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蠹入瓮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辰州城外,军营。
宁州军最先到。
两千人的队伍,盔甲不整,有人斜挎着弓,有人干脆把刀背在肩上,走得歪歪扭扭。不少士卒面带菜色,眼窝深陷,一副半年没吃饱饭的样子。队伍里时不时有人咳嗽,声音传得很远。
他身后是一排辰州的士卒,盔甲整齐,站得笔直,像一堵墙。
宁州军在营门外停下,队伍自动散开了。有人蹲在地上喘气,有人靠着长矛打哈欠。
一辆马车从队伍中央驶出来。
车帘掀开,周平跳下车。
他穿着一身华丽的软甲,甲面上镶着银边,护心镜上还刻着花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甲外罩着绸缎战袍,绣着金线。腰间挂着一把宝剑,剑鞘是紫檀的,镶着玉石。
十几个亲兵围在他身边,簇拥着他往前走。
周平抬着下巴,看了一眼辰州军营,嘴角一撇。
王甫没动,盯着他,眼神很冷。
周平脸色一变。
他转身就要上车。
王甫抬了抬手。
十几个辰州士卒上前,拦住了周平的去路。长矛斜指,挡在马车前。
周平愣住了,回头看着王甫,眼睛瞪圆:&34;你……你要干什么?
他停了一下,看着周平发白的脸色。
周平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他看看王甫,又看看周围围上来的辰州兵,那些长矛的矛尖,全都对着他。
几个士卒上前,架住周平的胳膊。
他被拖进营帐,声音渐渐远去,还能听到他在骂街。
王甫站在原地,面无表情。
他刚走进大帐,还没坐下,帐外就传来通报声。
帐帘掀开,钱林进来了。
他进来的时候,先扫了一圈帐内的陈设。
简陋的桌椅,地上铺着粗麻席子,桌上只有一盏油灯和几张军报。连个屏风都没有。
他啧啧摇头,脸上露出夸张的同情。
他打开箱子。
里面是一排金条,在灯光下泛着黄光。
王甫坐在主位上,看了一眼箱子,没动。
他说着,眼睛盯着王甫。
他往前探了探身子,声音压低了。
王甫看着他那张贪婪的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他放下茶杯,声音很轻。
钱林眼睛一亮,笑容更深了。
他站起身,拱了拱手,满面春风地走了。
帐帘落下。
王甫盯着那箱金条,许久,冷笑一声。
他站起身,让亲兵把金条搬走,自己往外走。城防还没巡完,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
王甫走出大帐,穿过军营,沿着辕门一路往城墙走去。夕阳已经西斜,城头的风更冷了。
他刚登上城墙,就看见一个穿白衣的身影站在垛口边。
李青。
王甫停下脚步,看着那个背着手,看着城下的书生。
他穿着一身白衣,衣角在风里飘扬,头上戴着方巾。两个书童站在他身后,一个捧着书卷,一个提着竹篮,篮子里放着文房四宝。
王甫站在他旁边,一身戎装,满身尘土。
王甫看着他,沉默了一下。
他越说越兴奋,拍了拍城墙。
王甫盯着他。
这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书呆子,眼睛里全是幻想。
他转身,带着两个书童下了城墙。
王甫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他转身,看向城外北面的官道。周平来了,钱林来了,李青也来了。还差一个孙耀。
王甫按着刀柄,等着最后那支援军。
此时,辰州以北三十里。
杜原抬手,队伍停下。
五千人齐刷刷地站住,没有一丝杂音。
士卒们散开,坐在路边,卸下背上的包袱,解开盔甲的扣子。有人掏出干粮啃起来,有人靠着树闭目养神。
但没有人交头接耳。
杜原下了马,走到队伍前面。
士卒们抬起头,看着他。
杜原点了点头。
士卒们站起身,重新列队。
但这一次,队伍松垮了。
有人走得慢了半拍,有人斜挎着刀,有人低着头,眼神闪躲。队列不再整齐,脚步不再划一。
从一群沉默的狼,变成了一群懒洋洋的羊。
孙耀坐在马上,看着这一幕,脸色发白。
他咽了口唾沫,手攥紧了缰绳。
杜原翻身上马,瞥了他一眼。
孙耀愣了一下,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