,嘴角流出一道血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