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说孙悟空与寿星,离了那压抑的王宫,祥云缥缈,径自来到城中预先安置那一千一百一十一名小儿的宽阔广场。

只见广场四周人山人海,几乎全城的百姓都聚集于此,人人面带忧戚,尤其是那些小儿的父母家人,更是翘首以盼,眼中含泪,却又不敢高声,唯恐惊了即将到来的“仙师”或触怒了王法。

当寿星老祖骑着仙鹿,与孙悟空一同按下云头,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那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模样,周身环绕的祥和仙光,瞬间就让所有百姓看呆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是寿星老神仙!是南极仙翁老神仙下凡了!”

紧接着,人群如同潮水般跪伏下去,磕头礼拜之声不绝于耳。

寿星之名,在民间可谓家喻户晓,那是执掌人间寿夭、赐福增寿的福德正仙。

光听这名号,就让人心生安稳与希望。百姓们心中顿时豁亮起来,有寿星在,他们的孩子定然有福了,这可比那来路不明的国丈可靠千百倍。

要是那妖国丈说要给他们孩子吃什么丹药,他们一定是不敢服用,但要是寿星老神仙的话,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孙悟空在一旁瞧着,心中也不由暗叹这老倌儿在凡间的声望。

他上前一步,运起神通,声音清朗,传遍整个广场:“诸位国民,不必惊慌,那蛊惑国王、欲害小儿的妖孽已被收服。”

“这位乃是南极寿星,特来解救尔等孩儿,并赐下丹药。”

话音刚落,人群中顿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和感激的哭泣声。

原先的恐惧与绝望,瞬间被巨大的惊喜所取代。

寿星面带和煦笑容,抬手虚扶,一股柔和的力量将跪拜的众人托起。

“诸位请起,此事乃我管教不严,致使孽畜下界为祸,惊扰了孩童,累及父母忧心。”

随后他拉着孙悟空,笑道:“如今降伏那孽畜,全凭大圣之功劳,老道受不起诸位的感谢,要谢,你们就谢大圣吧。”

“大圣?”

那些国民一听这名头,再看孙悟空的样貌,随着片刻的沉寂,场面一下子喧闹起来。

“大圣,那是齐天大圣!”

“真的是大圣,之前在狮驼岭那里……”

“娘嘞,俺看见活的齐天大圣了……”

“………”

一下子,那些国民一个个是激动万分,数月之前孙悟空在狮驼岭的帅气风姿他们可是都看见了,哪怕如今的孙悟空没有穿他那一套辉煌地披挂。

但如今寿星如此一说,他们再仔细一回忆,哪里会想不起来。

“好了好了……”

寿星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随后只见他取出那紫金葫芦,倒出三枚龙眼大小、异香扑鼻、灵光氤氲的“百草蕴灵丹”,托在掌心,朗声道:

“老道身无长物,唯有这几枚丹药,尚有些固本培元、祛病强身、开智启灵的功效。”

“今日便化入这清水之中,分与诸位小儿服用,算作弥补,亦是一份福缘。”

此言一出,广场上更是欢声雷动。

仙丹,

还是寿星亲自赐下的仙丹,这简直是天大的造化。

那些原本只求孩子平安归来的父母,此刻更是喜出望外,只觉得因祸得福,之前的种种担忧折磨,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化作了对寿星和大圣无尽的感激。

“多谢寿星老神仙恩典。”

“多谢大圣救命之恩。”

“神仙慈悲啊!”

“大圣慈悲啊!”

……

人们纷纷再次拜谢,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之前的愁云惨雾一扫而空。

很快,在官府差役和僧人的协助下,秩序井然地排起了长龙。

家长们抱着、牵着自家孩儿,一个个翘首以盼,脸上再无半分恐惧,只剩下激动与期待。

那盛放丹药化水的巨大水缸旁,香气弥漫,闻之便令人精神一振。

每有一个孩子上前,由寿星亲自用勺舀起一勺药水喂下,或者由父母用碗接过小心喂服,那家长便千恩万谢,乐呵呵地几乎合不拢嘴,口中不住地道谢:

“谢仙翁赐福!谢仙翁赐福!”

“娃儿,快给寿星和大圣磕头。”

“儿啊,你可是得了天大的造化啊!”

孩子们服下药水,有的立刻显得精神奕奕,眼眸更加清亮;

有的原本有些病弱之气,脸色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润起来。

整个广场,在此刻变成了一场盛大的赐福法会,充满了祥和、喜悦与希望。

孙悟空在一旁看着,见那些小儿无恙,且得了好处,家长们转悲为喜,心中也甚是宽慰,觉得这老倌儿此事办得还算漂亮。

如此这般,足足忙活了小半日,直到日头偏西,方才将所有药水分发完毕。

每一个孩童都得到了仙丹药力的滋养。寿星见诸事已毕,便对孙悟空拱手笑道:

“大圣,此间事了,老朽还需将这孽畜带回蓬莱严加管教,便不多叨扰了。”

孙悟空也还礼道:“有劳老弟跑这一趟,日后得空,俺老孙再去你那仙境讨杯茶喝。”

寿星连道:“大圣光临,那是蓬荜生辉,我们三个一定扫榻相迎!”

说罢,便骑着白鹿,带着童儿,驾起祥云,冉冉升空,在百姓们依依不舍的目光和叩拜中,消失在云端。

孙悟空目送寿星离去,也转身回了驿馆,与师父师弟汇合,将情况说明。

凌阳听闻一切顺利,心中也自安然。

次日,凌阳师徒收拾行装,准备辞王西行。

那国王经昨日一番雷霆雨露,心气已馁,又见寿星亲临为小儿赐福,更知凌阳师徒背景深厚,哪里还敢怠慢。

不仅建起了孙悟空的神像,还备下了丰厚的程仪金银。

凌阳只收了文牒,金银一概不收,更让国王心中惴惴,又添几分敬畏。

等到师徒四人出了驿馆,准备离城时,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但见长街之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得知圣僧和高徒今日离去,满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几乎倾城而出,将道路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手中捧着各色食物、布匹、手工艺品,眼中充满了真挚的感激。

一见凌阳师徒出来,人群顿时沸腾起来,纷纷高呼:

“恩人留步!”

“扯住唐朝爷爷,到我家奉谢救儿之恩!”

“大圣!猪长老!沙长老!多谢救命之恩!”

呼喊声此起彼伏,声浪震天。

人们再无昨日初见猪八戒、沙和尚相貌时的恐惧,此刻在他们眼中,这三位相貌奇特的和尚,便是救苦救难的真佛护法。

人们一拥而上,无大无小,若男若女,也顾不得什么礼法规矩,热情地将他们围在中间。

有那胆大的后生,竟真的嘻嘻哈哈地抬起肥壮的猪八戒,另有几人扛起敦厚的沙和尚,更有许多孩童崇拜地跳起来,想要触摸大圣,还有众多老者妇人,则恭敬地簇拥着凌阳,替他牵马,争着挑担。

那场面,热烈而混乱,却充满了人世间最质朴真诚的情感。

那国王带着文武百官在城门口相送,见此情景,心中五味杂陈,却也无法禁止,他也是在自己臣子的口中得知了孙悟空的身份,知道了他前段时间的战绩。

如今的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子民,将无限的感激与爱戴,给予了这几位外来的行僧。

国王不说话,但国王心里苦——这应该是我的才对啊……

猪八戒被众人抬着,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感受到那真挚的热情,也不由得咧开大嘴笑了起来,心中暖洋洋的。

沙僧亦是面露喜悦之色,他如今虽然相貌吓人,但也喜欢人多的地方。

孙悟空虽不习惯这般拥挤,但见百姓发自内心的喜悦,也只是笑着,任由孩子们在他身边嬉闹。

凌阳端坐马上,看着这万民相送的场面,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双手合十,不住地向四周百姓还礼。

师徒四人,几乎是被这人潮“裹挟”着,一家家、一户户地轮流被请去。

这家开了盛宴,虽是素斋,却极尽丰盛;那家设了席面,倾其所有招待恩人。

请不到家中招待的,或者家境贫寒的,便连夜赶制了僧帽、僧鞋、褊衫、布袜,乃至里里外外、大小小的衣裳,都争相送来,聊表心意。

如此盛情,竟是盘桓了将近一月之久,师徒四人才得以婉拒了后续的邀请,真正启程离城。

在他们离去后,比丘国的许多百姓家中,甚至自发为他们传画了影神,立起了长生牌位,日日顶礼焚香,虔诚供养,感念其救儿恩德,祈求他们取经顺利,平安成佛。

而那国王立下的大圣庙,自此以后也成了这个国家香火最鼎盛的神庙。

听说,

那神庙的第一任庙祝,以前是个驿丞,也不知怎么地,这好差事落到了他的头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异世战歌

醉御风烟

轮渡奇潭

司墨风吟43995

非典型八号位

佚名

我在非洲当总统

科创板

重回S7,我成骰子上单了

北街小师弟

四合院:我在禽兽院中杀出生路

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