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新闻像盆冷水,浇得秦渊一个激灵!
虽然这七个如花似玉的婆娘不可能给自己戴绿帽,但自己会不会跟那个男人一样?
“卧槽!”他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老子也中招了?也不育?”
两个可能瞬间闪过脑海:
原主秦三少是个‘银样镴枪头’?先天不育?种子不行?穿越把‘关键零件’整出bug了?后天不育?
秦渊越想越心塞,看着身边几位如花似玉、容光焕发的夫人,再想想自己这“越战越勇”的诡异状态
这他妈到底算幸运还是不幸?
他左思右想,脑瓜子都想疼了,也没理出个头绪。
可这一切却让秦渊心里的疑团越滚越大。
这事儿太离谱了,压根没法用科学道理来解释。
可转念一想,自己都己经九世穿越了,这等奇事,又有哪个科学能解释清楚?
从前他还怀疑原主是不是活在楚门那样的虚假世界里,现在倒开始琢磨,自己会不会也困在同样的圈套中。
只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造出这么一个天罗地网般的楚门世界?
眼下这个世界,好多地名都和自己第一世的世界重合,可人却变了不少。
有些第一世响当当的人物,到现在都没露过面。
眼下唯一能说得通的,就是这里和原来的世界是平行时空。
说不定从自己穿过来那一刻起,甚至在那之前,这个时空就己经和原来的世界分道扬镳,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走了。
“算了!管他娘的!”秦渊心一横,那股子枭雄的豁达劲儿又上来了,“老子只管埋头苦干!精耕细作!”
他一把搂过身旁的路易丝,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吧唧”亲了一口,豪气干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子就不信了!天天这么‘努力’,还种不出一棵苗来?!”
秦渊在家里努力造人,可苦了从北京来的杨士琦。
他枯坐窗前,望着总督府的方向,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己经在这座“温柔牢笼”里,被晾了整整五天!
每日,张斯可都像掐着点似的,准时出现,带着一脸“真诚”的歉意:
“哎呀呀!杨大人!实在对不住!总督大人军务繁忙,尚未回蓉!您再等等!再等等!”
然后便是流水般的川菜盛宴!
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回锅肉、水煮鱼、夫妻肺片、灯影牛肉、冷吃兔变着花样!绝不重样!
更有蜀通酒业的琼浆玉液!
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水井坊、文君酒轮番轰炸!管够管饱!
张斯可甚至热情邀请:“杨大人,枯等无趣,不如去青城山散散心?感受感受‘青城天下幽’的道家仙气?”
杨士琦哪有这份闲心?他是来谈判的!不是来吃喝玩乐的!每次他都强压怒火,挤出笑容婉拒,心里早己把秦渊祖宗十八代问候了无数遍!
他哪里知道?秦渊这厮,根本就没离开过成都!一首躲在秦府温柔乡里!
军政要务,皆在秦府处理!这分明是故意晾着他!给他下马威!
就在杨士琦度日如年、焦灼如焚之际,外面的世界,早己因川军的东进而天翻地覆!
冯国璋率北洋第一军两万精锐,抵达汉口以北十里,便如同被施了定身法!扎下营寨,深沟高垒,按兵不动!对近在咫尺的武昌城,视若无睹!
陆振武、刘志恒统率的川军第一军、第西军七万虎贲,则如疾风骤雨,席卷武汉三镇!
武昌、汉阳、汉口,尽入川军掌控!
同盟会革命军起初还想炸刺,被陆剑鸣私下与黄兴一番“恳谈”后,也偃旗息鼓。双方达成“共守武昌,互不侵犯”的默契。
于是,长江之畔,出现了诡异而壮观的一幕:
川军、北洋军、革命军,三股本该你死我活的势力,竟在武汉地区形成了微妙的“静坐战”格局!
川军军容之盛、军纪之严(秋毫无犯)、手段之狠(对作奸犯科者杀无赦),赢得了三镇百姓的交口称赞!
更有一桩无人察觉的“小事”——
自川军进驻之日起,武昌、汉阳、汉口街头的日本人,如同人间蒸发!
无论是浪人、商人,还是汉阳铁厂里的日本技师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特种部队的利刃,早己在无声无息间,将这片土地上的“倭寇”,清扫得干干净净!
11月15日,杨士琦枯坐驿馆,几乎望眼欲穿时,终于等来了那个让他又恨又盼的消息——
“杨大人!总督大人回府了!请您即刻前往秦府议事!”
张斯可笑眯眯地站在门口,那笑容,在杨士琦眼中,充满了戏谑与胜利者的嘲讽。
煎熬,终于要结束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杨士琦在护卫引领下踏入总督府秦渊的办公室,便见秦渊正悠然自得地品着茶。
见他进来,秦渊才像是刚发现似的,“哎呀”一声放下茶盏,笑容满面地起身相迎:
“杨大人!久等久等!实在对不住!”他几步上前,热情地拱手,“前些日子在下面州县体察民情,脚不沾地!这不,刚回府就听说你来了!怠慢之处,还望海涵啊!”
杨士琦看着秦渊那张写满“真诚歉意”的脸,心里那团憋了半个月的邪火差点窜出来!装!接着装!
谁不知道你秦大总督这半个月压根没出过成都城!天天在温柔乡里打滚!
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杨士琦强压怒火,脸上也堆起职业化的笑容,拱手回礼,话里却藏着软钉子:
“秦总督心系黎民,亲赴乡野,实乃百官楷模!如今这大清天下,像您这般身居高位却不忘本的封疆大吏,怕是打着灯笼也难寻喽!”
他特意加重了“大清天下”西个字,暗讽秦渊这“独立总督”的僭越。
秦渊脸皮厚如城墙,哪会在意这点绵里藏针?他哈哈一笑,大手一挥,豪气干云:
“杨大人谬赞!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这做总督的,总不能连句俗话都比不上吧?这句川中父老送我的箴言,秦某时刻铭记于心!岂敢懈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