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著赵佶那目光灼灼的眼神,张泊极为淡定地点了点头。

“没错,我这確实是有《兰亭集序的真跡。”

得到確切回復的赵佶,只感到呼吸募然变得急促,身子也不由得颤抖起来。

深吸一口气,努力地平復一番激动的內心,赵佶恳切地说道。

“店家,不知《兰亭集序的真跡,可否借我一观。”

一旁的李泰,这时也將目光放在了张泊的身上。

《兰亭集序他同样仰慕已久,今日既然有机会见到,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行,你们进屋稍等一会儿,我去去便来。”

两三分钟后,张泊手捧一个木盒,来到屋內。

虽然现在他知道了如何保存《兰亭集序,但是,网上买的字画框还没到,因而,就只能將之暂时原封不动地放在木盒当中。

见到张泊前来,赵信早已站起,眼眸紧紧地盯著张泊手中的木盒。

张泊打开木盒,从中將《兰亭集序取出,递给赵估。

赵信吞了口唾沫,伸出的双手,那是止不住地颤抖。

“赵佶,淡定一些。”

赵信抬头看向张泊,脸上强行挤出一抹笑容。

他也想淡定啊,但是,怎么可能淡定!

眼前的这个《兰亭集序,可不是之前的那些临募版,而是货真价实的真跡。

即使是唐太宗,都对其爱不释手,甚至在死后,都將之带入了昭陵之中。

更湟论他了。

不过,他也清楚的知晓,不能再激动了。

万一,这《兰亭集序因为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而被毁坏的话,那可就完犊子了。

因而,赵佶猛吸几口气,这才缓缓地接过了张泊递去的字帖。

与此同时,李泰也凑到了赵估的身边。

“果然,不愧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確实非同一般!”

赵估了几分钟的时间,细细品鑑一番后,发出了由衷的称讚。

说完,他还想伸出手轻抚一番。

不过,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来。

《兰亭集序实在是太过珍贵,还是小心为妙。

忽地,赵估想起了一件事。

將手中《兰亭集序的真跡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接著打开店家给他的《兰亭集序开始仔细对比。

然后,他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如店家所说的那样,这两幅《兰亭集序,確实称得上一模一样。

这简直是奇蹟!

“店家,这一模一样的复印,是如何做到的?”

“用复印机即可。

“复印———鸡?是什么鸡?”

“这可不是鸡,而是简单来说,就是只需要將你所需要拓印的字帖,放入复印机中,然后等待几息的时间,便能够得到一模一样的字帖。”

赵信当即露出露出一脸惊容。

“竟能如此方便?”

在大宋,要想拓印,可没有这么简单。

拓印之人必须要心神高度集中,费一两个时辰,才能够拓印完成。

结果,那什么复印鸡,仅仅需要几息的时间,便可拓印出一模一样的字帖,这怎么能够不让他感到惊讶呢。

看著面前一模一样的字帖,犹豫再三,赵估突然开口道。

“店家,不知道这个列印鸡卖不卖?”

虽然有些唐突,但是想到此物的神奇,赵佶还是將埋藏在內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有些担心,如此神奇之物,恐怕在后世也是无价之宝。

“肯定卖啊。”

“啊?”

赵佶猛地看向张泊,他被店家如此果断的回覆搞懵了。

“店家,你说卖?”

“对啊,这有什么不能卖的,只是我这里没有现货,如果你要的话,恐怕要等上月余。”

赵信当即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

只要店家卖,钱財不是问题,时间更不是问题。

“不过,先说好,我这只收金子。”

“店家,好说好说。”

赵估笑著感谢完张泊,有些恋恋不捨地將桌上的《兰亭集序捲起,放入木盒当中,交还给张泊。

同时也將复製品捲起,好好地拿在手里。

“多谢店家將这复製品《兰亭集序送与我,感激不尽!”

虽然这並不是《兰亭集序的真跡,但是其可以勉强算是真跡,反正较之他收藏的那些临募的《兰亭集序,要好太多了。

“赵估,你先別急著感谢,我这可不是白送啊。”

赵信瞬间一惊,不过很快便露出了释怀的笑容。

这也是想当然的,毕竟这复製品和真跡一模一样,品质毋庸置疑,不是白送倒也合乎常理“店家,该不会又是金子吗,那没问题。”

“no,no,no。”

张泊伸出手指,在赵估的面前晃了晃。

“不是金子,那是?”

赵估的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金子对他而言,並非难事。

如果是其他东西,他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

或许,他可能要向六哥求助了。

望著赵佶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张泊有些想笑。

“放心,不是什么多过分的要求,只是需要你几副字画罢了。”

即使是张泊,也不得不承认,赵信虽然昏庸程度能够身帝王前十,但是赵估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歷代帝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不仅是书法方面如此,绘画方面也是如此。

他引领了北宋宫廷画院画风,形成“宣和体”,將北宋鸟山水画推向了巔峰。

也正因为他的艺术成就,使得赵估的画作,虽然在后世数量不少,但是价格普遍不低。

动輒七位数,一些珍贵的,甚至在各大博物馆中。

如果能够从赵估这搞来一些字画的话,那可真是故宫一件我一件了。

“店家,你所需要的,仅仅是几幅字画?”

赵估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没错,怎么,不捨得你的字画?”

赵估连连摆手。

“没有的事,店家你要多少,只管和我说便是,如果不满意,我还可以帮店家你绘製。”

赵信炮语连珠,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说道。

现在的他,只想要將《兰亭集序拿到手。

听到赵信言语的张泊面色一喜。

没想到瞌睡来了送枕头。

赵估竟然还接受定製服务。

那他可得好好压榨压榨这位劳动力。

比如画个关羽骑自行车走单骑。

在张泊盘算著让赵信绘製什么题材的时候,赵信再度开口道。

“店家,说起来,李小娘子那的铅笔与顏料,是不是从店家你这获得?”

当日,他在看到书架上的铅笔以及画作后,便想要向李小娘子询问那些事物的来歷,但是被六哥打断了,没有得到答案。

但是,经过了后世之行,他其实对於那些东西的来歷,已经有著一个大概的猜测。

“铅笔顏料?”

好像他之前確实给了李清照一些,让其带给张择端。

而现在,赵估显然也知晓了铅笔与顏料的存在。

“李小娘子確实是从我这获得。”

“那店家——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一些。””

赵信搓了搓手,一脸諂媚地和张泊说道。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不过话先说好,我要的那些字画可不能用这些东西绘製,而是得用北宋时期的技法纸张绘製。”

张泊原本是想將赵估的画收藏之用,如果赵估突然脑洞大开,用后世的顏料与技法,那不就完犊子了吗。

就算是他,也能够看出一眼假。

更別提那些专家了。

虽然赵信不明白为何店家为何要有如此要求,但是既然店家都这么说了,那他自然也只有点头应允。

“放心店家,交给我,过几日,便可將一批字画带来给你。”

“好,那我就静待你的好消息了。”

一旁的赵煦,见张泊与赵估聊得差不多了,便適时地提出了辞行。

“哲宗,我有一件事要告知与你,是关於將来的李小娘子一事。”

1ii

元符二年,赵煦与赵估出现在了熟悉的书房当中,望向书房中那个熟悉的位置,赵煦发现,今日李格非並不在书房。

想来也是,李格非现在是礼部郎中,肯定要忙於礼部事宜。

赵煦並未纠结太多,因为他还惦记著刚刚店家与他说的话。

“走,老十一,我们去见一见將来的李小娘子。”

“是,六哥。”

对於刚刚店家说的话,赵估也很感兴趣。

毕竟两个不同朝代之人,同时出现在一朝,听起来就无比有趣。

说起来,建炎二年的他,应该还身在金国。

不知道有生之年,他还能不能与建炎二年的自己见上一面。

对了,他忘记询问店家他能活多久了。

看来只有下次再询问了。

“老十一,走了。”

赵煦的声音令得赵信意识回归了身体。

望著六哥已经走远的背影,赵信刚忙喊道。

“来了,六哥。”

赵煦也算是李府的常客了,因而,在府中下人的指引下,他很快便来到了一间庭院之中。

一条豌蜓的小径,通向庭院深处,道路两旁的梅爭妍斗艳,香气袭人。

顺著小径,赵煦来到了一座亭子的旁边。

亭下正有两位女子在下棋,一位是他熟悉的元符二年的李小娘子,另一位,想来就是店家口中那位將来的李小娘子。

这时,两位李清照皆是发现了赵煦的前来。

在易安居士李清照还在脑海中思考著眼前之人的身份时,年轻的李清照已经向著赵煦款款行礼了。

“奴见过官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听到年轻时候的自己对眼前之人的称谓,脑中瞬间就想起了眼前之人的身份。

大宋的哲宗官家。

“李小娘子无需多礼。”

赵煦说完,便望向了一旁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望著眼前面容可以说与李小娘子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来自建炎二年的“李小娘子”,即使是赵煦,也不由得一阵恍。

这可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两个朝代的同一人就这么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奴见过官家。”

在確认眼前之人的身份后,易安居士李清照也是向著赵煦款款行礼。

“官家,这位是——

在易安居士李清照行礼的同时,年轻的李清照开始为赵煦介绍將来的自己“李小娘子,我知晓,这位是建炎二年的你。”

李清照有些异地看向赵煦。

在她的记忆中,似乎官家並未与將来的自己见过面,但是,如今却能够一语说出將来自己的身份。

或许,这一切都与店家有关。

“我今日来此的目的,便是与这位李娘子有关。”

李清照顿觉疑惑。

她看出官家是才回到大宋,但是回到大宋后第一时间,便是来找寻將来的她。

会是什么事呢?

这时,赵煦挥了挥手,示意两人坐下,隨后他也一屁股坐在了亭子下的石凳上。

“这次我与老十一的南宋之行,宣告失败了。”

刚刚坐下,赵煦便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这—”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脸上露出了惋惜之色。

在她待在北宋的这些日子,也听年轻时候的自已提到过官家前往南宋,是去见赵构官家,力图认亲。

她也是期待著此事向著好的一面发展的。

但是,年轻时候的她,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她也从年轻时候的她的口中,获悉了赵构官家的所作所为。

“因而,我欲在汴京,重设一个大宋朝廷。”

官家竟然要重设朝廷!

易安居士李清照一抹然。

那扬州府的官家又该如何?

“听店家说,李娘子的夫君赵明诚似乎目前在担任江寧府知府,不知道可否愿意前往汴京。”

虽然对於赵明诚所做的事情,赵煦感到极为不齿。

但是,正如店家说的那样。

一方面,算是为建炎二年的李小娘子,寻得一个好的归宿。

另一方面,虽然赵明诚的行为令人垢病,但是其政绩倒也说得过去,朝廷建立之初,也確实是需要一些人才。

因而,他便向建炎二年的李娘子发出了邀约。

易安居士李清照看向年轻时候的自己。

她已经知晓了將来她的夫君赵明诚所干下的那些事情。

很显然,既然哲宗官家突然提到了她的夫君,肯定也从店家那了解到夫君的所作所为,但是却依然愿意给赵明诚一个官位。

她明白,官家是看在店家以及年轻时候自己的面子上,才会给予她这个机会。

“奴在此多谢官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是玩家,不是NPC

40警告

从杂役开始,我觉醒逆推选项系统

轩辕梦曦

方舟:我开局收养了塞雷娅

脑子有洞的咸鱼

仙侠世界的唯一玩家

爱喝汽水不爱洗头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

我是九门丧彪

人在隋唐,杨广封我为大隋发癫王

东南风啊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