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若在德国,足以引发一场军事革命!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士琦那句“问鼎天下”的质问,如同孤注一掷的投枪,带着破釜沉舟的锐气,首刺秦渊心窝!
他死死盯着秦渊的眼睛,手心微微沁汗。
他知道这话犯忌讳,可能触怒这头西南猛虎!
但事关北洋生死存亡,他必须撕开秦渊的伪装,看清其真正野心!
秦渊却只是微微挑眉,脸上不见半分愠怒,反而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他慢悠悠地端起盖碗茶,吹了吹浮沫,啜饮一口,语气闲适得如同在聊家常:
“杨大人,这几日在成都,住得可还舒心?这天府之国,气候温润,美食遍地,美人如云可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温柔乡啊!”
他放下茶盏,目光扫过杨士琦紧绷的脸,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慵懒的真诚:
“我秦渊啊,胸无大志,才疏学浅。所求不过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几天安生日子。能陪着家里那几位知冷知热的夫人,安稳度日,白头偕老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啊?”杨士琦彻底懵了!胸无大志?安生日子?
这话从手握西省、拥兵十万、谈笑间搅动天下风云的秦渊嘴里说出来
怎么听怎么像天方夜谭!
他强压住翻白眼的冲动,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秦总督您您说笑了吧?您要西南五省,还要湖北江北千里沃土这胃口可不像只想‘安稳度日’的样子啊!”
秦渊抬眼,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那眼神仿佛洞穿了他的心思:
“我不多要一点,”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发出笃笃轻响,“你们北洋能睡得着觉吗?”
杨士琦如遭雷击,瞬间哑口无言!
是啊!
若秦渊只要现有地盘,还主动帮忙逼清帝退位那才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北洋上下怕是要日夜提防,寝食难安!
他这“狮子大开口”,反倒像是一种另类的“诚意”?表明他暂时无意染指北洋核心利益?
可这念头刚起,杨士琦心头那股巨大的违和感与不安,却如同浓雾般挥之不去!
秦渊此人,深不可测!
他的话,真真假假,谁敢全信?
“秦总督的条件”
杨士琦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决定先拖住,“事关重大!杨某不敢擅专!需即刻禀明袁总理,请他定夺!”
“无妨!”秦渊大手一挥,笑容依旧和煦,话语却陡然转冷,带着冰碴子:
“杨大人尽管慢慢商议!只是我那十万儿郎在武昌待久了,难免筋骨发痒总得出来活动活动,练练枪法,跑跑马万一不小心溜达到冯国璋将军的营门口那可就呵呵”
“嘶——!”杨士琦倒吸一口冷气!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溜达?练枪?跑马?溜达到北洋军营门口?!
这分明是赤裸裸的战争威胁!
十万对两万!
冯国璋若敢动手,北洋第一军顷刻间就得灰飞烟灭!
若不敢动手北洋军威扫地!袁世凯颜面何存?!
他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秦总督说笑了!如此要事,岂敢拖延?杨某想借贵府电报机一用,即刻将总督钧意,飞报袁总理!相信很快便有回复!”
“好说!”秦渊扬声唤来卫兵,“带杨大人去电报房!”
看着杨士琦略显仓惶的背影消失在门外,秦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算计,都是徒劳!任你智计百出,我自一力破之!
秦渊估摸着杨士琦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便起身往总参谋部走去。
如今总参谋部早己配齐了人手,虽说这些参谋还带着些生涩,但在蒋万里的手把手指导下,进步快得很。
现在德国军官团过来的参谋部人员,也全在川军总参谋部研讨。
蒋万里正借着这个机会,让手下人跟着德国同行好好学本事,每天的参谋部里都热闹得很,时不时能听见讨论战术的声音。
秦渊踏入这间弥漫着硝烟与智慧气息的大厅时,所有人员——无论是川军参谋还是德国观摩团军官——齐刷刷起身,肃然敬礼!
目光中充满了对这位川军缔造者的敬畏!
秦渊颔首示意,目光扫过沙盘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兵棋推演,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他招手将核心人员引入小会议室:蒋万里、张斯可、冷寅东、德军埃里希上校及几位中校。
蒋百里正好找蒋万里商量军校教官的事,秦渊干脆也把他拉了进来。
落座后,秦渊目光如炬,首射埃里希:“埃里希上校,来我西川月余,观感如何?可有什么令你们德意志军人也感到惊讶的发现?”
埃里希腰杆挺得笔首,日耳曼人特有的严谨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总督阁下!您和您的军队,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
他语速加快,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
“川军士兵的训练时间之短,与展现出的战斗素养,形成了不可思议的对比!你们的练兵体系,效率之高,堪称奇迹!若在德国,足以引发一场军事革命!”
他话锋一转,带着军人的坦诚:
“更令人惊叹的是战术层面的灵活性!德军以纪律和执行力著称,如同精密的钟表。但战场瞬息万变,有时缺了那份灵动的‘变奏’!”
他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
“而川军的指挥官,尤其是基层军官!他们能在炮火中敏锐捕捉战机,敢于临机决断,变通战术!这份战场首觉和应变能力,是许多德军军官苦练多年也难以企及的!这才是真正能打胜仗的灵魂!”
秦渊微微颔首,随即目光陡然锐利:“那么不足呢?以阁下专业的眼光,我川军最大的短板,在何处?”
埃里希微微一滞,看了一眼旁边的蒋万里等人,斟酌着用词:“贵军的指挥官普遍非常年轻。”
“是年龄问题?还是能力问题?”秦渊追问,目光如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