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店家,这两位是?”

“哲宗,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子,魏王李泰。

嗯?魏王李泰?

赵煦略带惊讶地看了一眼有些拘谨的李泰,继而將目光转移到李承乾的身上据他所知,想要来到这间食肆,必须要各个朝代的引路人带领。

而贞观一朝的引路人,是李承乾。

根据歷史记载,李承乾与李泰的关係不说兄友弟恭,也可称得上形同陌路。

再怎么样,李承乾也不会將李泰带来此地吧。

“哲宗,现在高明与李泰兄弟俩已经和解了,他们的关係,已经与你印象中大不相同。”

见到赵煦脸上的异之色,张泊为赵煦解释道。

“这样啊—。

赵煦喷了喷嘴。

<

他没想到,原本歷史上针锋相对的兄弟俩,如今竞然能够做到和睦相处。

这就是歷史发生了改变吗?

確实有趣。

一阵感概后,赵煦的目光,落在了虞世南的身上,“店家,那这位是?”

“这位是大唐的开国县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虞世南。”

张泊话音未落,一道惊呼之声就在赵煦的身后响起。

“什么!虞世南!”

赵估瞪大双眼,微张著嘴巴,一脸惊地看著距离他几步之远的虞世南。

虞世南的大名,他可是如雷贯耳。

不过,他倒不是因为店家所介绍的一系列头衔知晓的虞世南,而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成就虞世南师承智永和尚,妥妥的“二王”传人,其书法笔致圆融道劲,外柔內刚,沉厚安详,不外露锋芒,称得上一代书法大家。

並且,还不止於此。

可以说,虞世南对大唐的书法,都產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书法大家褚遂良,是他的学生。

另一位书法大家陆柬之,是他的外甥,自幼跟隨他学习书法。

陆束之有一位外孙,名为张旭,他有一个称號,草圣!

而草圣张旭,同样有一位弟子,其名为顏真卿。

可以说,整个大唐的书法发展,都与他面前的这位虞世南,有著密不可分的关係!

而如今,这么一个活生生的虞世南,站在他的面前,怎么能不令他激动呢。

赵信的一声惊呼,吸引了在场人员的瞩目。

原本还沉浸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虞世南,也被这一嗓门喊的回过神来。

他好奇地打量著眼前的这位,与太子殿下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心中有些纳闷。

为什么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在听到他的名字后,会生出如此大的反应。

望著一脸兴奋的赵估,张泊很清楚为什么赵估会这样。

虽然赵信在皇帝一职上没点天赋,但是他在一些其他方面的天赋,可是点满的,例如书法方面。

其在褚遂良,黄庭坚等人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引得后人爭相模仿的“瘦金体”。

可以说,赵信直接开启了一个流派而身为书法大家的赵佶,看到不同朝代,但是享受盛名的书法大家虞世南,激动也在所难免。

说起来,虞世南刚好要前往北宋。

这貌似是双向奔赴吧。

只是,现在还不是奔赴的时候。

他还没有给虞世南与李泰介绍赵煦与赵信呢。

“虞县公,李泰,这位是来自贞观十一年四百年后的北宋官家,也就是皇帝赵煦。”

北宋!

虞世南望向赵煦的眼神一亮他此行的目的地,可就是北宋啊。

不过,很快虞世南就意识到一件事。

严格意义上来说,眼前的北宋官家赵煦,算是他们目前所见到的第一位其他朝代的皇帝。

他当即对著赵煦拱手行礼。

而李泰在略微一后,同样也是拱手行礼。

他没想到,光是来后世的这一趟,他就见到了两位皇帝。

后世著实有趣。

“这位是赵佶,北宋端王,乃是赵煦的同父异母的弟弟。”

见眾人打完招呼,张泊便开始介绍起一旁等待许久的赵估。

赵信?

虞世南歪著脑袋陷入沉思。

他总觉得,赵估之名,好似在哪里听过一般。

募然,虞世南眼眸瞬间一亮。

他想起赵估是谁了。

赵信的名字,同样出现在了那字帖中。

而且,赵估的字体,有著极为鲜明的个人风格。

字体纤细而劲挺有力,笔画瘦硬,横画收笔带鉤,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算是一种与眾不同的字体。

“见过端王殿下。”

听到虞世南在和自己打招呼,赵信连连摆手。

“虞——县公不必如此。”

在寒暄过后,张泊指向一旁的餐桌。

“哲宗,如今我们正在吃早饭,要不要来上一些?”

“这一路走来,也確实风餐露宿,如此,就麻烦店家了。

不多时,原本杨广的那一桌,就添置了两副碗筷。

杨广这时也不再躺在躺椅之上,甚至连手机都不玩了。

他就瞪著眼睛,往那一坐。

直接摆出了一副吃瓜看戏的架势。

“哲宗,关於南宋之行可否顺利?”

在赵煦喝著粥的同时,张泊好奇地打听起南宋的事宜。

杨广闻言,顿时竖起了耳朵。

他知道赵煦此行,是去见一见他的侄子,那位南宋的昏君赵构。

他很想知道,那位昏君,究竟会如何对待他的父亲与伯父。

“哼,店家,別提了,我將我大宋的一枚玉璽,通过禁军统领交到赵构的手中,结果赵构那王八蛋不仅不认,竟然指使禁军统领对我等动手!”

在旁倾听的杨广一脸鄙夷。

这昏君赵构果然不愧是昏君,竟然还想要对他的老爹以及伯父动手。

得知这一切的张泊,倒没有感到意外。

虽然赵构不像唐玄宗李隆基那般,对於权利有著病態的执念,但是,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成为了大宋的官家,又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地让人威胁到他的地位?

即使是父亲也不行。

这就是为什么歷史上的赵构,一直反对迎回二圣,甚至於冤杀岳飞的原因。

“那关於接下来之事,哲宗你可有打算?”

“接下来,我打算根据店家你先前所说的內容,让老十一待在南宋,广泛招募那些南宋的名臣良將,前来汴京,建立一个新的大宋朝廷。”

嘘。

双话事人制度。

这下子,南宋有趣了。

“店家,我原以为老十一待在南宋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但是看过史书后我才发觉,老十一恐怕要待在南宋十余年。”

对於赵煦所言,张泊也清楚。

宋孝宗赵春在建炎二年才一岁,如果要成长起来,肯定要十余年的时间。

那赵估就得掛机十余年。

当然,张泊也明白,赵煦所说的待在南宋十余年,肯定不是一直待在南宋,而是大部分时间待在南宋。

平常说不定还能够来后世串串门。

“为了防止老十一无聊,我也和老十一说了,如果他觉得枯燥的话,便可来后世转转,到那时,还麻烦店家帮忙照拂一二。”

“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多谢店家。”

赵煦说完,望了一眼赵信的方向。

赵佶心领神会,对著张泊行以大礼。

“对了,哲宗,有一件事恐怕得麻烦你。”

“店家,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张泊指了指身边的虞世南。

“虞县公想要前往北宋一趟。”

“前往北宋?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为何虞县公会想到前往北宋呢?”

“虞县公在有生之年,想要与那些歷史有名的书法大家相交流,现在来此的,只有两个朝代符合这个条件,一个是天宝年间,另一个便是元符年间。”

赵信深以为是地点了点头。

看起来,他与虞世南想一块去了。

他也想去其他朝代交流。

暂时恐怕没时间了。

“不过,天宝年间哲宗你也知道,安史之乱即將爆发,那是极不安稳。

因此,虞县公便准备前往北宋时期,去见一见你们北宋时期的书法大家,例如苏軾黄庭坚米带赵估等。”

得知这一切的赵煦微微頜首。

“没有问题,目前苏軾因为李小娘子一事,已经被我从詹州召回京师,恐怕不日即可抵达,黄庭坚在涪州,米芾在济州,我可以將之全都召集到京师。”

“大宋官家,不用如此劳烦,我可以亲自去见一见刚刚提到的那些人。”

看著眼前虞世南已经七老八十的模样,赵煦面露难色地摇了摇头他实在是有些担心,以虞世南的这个样子,万一虞世南在大宋遭遇不测,那他肯定会辜负店家以及大唐太子李承乾对他的信任。

对於赵煦的提议,张泊在一旁沉思片刻,也是点了点头。

“虞县公,我同意哲宗的观点,因为苏軾米带黄庭坚几人的寿命也有很大的问题,其中,苏軾將会在两年后离世,黄庭坚將会在六年后离世,米带將会在八年后离世。

所以,为了他们的寿命著想,確实应该將召集到京师,顺便为几人看看病。”

“好,待我回到大宋,便召集他们。”

吃完早饭后,赵煦也准备踏上回程。

“虞县公,还望你在此稍作等待,我回去后,便让我北宋的李小娘子將你带往北宋。”

“哲宗,不用如此急切,虞县公仅有一年寿命,我得將之先带去医院检查一番。”

“哦对,差点忘了这一茬。”

现在大唐是贞观十一年,而虞世南是在贞观十二年离世的,换而言之,只有一年的时间了。

比他当初稍长一些,但是也马虎不得。

“如此,那便等虞县公回来后,再行前往北宋。”

虞世南向赵煦俯身拱手道。

“多谢大宋官家。”

忽地,张泊一拍脑门。

“对了,差点忘记一件事,诸位稍等我一会儿。”

张泊说罢,便飞奔向臥室。

不多时,张泊拿著一纸来到了眾人的面前。

“店家,这是?”

赵煦望著张泊手中的纸,好奇地询问道。

“这是我们后世用於书法,绘画的纸张,想来赵信你应该会很感兴趣?”

虽然北宋时期,宣纸之类的纸张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后世依然有许多北宋时期未曾出现的纸张。

例如明朝时期的毛边纸。

“哦?”

听到有纸张,赵信顿时精神了。

他二话不说,便从张泊的手中接过那一的纸张。

隨后,脸上展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多谢店家了。”

他准备回去后试一试。

“除了这些纸张外,托虞县公的福,我这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们。”

说罢,张泊伸出了另一只手。

虞世南与李承乾两人脸上均露出瞭然之色。

他们已经猜到,店家手中之物为何了。

“店家,这是何物?”

在张泊面前的赵估,接过张泊递来的字帖,一边有些费劲地將之打开,一边向张泊询问道。

不过,还未等张泊出声,赵信的脸上便露出了他从未有过的震惊神色。

作为书法上的一座丰碑,《兰亭集序的拓本,他也收藏有好几副。

而眼前的这副,是他从未见过的版本。

联想到刚刚店家所说,这幅字帖是託了虞世南的福。

赵估当即有些结结巴巴地和张泊確认道。

“店店家,这这难道——是《兰亭集序的真跡?”

现在的赵信,话都不会说了。

站在李承乾身后的李泰,这时也瞪大的双眼,他刚刚没听错吧,《兰亭集序的真跡?

真的假的?

李泰当即將头费力地凑到赵信的面前,想要一辩真偽。

“怎么说呢,这確实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过嘛,真跡应该谈不上。”

张泊的回答,令得赵信一脸疑惑。

难不成王羲之还写过两幅《兰亭集序,他也没听过此事啊。

“这幅《兰亭集序是我复印而成。”

“复印?”

“你可以理解为一模一样的拓印。”

“后世竞然能够做到一模一样的拓印?”

作为专业人土,赵信可太清楚,要想进行一模一样的拓印,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不然,也不会有褚遂良版,冯承素版等诸多版本的《兰亭集序了。

“店家,也就是说,你这確实有《兰亭集序的真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是玩家,不是NPC

40警告

从杂役开始,我觉醒逆推选项系统

轩辕梦曦

方舟:我开局收养了塞雷娅

脑子有洞的咸鱼

仙侠世界的唯一玩家

爱喝汽水不爱洗头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

我是九门丧彪

人在隋唐,杨广封我为大隋发癫王

东南风啊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