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迎接物资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数日时间,孔捷直接从白天开始,围堵鬼子铁路线。
不管是任何经过晋北地界的鬼子列车,全部都要被洗劫一空,武器装备、粮食弹药、钢铁物资……
不管是有用的没用的,统统把它们抢下来,连根毛也不给鬼子留下。
东西留下,列车继续开,孔捷不准备摧毁铁路线,有北部铁路正好,凡是经过的列车全部抢下来物资,让鬼子省事一趟,直接跑空车。
把守着鬼子铁路线,源源不断的攫取物资,这才是生财之计。
“老赵,这几日咱们都抢了鬼子十几回了,鬼子咋一点反应都没有啊!”
孔捷笑呵呵的看着赵刚:“要不是鬼子这两天降低了物资运转频率,我还真以为它们找虐呢!”
听到这话,处理文件的赵刚也抬起脑袋,满脸的疑惑不解:“我也有点搞不清楚状况,按理说鬼子不应该啊!”
“现在继续运输物资,那就是在平白无故的浪费物资,还要运送真是奇怪!”
“管它呢,反正有物资枪,来多少咱们抢多少!”
孔捷颇为兴奋的说道:“要是鬼子调派大军来的话,那就更好了,一块将它们消灭了!”
“哈哈,现在哪还有大军啊!”
赵刚笑着回到:“自从上次晋北大战结束,鬼子一战损失了十万精锐,华北局势震动非常大,它们正在飞速收缩兵力,根本无力发起大规模行动!”
“你不看,今年到现在,鬼子的冬季扫荡还没有一点动静,按照往常的时候,伪军部队那可漫山遍野的跑!”
“倒也是!”孔捷蓦然点点头。
自从晋北大战结束之后,鬼子在华北损失巨大,三个整编师团可不是开玩笑的,连鬼子田蝗都被镇住了。
从那以后,鬼子就在大规模收缩兵力,根本无力阻止外侧地界的骚乱,这给了他们根据地发展的巨大契机。
晋察冀军区,晋绥军区,周边大片根据地部队,都在飞速向外扩张自己的地盘,同时武装更多部队,扩大规模。
鬼子一收缩,那可正正好好,没有了鬼子的压制,八路军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这些天,咱们部队的换装也已经进入尾声,兄弟部队也得到了咱们的替换武器,那可是开心的不行!”
赵刚笑呵呵着道:“你那两个老搭档李云龙和丁伟,现在也是厉害的紧,人家都快要当师长了!”
“咱们换装下来的武器装备,也给他们运送了一批,目前已经武装落入部队了。”
“对了,目前各个兄弟部队,对于咱们炮火的需求非常大,不管是步兵炮还是迫击炮,都争着抢着要。”
“总部也给咱们发来了需求,咱们看不上75毫米野炮,全部拉往总部,老总可是稀罕的紧!”
“那要什么野炮干嘛,咱们大口径迫击炮已经进入生产序列,来一点这些火炮岂不是更好!”
孔捷直接拍板道:“就这么定了,支援一批大口径迫击炮,总部想要也把这批野炮送过去!”
75毫米野战炮,这些可都是缴获鬼子的,孔捷自己是看不上这些武器。
虽说炮火威力强大,但是重量太重了,想比75毫米山炮,那几乎重了一倍,对于他们这支强调机动性的部队来说,非常不适配。
需要炮火威力的话,那直接抽掉更多数量的炮火就行了,根本没必要用这些武器。
“对了,咱们的老伙计,楚云飞咋样?”
孔捷笑呵呵着说道:“自从东南大战结束以后,咱们可是许久未曾联系了,他们相比如今发展的非常不错。”
想当初,2勃朗宁重机枪这些重武器,那可还是对方支援给他们的,如若不然的话,他可没办法对付鬼子的装甲坦克。
可以说,没有对方当初的支援,那也就没有他们如今的发展,那启动资金可是人家支援的。
“楚云飞啊,人家现在可是真正的少将师长了!”
赵刚笑着说道:“他们在西南一地打的很不错,经营的非常好,把进入西南的地界全部封死,鬼子根本渗透不进去。”
“就在这个月,对方的部队已经发展到了接近两万人,那可是发展速度飞快啊!”
“不错,不愧是楚云飞!”
孔捷笑着说道:“咱们还欠着人家的情谊呢,下次有机会一定要换上。”
“对了,和熊国同志联络的咋样,这次的物资交接,应该差不多了吧?”
赵刚翻看了一下文件,迅速回到:“就在三天后,他们的物资援助就会抵达边界!”
“届时,仍旧是和上次一样,咱们按照原定的路线进发,和对方在边界地带进行交接,接应物资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和上次不一样,这次支援的物资数量非常庞大,咱们需要调动更多的部队前去接应。”
“他们这次准备了大批技术人才,大型机械设备,机床等工业机械也整装待发,这次只要安全接应,那咱们就是大丰收啊!”
大型的工业机械设备,大型车床,大批的机械以及工业人才……只要到位,那可以很快搭建起来一套工业体系。
别的不敢多说,起码武器装备这一层,后面应该是可以自给自足了。
“看起来,这次还需要我亲自带队去一趟!”
孔捷肃然说道:“这次咱们拿下了同市,一举打通了刚刚根据地之间的通道,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之前,因为鬼子同市存在重兵,因此我们的各个驻地被迫分割开来,致使绥远地界被隔绝在外,这次正好打通向北的通道!”
孔捷指着地图,肃然说道:“我已经想好了,就把这大青山打造成为我们向北的一个关键通道。”
“目前,他们在这里只有一两千人,太少了根本不能满足需要,至少需要发展到万人才行!”
“现在运输和交流通道打开,正是我们扩大驻地的好时机!”
“你想扩大交流联系,把这里建设成为我们向北进入草原的桥头堡?”
“我非常同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