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赵煦与赵佶返回北宋后,李承乾也向张泊提出了辞行。

对於此次的行程的结果,他颇为满意。

一方面,他与青雀算是完成了和解。

兄弟关係恢復到了早年间的时候。

另一方面,他也將虞县公想要前往北宋的打算告知了店家。

因为刚好碰到了宋哲宗赵煦的关係。

所以虞县公前往北宋的愿望也算达成了。

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不过,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带著父皇再度前来。

“青雀,我们回去吧。”

李承乾说完,便欲带著李泰一同离开。

但是李泰仿佛没有听见李承乾的呼喊一般,整个人牢牢地固定在原地。

李承乾也是注意到了这一幕。

“青雀?”

李泰的脸上,此刻浮现出一抹纠结之色。

似乎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斗爭,李泰经过了几息的时间后,终於开口了。

只是,他说话的方向,不是李承乾的方向,而是张泊的方向。

“店家,我有个不情之请。”

“李泰,有什么事儘管说便是。”

李泰扭捏半天,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店家,关於刚刚的那个《兰亭集序的复印件,不知道可不可以给我一份。

至於条件,只要我能够做到,店家你只管提便是。”

张泊释怀一笑。

他见李泰一副煞有其事的模样,还真的以为李泰是有著什么天大的事要和他说。

仅仅是如此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原来是这件事啊,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

张泊的目光看向一旁的李承乾。

他確实可以直接將《兰亭集序给李承乾,但是,他给李泰,与李承乾给李泰,是不一样的效果。

如果是李承乾將《兰亭集序的复印件给李泰的话,那他们兄弟的关係,肯定会更深一层。

“店家,不过什么?”

李泰一脸担忧,他就怕店家提出一个对他而言不可能完成的事。

“不过嘛,这件事你不应该问我,而应该问你大哥,你大哥的手中,可是有著百八十份《兰亭集序的。”

李泰整个人僵在原地。

他被这个惊人的数目,震惊地说不出话。

“多————多少,百八——十份?”

李泰微微侧过头,看向了已在屋门口的李承乾。

李承乾脸上掛著笑容,缓缓地点了点头。

“青雀,確实如店家所言的那般,如果你想要的话,回去我便给你。

在经歷了短暂的愣神过后,李泰当即向李承乾表达了感谢。

“高明,如果没有的话,再来我这复印。”

对此,李承乾苦笑著摇了摇头。

原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算得上绝世孤品,但是,被店家这么一复印,整的倒像是烂大街的一般。

“够了,店家,目前在贞观年间,才堪堪送出去几份,要想將之全部送完,恐怕来日方长。”

“那就行。”

“对了,店家,我预估差不多两个时辰后,父皇便可前来,不知到那时,店家你可有时间带父皇前往医院看病?”

“两个时辰后看病確实可以,但是,我推荐明日早上前来。”

明日?

李承乾估摸了一番时间。

如果以后世的明日计算,差不多就相当於大唐过了数日的时间。

“店家,为什么特意要定在明日的早上?”

“因为明日的早上,医院里有专家號。

“这专家號是何意?”

“简单来说就是专家坐诊的门诊,打个比方,就例如你贞观时期,由孙真人坐诊的门诊,与普通医师坐诊的门诊,肯定是有著不小差別的。

而孙真人所坐诊的门诊,就是专家號。”

如此通俗易懂的解释,李承乾瞬间明了。

“既然如此,那还是过两日吧。”

“行,依然同今日是差不多的时间。”

“没问题,店家。”

李承乾说完后,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虞世南身上。

“店家,为了使虞县公不舟车劳顿,就將虞县公暂时安置在店家你这,不知可否?”

李承乾简短的一番话,却令得张泊陷入了思考。

或许,他可以卡bug。

按照原本歷史的发展,虞世南就只有一年的寿命。

但是,如果將虞世南放在后世,以后世的时间流速而言,一年就差不多等於十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就算按照原本记载,虞世南一年后离世的话,他是能够看到十年后大唐的。

“店家,店家。”

李承乾对著发呆的张泊喊道。

张泊顿时回过神来。

“店家,莫不是有什么难处?如果实在不便,那我就將虞县公带回大唐。”

“没有,很方便,只是刚刚高明你的话,让我生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

“有趣的想法?”

“简单来说就是,让虞县公长期生活在后世,因为后世与大唐之间的时间不同,即使是歷史上的虞县公,也能够活到大唐的十年后。

李承乾当即眼前一亮。

按照店家所说的方案,貌似真的可行!

“而且—”

张泊望向虞世南。

“虞县公在后世也不用担心无聊什么的,毕竟我这算是各个朝代的枢纽,各个朝代的人,都会匯集於此,虞县公在此,也能见识到各个朝代的人。

至於虞县公心心念念的,想要与其他朝代的书法大家交流一事,也可以依靠著我的这间食肆完成。”

虞世南的脸上,当即也是露出了瞭然的神色。

“如此,会不会太过叨扰店家了。”

张泊直接了当地摆了摆手。

“虞县公,不碍事。”

虞世南待在后世,肯定閒来无事要练习书法,这字帖不就到手了吗?

“如此,那便谢谢店家了。”

又交谈了片刻的时间,李承乾便领著李泰离去了。

在旁听了半天的杨广终於找到机会开口了。

“店家,关於刚刚你们谈论到的那个《兰亭集序,不知为何物?为何赵估与李泰谈及那物,均是一脸的激动之色。”

“杨广,你不会没听说过《兰亭集序吧。”

张泊的话语令得杨广一愣。

店家怎么又將问题反问给他了。

而见到杨广此等神情,张泊便知晓,杨广確实没有听说过《兰亭集序。

“那你知道王羲之吗?”

“王—羲之,有点耳熟。”

“行吧,那我便来为你大致地讲解一下,这《兰亭集序是晋朝时期的王羲之,所写的一张字帖,其在书法界被封为极品,北宋时期的米带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杨广有些无语地撇了撇嘴。

说到底,这不还是一张字帖吗。

对他而言,字帖终归是字帖,如果让他选择,恐怕还是一罐,不,一箱快乐水比较划算。

张泊注意到了杨广不在意的神情。

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不说隔行如隔山,就说杨广的那个性子,就不是看重《兰亭集序的性格。

忽地,张泊意识到一件事。

如果,唐朝时期有《兰亭集序,那么相对应的,隋朝时期,同样也有《兰亭集序!

而且,依然还在永欣寺的辩才和尚手中。

如果,他能够拿到两幅《兰亭集序的真跡。

恐怕要震惊收藏界了。

不过,张泊仅是想想,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有一副《兰亭集序已经足够了,贪多嚼不烂。

天宝十二年,陇右。

陇右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陇西郡,后来在汉武帝刘彻时期,设立河西四郡,至此,陇右算是正式地纳入了中原的版图。

待到后来,贞观元年,置陇右道。

其为大唐十道之一,管辖19个州和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

可以说,西域的一切,都隶属於陇右道的范围。

唐睿宗景云二年717)年后,陇右道被分割成了两份。

以黄河为界,黄河以东设陇右道,黄河以西设河西道。

刚好,现在的哥舒翰,所担任的正是陇右,河西两镇节度使。

李白与杜甫经过月余的跋涉,如今终於抵达了陇右的治所鄯shan州,並且已经来到了节度使府的门前。

节度使府作为节度使平日里办公的场所,门口有著重兵把守。

因而,李白与杜甫两人还未靠近,就被门口的士卒拦了下来,“站住!你们是何人?来这何事?”

一位守门的士卒厉声问道。

“我名为李白,字太白,这位是杜甫,字子美,我们两位乃是掌书记高適的故人,今日来此,特来见掌书记高適一面。”

门口把守的士卒,互相之间看了一眼,脸上均露出了极为郑重的神色。

虽然掌书记官职不大,仅仅为从八品,主要负责战情军需的记录、文书、信件等事务。

但是掌书记高適不同,他可以称得上哥舒翰节度使的亲信。

正是在哥舒翰节度使的引荐下,高適才能够担任左驍卫兵曹,以掌书记在节度使府中任职,甚至,能够跟隨著哥舒翰节度使一同入朝。

据说,哥舒翰节度使还曾在陛下面前盛讚过高適,此等殊荣,陇右可没有几人能够获得。

因而,在听到高適这个名字后,门口士卒的態度稍缓。

“如此,你们在这安心等待,我去稟告。”

士卒说完,便转身前往了节度使府中。

不多时,就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从节度使府中一路疾行而出。

其正是如今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府中的掌书记高適。

此刻的高適,心情那是异常激动。

虽然他先前收到过好友李白的信件,说要前往陇右,告知他一个天大的事情。

但是,没想到,李白此行不是一人前来,还带来了他们两人的共同好友,杜甫杜子美。

快步来到门口,高適一眼就见到了风尘僕僕的李白与杜甫。

当即,他的脸上洋溢著一抹灿烂的笑容。

“太白,子美,许久不见了。”

望著面前笑意盈盈的高適,李白脸上同样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是啊,距离我们上次相见,已经过去九年了吧。”

虽然九年未见,但是当年三人在一起的场景,对李白而言依然歷歷在目。

上次三人见面,还要追溯到天宝三年。

他刚被赐金放还,就在洛阳与杜甫相遇,接著他们一同结伴前往了梁宋地区,之后便遇见了高適。

当时的三人心中各有大志,理想相同,相见恨晚。

在此过程中,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

然后三人结伴前往齐鲁大地,在此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听到李白提起当年之事,高適的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追忆之色。

可以说,当年他与李白杜甫两人一同从梁宋游览至齐鲁的那段时光,算是他人生中最为快乐的一段经歷。

“是啊,已经过去九年了,走,我们进去详谈。”

高適说罢,便领著李白与杜甫二人,一同前往了节度使府中。

在准备好茶水糕点等一系列的事物后,高適一脸笑意地和李白说道。

“太白,子美,不知你们最近的境况如何?”

“我还是老样子,在大唐境內东奔西走,游览名胜古蹟。”

虽然李白想直接告知高適有关后世之事,但是高適既然都这么问了,那他还是决定先行回答高適的问题。

高適点了点头。

这確实是他这位好友会做的事。

隨后,高適又將目光看向了好友杜甫。

“自打与达夫你分別之后,我便一直待在长安寻找机会,如今,已经过去了八年,依然一事无成。”

谈及八年碌碌无为,杜甫极为坦然。

但是得知这一切的高適,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转而是一脸担忧。

“子美,要不—来陇右任职可好?”

虽然高適知晓,杜甫想要靠自己的学识获得官职,但是,目前看来,情况有些不太乐观。

为了好友著想,他或许可以向节度使哥舒翰引荐一番好友。

以好友的才学,谋个一官半职,应该不是问题。

对於高適的提议,杜甫摇了摇头。

“达夫,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官职一事,我已不再执著。

我们此次前来,其实是有要事要与达夫你说的。”

“要事?”

高適募然联想到先前李白寄给他的信件中,所提到的那件天大的事情。

而且,他也觉察到了李白此行,那超乎寻常的速度。

根据信件所言,李白当时身在江陵,而以江陵与陇右的距离,一路上慢慢行走,恐怕要半年之久。

但是,如今才两三月的时间,李白便从江陵抵达陇右。

可以说,行程飞快。

如果说,他的两位好友,行进如此迅速的原因,就是来此告知他某件事情的话。

那么,这件事一定不同凡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是玩家,不是NPC

40警告

从杂役开始,我觉醒逆推选项系统

轩辕梦曦

方舟:我开局收养了塞雷娅

脑子有洞的咸鱼

仙侠世界的唯一玩家

爱喝汽水不爱洗头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

我是九门丧彪

人在隋唐,杨广封我为大隋发癫王

东南风啊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