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大父,你会原谅阿父的吧?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会儿。
小猪同志的任何言语举动,落在刘进的眼里,都跟小丑一样。
他在传诏令的时候,也在忐忑担心,小猪同志会突然蹦了个屁出来打断。
到时候自己是动手呢,还是动手呢。
可惜。
自己担忧是多馀的。
小猪同志真被他给吓到了。
当着臣子面,他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还是那个雄视天下的帝王吗?
不是了。
当这次下诏令,小猪没有异动,就是打破了他的尊严。
只要打破一次,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更顺理成章。
小猪更不会说什么了。
“大父,你真是怕死啊。”
刘进不无感叹的说道。
刘彻鼻翼狠狠抽搐,强行挽尊,道:“朕那是为了大汉江山,我刘氏天下。”
“朕可不想毁在你们这对不孝的父子身上。”
“哦……。”
“对了。”
他看向卫子夫,道:“还有这个老妪!”
卫子夫表情淡然,不为所动。
她与刘彻的感情早就尽了。
“大父,这话就不对了。”
刘进漫不经心的说道:“往后啊,大母会陪伴在大父身边。”
“我呢,也会时时刻刻在大父身边尽孝。”
“怎么能说我不孝?”
“我孝顺得很好吧!”
刘彻差点没听得吐血。
就你还孝顺的吗?
要不要脸啊!
“孝顺?”
刘彻嗤笑,很是嘲弄的说道:“你还是想想,怎么解决你当众喊出朕驾崩的事吧。”
“你再如何认为自己孝顺,也挡不住此事带来的后果。”
“你怎么解释都苍白无力的。”
刘据神色顿时绷紧,卫子夫也是瞬间凝重严肃。
“进儿。”刘据说道:“此事可不小。”
“必须给群臣,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说自己大父驾崩。
寻常人家都是不孝之举。
放在皇室之中,更是非同寻常。
不是不孝,还是大不敬。
大不敬,外加不孝。
两个最重的罪名,都给担上了。
如今,局势大优,已经在他们掌控之中。
但要是这不孝之事处置不当。
后果不堪设想的。
刘彻嘴角翘起一丝幅度,露出看戏的笑意来。
之前一直被这不孝孙给恐吓逼迫。
现在总算是扳回一局了。
看你怎么解决。
卫子夫语气认真的说道:“进儿,当时是情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眼下情势不同,我们也应该考虑好,如何善后了。”
当时哪里管那么多。
先把事情做了。
最后再去考虑。
这就是为什么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的道理。
刘进知道阿父与大母为何如此担忧。
有汉一朝,分西、东两汉。
西汉与东汉,四百多年,总共二十七位帝王。
除开国皇帝,太祖高皇帝刘邦,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外,其馀皇帝驾崩后的谥号,皆是加以‘孝’字。
惠帝刘盈,谥号‘孝惠’。
文帝刘恒,谥号‘孝文’。
景帝刘启,谥号‘孝景’。
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谥号是‘孝武’。
孝,在东西两汉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是一个人必须遵守并且具有的道德品质。
大汉以孝治天下,不是一句空话。
皇帝以身作则,充分的证明了‘孝’字招牌的含金量。
从上到下,都是首倡孝道。
你一个人再有学识,才高八斗,哪怕再有治国能力,可若是你不孝。
那么绝对会受到天下人唾弃。
一个人就尽毁,根本抬不起头来。
所以,两汉会发生,子女不孝顺,非是不得已,子女太过分,父母是不会声张的。
因为一旦子女背负上不孝之名,人生彻底完蛋,一个家就此破灭。
这就是为什么,往往两汉经常会出现自有的国情所在。
强势的太后,自有国情之一。
强势的外戚集团,自有国情之一。
天子如果带头不孝顺,那么天下人还怎么信任天子?
统治天下的理论,就崩坏了。
刘彻当年被窦太皇太后压的抬不起头,当着庙堂群臣,敢说废了他的天子之位。
后来又被自己的亲妈王太后给压着,干涉朝政,让舅舅当丞相。
刘彻身为天子,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对着干。
对着干就意味着不孝。
不孝,那被废了,群臣没话说,天下人更没话说了。
……
所以。
刘进他们目前面对的最棘手问题,反而不是自保,而是如何不背负不孝之名。
这样,刘据监国没有压力。
刘进也不用背负骂名,影响自身。
“大父,你是不是很高兴啊。”
“觉得我们无计可施了。”
刘进很是轻松,一点压力都没有。
他不是不知道‘孝’字威力。
正是很清楚,在大汉不孝会带来什么后果,他才没有真的要噶了小猪。
噶了小猪,天地不容,人神共弃。
除非象之前决绝恐吓小猪一样,噶了小猪,全家一起去地下。
“呵!”
刘彻不屑一笑,甚至还带着挑衅的眼神。
刘据忧愁,卫子夫也神态凝重得很。
刘进微微摇头,道:“阿父,先前你让博望苑的那些儒士,对外散播大父驾崩的消息。”
“是你亲自对他们说的,还是命人要他们做的?”
刘据不解的说道:“你不是说,要我命李禹去传话的吗?”
“怎么,你忘了?”
刘彻猛然一惊,道:“你……。”
“你连这都想到了?”
卫子夫与刘据露出不解之色,什么意思?
“嘿嘿。”
刘进奸笑道:“大父,我们老刘家薄情寡义,那是有传承的。”
“我身为老刘家的后人,怎么可能不具备呢?”
刘据有些无语的看了好大儿一眼。
能不能别把薄情寡义挂在嘴边啊。
为父可不是那种人。
很快,好大儿的话,让他刚生出的自信,顿时打入谷底。
“阿父。”
“这事需要你出面。”
刘进冷声断然说道:“对外宣称,你是受到中家人子李氏及李禹的哄骗,错信博望苑儒士的谗言,以为大父真的驾崩,才会‘不孝’之举。”
“皆是小人奸贼所误,你幡然醒悟后,后悔不已,痛苦悲愤。”
“将其全部诛杀,并跪求大父原谅之前的不当之举。”
几句话,每一个字的背后,都透着残酷冰冷。
“大父,你会原谅阿父的吧?”
刘进幽幽的望着刘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