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冬升把《火星救援》的主演和戏份稍重的配角都召集了过来,专门给大家讲戏。
稍微复杂点的电影,光靠主角撑场面是行不通的。
配角的演技得跟上了节奏,电影的整体质感才能立住。
他原本还在琢磨,好莱坞那帮演员会不会抵触,或者经纪公司至少得追问两句原因。
毕竟这帮人都是业内有头有脸的人物,时间都非常宝贵。
没想到打电话沟通时,对方经纪公司一口应下,还再三保证会督促演员准时到场。
居然还都提前到了会议室,各自找位置坐好,手里都拿着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剧本。
没人提意见,也没人多问一句“为什么要花时间提前把他们叫来讲戏”。
说到底还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大满贯的分量在这儿摆着。
一个擅长拿奖、懂讲故事的大导演,主动要跟演员聊剧本。
但凡不傻,都知道这是好事,哪儿会拒绝?
这就是方冬升现在在影坛的影响力。
其实他这次讲戏,内核不是抠表演细节。
真说对临场发挥的帮助,未必有多大。
方冬升主要还是想把剧本表面之外的电影内函说透:
那种绝境里的务实与坚持,人类对生存的执念,还有科技背后的人文温度。
但无所谓,哪怕对表演没太大助力,日后演员接受采访时。
能把这层内函聊透,电影的格调也就上去了。
开个玩笑,把人都叫过来,自然是提前创建一个良好的剧组氛围。
总不能等开机了,主演和配角还跟陌生人似的彼此不熟。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是一部太空科幻电影。
就跟方冬升之前拍《剑雨》一样,演员们要提前进组进行针对性、专业性训练的。
比如:
宇航服的穿戴与操作,那玩意儿实打实的厚重。
关节活动受限,连抬手、转身都得找着劲几。
得让他们提前练熟穿脱流程,甚至闭着眼都能摸到通信器、氧气阀的位置。
演的时候才能自然流露“习惯成自然”的专业感。
还有低重力环境的肢体控制。
火星重力只有地球三分之一,走路不能象在地面上那样踏实落脚。
得带着点“轻飘感”但又不能太夸张,不然就成了科幻闹剧。
这一点,三位nasa专家会全程指导,用吊威亚配合肢体发力训练。
让演员们找到那种“脚下发虚却又能稳稳控制重心”的感觉。
比如伊万演的马克在火星上种土豆、修漫游车。
他每一个弯腰、搬运的动作,都得符合低重力逻辑。
再者就是专业术语和设备操作、应急场景的协作演练等种种情况。
演员们也进行了大致的角色锁定:
他是最早通过卫星图象发现火星表面有“异常活动痕迹”。
确认马克存活后,第一时间顶住nasa管理层压力,隐瞒消息并紧急制定“秘密救援预案”
因为解救马克的事儿,与nasa局长泰迪·桑德斯多次爆发冲突。
也是他秘密联系华夏航天局,争取用“太阳神号”火箭搭载补给,为赫尔墨斯号返航争取时间————
斯嘉丽饰演火星探测组指挥官,梅丽莎·刘易斯。
后面还有几个华人的角色,比如刘天仙,她的角色方冬升已经提前发了过去o
她现在正在《神雕侠侣》剧组拍摄。
没错,就是跟黄教主一起出演的张纪忠版。
至于李联杰,一直说可以降片酬出演,结果————
方冬升报价800万美元。
李联杰方摇头拒绝,他所谓的自降片酬,底线是1000万美金。
方冬升也没惯着他,坚守800万底线。
两人来回拉扯,甚至还惊动了韩山平。
“冬升,他这个1000万不高啊,毕竟三年前他就已经对外报2000万。
他降低一半的片酬,已经非常有诚意了。”
闻言,方冬升冷笑,道:“韩董,这是他跟你说的?”
“不错,我们刚结束电话,他想让我出面当说客劝劝你,不过我还是尊重你的意见。”
在李联杰眼里,韩山平作为中影集团这个庞然大物的副董事长和副经理。
方冬升就算再牛逼,在国家机器面前也始终讨不到巧。
所以无法攻克方冬升后,他就绕路找到了韩山平。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方冬升和韩山平的合作如此紧密。
而且双方的合作还是以方冬升为内核————
方冬升摇了摇头,道:“韩董,我给他800万已经不低了,他最开始的报价是1500万————”
方冬升现在给的价格比前年李联杰出演《致命摇篮》还要多300万。
要知道不仅是这部电影,之后的《狼犬丹尼》他全都演砸了。
如果他一直留在好莱坞,对外报价差不多也就这个价。
或许会高,但绝对不会太离谱,再高也没人用他。
至于两千万的报价,杀一杀水分就没了。
老外不会惯着他,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可惜,李联杰似乎不懂这个道理。
还试图找韩山平压方冬升一头。
于是,方冬升便把李联杰在好莱坞最近这几年的遭遇说了一遍。
“所以,我从来没有相信他所谓的自降片酬参与项目。
但是看在韩董你的面子上,我依旧把价格开到了他在好莱坞的正常片酬水平。
因为这是你为数不多向我开口,当然这也是你行使制片人权利的方式。
我尊重你的选择和推荐。”
相信了,方冬升是真的相信李联杰会自降片酬。
但他没有说出来,这个大帽子他还是想给韩山平戴。
果然,听到方冬升的话,韩山平既愧疚又感动,还伴随着一丝愤怒!
韩三爷最容忍不了别人欺骗他。
自降片酬?原来还有这么一个道道在里面。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李联杰,骗起人来不眨眼!
“冬升,不用考虑我的感受,以后都不用,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李联杰的事儿你也不用放在心上,也没必要跟他合作。”
“好的。”
方冬升挂断电话,拍了拍手,对着正在排练的众人道:“大家抓紧时间进入状态,最多再过两个月我们就开机!”
少了一个李联杰,票房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但是他省下来的那部分费用,方冬升可以全部用来提升拍摄上面。
尤其是特效部分,这就是个无底洞和吞金兽!
说不定后期还需要哥伦比亚和中影集团再追投资金。
2005年5月1日,劳动节。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筹备,电影所需的道具与场地终于全部准备就绪。
一切妥当后,《火星救援》选择在这天于京城宣布开机拍摄。
方冬升原本没打算搞开机发布会。
以前做这事是为了给电影宣传、吸引关注,如今却早已不需要这种形式的宣传了。
毕竟他本人和“一亿投资”这种话题,自《火星救援》诞生的那天起,就没有消停过。
但韩山平觉得,这么大投资的合拍片此前从未有过,总归得宣传一下。
至少得让外界知道项目已经开机,于是便办了场声势与规模都异常宏大的发布会。
作为制片人之一,韩总很自然地坐在方冬升旁边。
另一边则是哥伦比亚的李则楷。
记者们也很有意思,被主持人点到名提问的,除了方冬升,大半都冲着韩总提问。
“韩总,跨国合拍片必然面临中外团队在创作理念、流程标准上的差异。
您在推动双方达成创作共识、创建高效协作机制方面,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实践经验?”
“从制片人视角出发,这部高投资合拍片在内容层面既要兼顾不同市场的接受度。
您在挖掘兼具文化独特性与普世情感的故事内核上,做了哪些探索?”
“您认为中外团队在制片管理、技术应用、市场研判等环节的碰撞。
能为完善国产影视工业体系带来哪些具体的改进方向?”
这些问题的最终导向,都是“韩总您在主导”!
看来看,一个个的车马费都没少捞。
当然了,韩总也需要政绩。
这年头,能和好莱坞巨星、好莱坞六大之一的电影公司合作,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韩总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
象这种对外宣称投资一亿美元的合拍片。
只要结果不算太差,他的地位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现阶段,中影集团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导、发掘、拓宽电影市场。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火星救援》就算票房小扑,但在韩山平的层面,这就是功劳!
毕竟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发布会一结束,电影便正式开机拍摄。
在北影厂拍摄的戏份,大多是棚拍内容。
比如指挥室、实验室,还有部分会议场景。
这就需要用到不少的外籍群演,毕竟北美市场的票房才是重中之重。
这事儿也不算难。
京城有那么多大学,想找些外籍学生来客串群演。
只要酬劳给到位,人家都愿意来。
说起来,这些外籍群演的酬劳就算比普通群演高不少。
可跟好莱坞比起来,还是便宜太多了。
在好莱坞,就算是找群演也得通过工会。
群演酬劳有明确的最低标准。
按小时计算,每小时8美金。
通常一天固定算8小时酬劳,哪怕有时候只拍1小时就收工,也得按8小时给钱。
没错,就是这么“人性化”!
北影厂,棚内。
“哇哦!”
站在实验设备旁边,看到水滴落下,他兴奋的呼喊一声。
结果,下一秒悲催了。
实验设备发生爆炸,他整个人立刻被炸飞了出去!
而这一切的事情都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突如其来的超级风暴终止了火星探索小队的任务。
紧急撤离时,队员马克不幸被沙尘暴里一大块残骸狠狠击中。
系统当即警报,马克的宇航服已破损,一分钟内必死无疑。
指挥官路易斯本想前去查看,可飞船正严重倾斜。
情急之下,她只能下令带着幸存队员火速离开。
直到安全后,大家才真正意识到,他们永远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很快,地球宇航局便宣布了噩耗:
马克已被判定死亡。
可所有人都没料到,火星上的马克竟被埋在了土里。
他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
当时,他的腹部被铁枪刺伤,这正是宇航服破损的原因。
所幸基地完好无损,腹部的伤也没伤到内脏。
然而不幸的是,通信设备已完全损坏,队友们正在返回地球,没人知道他还活着。
此刻,马克成了火星上唯一的人类。
起初,他的自救计划是“等待”。
可下一班火星探索小队抵达要等到4年后。
他计算了现有食物储备,发现只够维持一年多,显然远远不够。
马克突然醍醐灌顶,想到了解决食物的办法。
作为一名植物学家,他要在火星上种土豆,为自己创造未来三年的口粮。
接着,他把工作室改造成了“大棚”。
在地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火星土壤,剩下的工作就简单了:
施肥、播种。
可还有一个内核难题:水源。
不过,马克已经有了造水的办法。
他取来一桶飞船备用燃料,联氨。
接着用稀有金属作为催化剂,成功分离出了氮和氢。
然后,他用电线点燃木屑当火源,只要燃烧氢气就能产生水。
可第一次尝试时,马克忽略了自己的呼吸会改变氧气含量,最终引发了爆炸。
于是就有了刚才的那一幕————
当伊万被高空中的威亚给吊起来甩出去第四次后,站在片场外面无表情的方冬升喊了一声“咔”!
“过!第二场戏准备!”
终于过了,这场戏拍摄的实在是太艰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