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农家乐的门口。

张泊正在与李白告別。

“此行,麻烦店家了。”

李白前后各掛著一个背包,俯身拱手向张泊表达了感谢。

他此行的目的已经完成。

一是为了前来后世取太宗皇帝陛下所要的詔书。

而那詔书如今就放在胸前的背包里。

至於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从店家这获取一些后世的酒。

不过,酒並不是他自己想喝,而是为好友杜甫饯行。

先前他的这位好友就说过,在陪他见到太宗皇帝陛下后,就会暂时离开,前往大唐各地,去见识盛唐下百姓生活。

因而,他便趁著拿詔书的机会,来店家这取一些酒水为好友送行。

对於李白的感谢,张泊笑著摆了摆手。

“李叔,不麻烦,只是还希望李叔帮我和杜叔说说,留下些墨宝什么的。”

“店家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在与李白告別之后,张泊回到了农家乐,来到了一张书案的面前。

而那书案的后面,正站著一人,手里还捧著一张墨跡未乾的字帖。

“虞县公,李白的书法如何?”

张泊面带笑意地和虞世南说道。

虞世南放下了手中的字帖,一脸感慨之色。

“店家,李白笔画流畅自如,笔力道劲,气势雄浑,充满了飘逸和豪放的气息,可以说,是草书中的上上之作。”

“虞县公,李白与草圣张旭乃是好友,想来受到了张旭的影响。”

“原来如此。”

看著手中的字帖,虞世南对於將来前往盛唐充满了期待。

就在这时,一个欢快的人影快步跑入了农家乐中。

“店家。”

与虞世南聊著天的张泊,听到声音转过身子,就见到了阔別许久的李清照。

“咦,李小娘子,你来了,还有李娘子以及—””

张泊发现,除了他所熟知的元符二年的李清照与建炎二年的李清照外,她们的身后,还跟隨著一位老者。

老者年纪大概六十余岁,一副儒生打扮,整个人看上去儒雅和善,平易近人。

见张泊的目光紧盯著苏軾,李清照嘴角掛著笑意,显露出一对浅浅的酒窝。

“店家,这位便是奴先前与你多次提到的苏翁。”

“苏翁?”

听到李清照对老者的称谓,张泊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名字。

苏軾!

“李小娘子,这位难不成是苏軾,苏东坡?”

李清照脸上掛著笑意,快速地点了点头。

好傢伙,真是苏軾啊!

虽然先前宋哲宗赵煦已经和他打过招呼,说苏軾不日便可回来,但是,张泊没想到仅仅过了一日,就能见到这位在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

毫不夸张地说,苏軾全是来此的文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个。

因为他是一个六边形战土。

或者说,他每样都懂亿点。

在诗方面,其对宋诗影响深远,与“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黄庭坚並成为“苏黄”。

在词方面,更不用说,开创了“豪放派”,在某种程度上,苏軾是能够代表宋词的。

在文方面,苏軾那可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散文家,苏軾在其中也有一席之地。

在书法方面,成就颇高,乃是宋四家之首!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便是苏軾所写。

在绘画方面,擅长绘製墨竹、怪石、枯木等,提出“士人画”的概念,为以后的“文人画”奠定了基础。

而苏軾除了作为文人的一面出名外,在其他方面,苏軾同样有著非同一般的成就。

医学方面,苏軾收集並整理了许多中医药方,撰写《苏学士方,后人將他与沈括的《良方合编成《苏沈良方。

创建安乐坊,史上第一家慈善医院。

饮食方面,他创立了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肘子等一系列流传至今的名菜。

水利方面,苏軾在担任杭州知州期间,主持了西湖的疏浚工程,將挖出的根和淤泥筑成长堤,这便是后世鼎鼎大名的苏堤。

在被贬惠州期间,设计了最早的自来水系统。

还撰写了多篇水利文章,如《熙寧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

等,为后世的治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而与许多文人不善政治不同,无论是大大小小的官,苏軾总是能在其位谋其政。

在徐州筑堤防洪,在密州灭蝗虫、减赋税在其任上,百姓无不对其心悦诚服。

並且,苏軾也算是现在北宋唯一一个明白人,或者是,是唯一敢说真话的人。

在新党执政时,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认为王安石变法有些方面太过激进,损害了百姓的利益。

而在旧党执政时,他又反对旧党废尽新法,因为新法中也有可取之处。

这就导致苏軾不受新旧两党待见,一路被贬,最终被放逐詹州。

念及至此,张泊忽地想起一件事。

貌似宋哲宗赵煦自打来了食肆之后,便一直忙著处理南宋的事宜,还没有与他谈过北宋的发展。

下次赵煦来的时候,倒是可以和他谈论一番此事,以求將北宋的党爭与隱患消除。

“见过东坡居士。”

思考结束后,张泊向著苏軾拱手行礼。

“苏翁,这位便是食肆店家,姓张,名泊,不过店家还是喜欢別人称呼他为店家。”

李清照向著张泊做了个鬼脸,便向著一旁的苏軾介绍起张泊。

“见过店家。”

苏軾第一时间予以回礼。

张泊刚想將眾人引进屋中,就发现了一旁眼巴巴看了半天的虞世南。

“忘了与诸位介绍了,这位乃是贞观十一年的来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大唐的开国县公虞世南。”

“虞世南!”

北宋三人组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虞世南。

虞世南的大名,三人可谓是如雷贯耳。

特別是苏軾。

原本因为后世之事,他就已经够吃惊的了,刚刚又经歷了斗转星移,而现在,一个活生生的虞世南,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作为书法大家,他可是太清楚虞世南的分量了!

在苏軾震惊得立於原地的同时,张泊也开始为虞世南介绍起刚刚抵达的北宋三人组。

“虞县公,这位是北宋的代理人,李清照,李小娘子,至於这位,则是来自北宋二十八年后的南宋的李小娘子』。”

“店家,也就是说,这两位是不同朝代的同一人?”

张泊点点头。

“没错。”

虞世南顿觉惊奇。

不过,惊奇归惊奇,他注意到了刚刚店家所提到的北宋代理人一词。

如今北宋的代理人来到了后世,也就是说,他可以跟隨著北宋代理人前往北宋时期,去见一见北宋时期的那些书法大家。

“虞县公,这位便是我之前和你提到的苏軾。”

苏軾!

正在想著前往北宋的虞世南瞬间回魂,紧接著將目光落在了苏軾的身上。

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他去北宋,不就是想要见见北宋时期的苏軾等书法大家吗,结果谁曾想,苏軾自己来到后世了。

隨著虞世南与苏軾的拱手示意,张泊便准备招呼一眾人员进屋详谈。

忽地,李清照发出一声惊呼。

“坏了!店家。”

张泊此时是一头雾水。

“李小娘子,怎么了?”

李清照指了指农家乐的门口方向,说道。

“店家,端王还在外面呢。”

“啊?赵信也来了?可是他为什么不进来?”

“因为端王为店家你准备了一大批字帖与画作,但是因为箱子太大,端王正在外搬运著箱子,奴刚进来,是想找店家店家帮忙的,结果———”

啊这得知这一切的张泊,当即三步並作两步,来到农家乐的门口。

就见到一只大箱子,正在向农家乐缓慢移动。

箱子后面,正有著一个人影在费力地推著。

听到农家乐的门口传来动静,推著的人抬起头,正是端王赵佶。

看到张泊前来,赵信费力地朝张泊招了招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店—店—家,来搭把手。”

隨著张泊上前帮忙,他这时也发现了,赵信的箱子是真重。

“赵佶,我就问你要几幅字画,你带的也太多了吧。”

“店家,如果我只拿几副字画,岂不是显得太小家子气,放心,如果你需要的话,我还能不费吹灰之力,再拿几箱子。”

“行了行了,够了。”

经过这些日子的锻链,张泊的力气也有所见长,因而,与赵信略微费了些时间,就將箱子顺利地抬到了院中。

“店家,这是—”

虞世南看著被张泊抬到院子中的箱子,好奇地询问道。

“虞县公,这里便是先前我与赵信所提到的一些字画。”

张泊说完,便打开了面前的箱子,从中取出一副字帖,將之缓缓打开。

隨后点了点头。

確实,和网上的瘦金体一模一样。

这时,赵信拿过箱子中的一副字帖,来到了虞世南的面前,將之递给虞世南,隨后一脸期待地询问道。

“虞县公,还望品鑑一番。”

“岂敢岂敢。”

从赵信手中接过字帖,虞世南便开始了细细端详。

“笔画瘦硬而有弹性,笔跡细瘦如筋,笔势舒展劲挺,挺拔秀丽,笔法犀利、飘逸劲特,好。”

虞世南说完,目光落在了面前的赵信身上。

眼前这张字帖,与店家交给他的那些赵信字帖相比,有些稚嫩。

但是现如今的赵信,可还未曾及冠。

可以预见的是,赵信將来的成就將会超过歷史上的自己。

得到虞世南夸奖的赵信,用手摸了摸鼻子,十分开心。

“行了,有什么事情,进屋详谈吧。”

见眾人引进屋,为眾人泡上茶水后,张泊也顺势坐下。

“李娘子,此行你想来是要回建炎二年了吧。”

“是的,店家,我前往元符二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果我再不回去,恐怕夫君要担心了,並且,官家还交代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回去劝说夫君,前往汴京任职。”

张泊微微点头。

这是当初他与宋哲宗赵煦说的。

一方面是给建炎二年的李清照一个好的归宿,防止建炎二年的李清照再像歷史上那般命运多。

另一方面,这也算是为南宋积累人才了。

虽然赵明诚的品德有很大的问题,身为一州知府,竟然丟下百姓独自逃生。

但是不可否认,赵明诚拋开这一点,算是个好官。

清正廉洁、严於职守。

在他担任莱州郡守时,严惩贪官污吏,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即使是面对复杂的人事民情,冤假错案,处理起来基本上游刃有余,从不拖泥带水。

这也是他当时推荐给赵煦的主要原因。

“店家,奴家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奴家能不能购买一只手机,放心,店家,不需要史书什么的,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够了,奴家想將来拍些建炎二年的视频,回去给爹爹与娘亲看看。”

易安居士李清照有些犹豫地说道。

“李娘子,没有问题,待会我便给你准备一个背包,还有上次我为你所准备的药物,一併带上吧。”

“如此,那谢谢店家了。”

在了解完易安居士李清照此行的目的后,张泊又看向了正在盯著茶水愜证出神的苏軾。

“东坡居士,可是知晓了將来之事,才突然来此?”

“將来之事?”

苏軾回过神来。

不过紧接著就摇了摇头。

“店家,並非將来之事,而是我自儋州回到大宋,在见到官家后,官家便让我前往文叔的宅邸,我在文叔的宅邸了解到了后世之事,然后,便跟著清照来到此地了。”

“原来如此,那东坡居士,你可能要做好在后世待上一些时日的准备了。”

“,店家,不知这是为何?”

在路途上,清照已经告知了他有关后世的一系列规则,其中就有一条。

后世的时间与元符二年的时间极为不同。

后世一日等於元符二年十日。

而现如今,店家突然地邀请他在这住上一段时间,恐怕是有著要事。

听到苏軾的反问,张泊便知道,现在的苏軾还並不知道自己的寿命问题。

对此,他也表示理解。

光从苏軾的讲述,便可知道苏軾的行程十分紧凑,恐怕李清照也找不到机会將苏軾的寿命告知与他。

他当即开口和苏軾解释道。

“东坡居士,按照原本的歷史发展,你还有一年的寿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是玩家,不是NPC

40警告

从杂役开始,我觉醒逆推选项系统

轩辕梦曦

方舟:我开局收养了塞雷娅

脑子有洞的咸鱼

仙侠世界的唯一玩家

爱喝汽水不爱洗头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

我是九门丧彪

人在隋唐,杨广封我为大隋发癫王

东南风啊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