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辽国对手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百禽继续说道:“老话讲,黄狗白面金不换,这犬全身上下的毛色纯的很,没有一根杂毛,养好了,不但旺宅,还能听人话,可难得了。
我刚打算调教好了,卖给大内里的一位大人,哪怕是怀孕了,生个一窝倒也赚,有一只纯的,就成。
结果,谁知道,这生下来的,竟是个人面犬身,还冲人笑的怪胎!
他的言语和表情当中还带着些许的惊恐,这是因为他是常年在街头活动的艺人,这种程度的表演已经成了本能。
但很显然,也能看出来,当时他的恐惧是十分真实的“我们一众退了一步,它竟翻身站了起来。还向爪子勾起边上的鸟笼子砸了过来。
我还在心急我那笼金丝雀,结果,跌地上摔了不说,这还忽的起了阵风,给我这屋子里刮的乱七八槽的。”
卖了阵惨,刘百禽又说道:“老话讲这家丑不外扬,这本来不打算说的,可架不住出了这档子事儿之后,我一清点,这损失少说百十两银子。”
陆安生听到这,听出点意思来了:“那可够呛的。不过,听这说法,这狗不是最近那个”
刘百禽露出了个,你懂得的表情:“是了,您二位不也是奔这个来的吗?”
“也?”陆安生抓到了关键。
这个刘百禽早看出来他们是奔着异兽来的,就因为这个之前才会那么痛快的告诉他们,估计是想借这次机会,帮自已挽回一点损失,这他们两个人早就猜到了。
可问题是,他说也,那也就是说,在他们两个之前还有其他人来过了。
“是,我也不知道哪来的消息,反正算上您二位,还有三个人也来过了,我一五一十,说的和这个一样。”刘百禽意有所指。
陆安生表示:“明白,你没有藏私,这玩意儿说到底就是从您这儿来的,我们这些江湖人各凭本事,到时候抓着了,我们得赏了,会分您点的。”
他说完,刘百禽马上露出了欣慰且心照不宣的笑。
不过也就在这时,李杭箫跟了一句:“是,不过总还有个事,我们前边这伙人———””
他说完这话,刘百禽马上向外指去:“喏,就那,还没走远呢。”
瓦子里四通八达,他这一指,穿过各种架子栏杆台子,最远可达百米之外。
不过,陆安生还是马上就注意到了那边的几人。
原因很简单,那几人,也正在向这边看来。
身上套的是皮草锦衣,架的是北疆人爱用的刀弓。
“刘角这狗护食怎么办?”刘百禽一听外边有客人问这事,马上和他们两个人打了声招呼,赶了过去:“马上来!”
陆安生两人看着他走了出去,下一刻,那边瓦肆里的几人之中,有一个,登时倒地气息停了片刻。
“速战速决,这是闹市,不好找人。”陆安生说了一声,两人马上分了头,走向了那边。
陆安生一边走出房门,一边在一鱼缸边,拽了一团水流走,捏在了手里。
那异兽尚没有踪迹,可是,他们两人的杀意感知已提醒了他们,那几人,是那种一见面就会动手的对抗性竞争对手。
新门瓦子人来人往,不适合他们活动,不过微宗给他们山海猎人大了诏,只要不随便伤及无辜,只要是有理有据,开封府大理寺就拿他们没有办法。
正是因此,陆安生他们可以放开手脚。
而且,过了一天,还在的三十来人,都各有收获,还有个任务在催着他去行动,对异兽下手,与对掘藏者行动,本质是一样的,也许说不定还快上一些。
只是,那几人行动显然也很快,发现陆安生居然有这么隐蔽,效果和生效距离又这么远的技能后,他们很快就带着一个昏迷的队友,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当然且不说陆安生有狩猎精通,能追踪,捉刀人的能力正好可以用在此处。
“刚才那三个家伙的装束,说起来挺不一般的来着。”
他想到了山庙镇的猎人们,皮草衣看似厚重不候,实则北部游牧民就习惯以此套在骑射服外,作为日常装束,舒适性和灵活性其实都还算不错。
“加之那不太常见的面相,那几个人怕不是—”
他思索着,在混乱的人群中来到了那几人刚才站的地方。
他没有去问周围的人这里刚才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站在这里,猛的抬起了头。
天空中,有一只白黑羽毛相接的飞禽一闪而过,那只似鹰的鸟,不若鹰那般大,但是周转十分的灵活,速度快的吓人“[海东青”癸”辽国的国鸟,区区尺寸之身可捕杀大雁天鹅,当时辽国以其喻己,可吞并宋朝天下。”
“录物:海东青羽(海东青身上最特殊的的一根外翎,疏水,御风,不惧强大气流,
上好的箭翎)。”
录物用处不大,但陆安生以此确认了一件事,给李杭箫发了个消息,下一刻,脚步不大的挪动了一下,身影就闪出去颇远。
“那个人,来了。”箫山,少数民族,已系的掘藏者,是农渔畜生概念中的驯鹰人。
北方驯鹰,要瞪着鹰,与之对峙直至二三天,鹰困的睡去为上,谓之熬鹰,他的俗神馈赠驭鹰东青眼,却可以一下子便让大多数飞禽臣服。
他们一行,甚至以此压制了讹火之鸟毕方,将其收入了画卷之中。
除此之外,他的眼晴还可以使用第一柱的能力,与鹰雕共用视觉,他们以此,在监视着那两个追了过来的掘藏者。
“箫林,另一个在那边,他兴许会弱一些,但还是要小心一点。”
箫山对自己的弟弟,庚字的辽骑箫林,叮嘱着:“汴京城内不随便骑马招摇过市,虽然有特赦也不要太张扬,免得落下了舌根,你速战速决。”
他们是山海猎人不错,可人物身份却是辽国来的鹰商,此时两国之间形势严峻,他们虽然也有一定的特权,但是过于张扬,极易出事。
“不必太过害怕,他们只有两个人。”
萧山身后,一个比较苍老的声音响起,那是刚才被丧柱命中的人,是他们兄弟二人的长辈,年约四五十岁的箫兰。
此时,她正在鹰棚鸟架之下,缓缓的戴上一顶有不少旧布条彩带缠绕的帽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